大家都知道电脑性能的木桶理论,决定性能的是系统中的最短板。在以往电脑的最短板是硬盘,而当固态硬盘出现后短板已经回到CPU和显卡。
那么固态硬盘的短板在哪里?性能上来说当前SATA固态硬盘已经足以应付家用需求,真正的短板仍然是读取延迟和写入寿命。简单来说读取延迟就是从指令下达到数据读取回馈的时间差,其中包括了闪存读取延迟、纠错解码延迟、协议开销等等。
闪存虽然比机械硬盘的盘片快百倍以上,但依然有着自己的极限,相比内存和CPU内部缓存要慢一些。
影响固态硬盘性能的因素当中就有闪存自身的因素,其中包括了读取延迟和写入速度。
下图中展示了某型号闪存的典型读取延迟为50微秒,***读取延迟85微秒。Page页编程(写入)时间为1400微秒(典型值),Block块擦除时间为5毫秒(典型值)。这些信息只有从闪存原厂对外保密的技术资料中才能寻获。
在AS SSD Benchmark里测出的Acc Time其实是以512B进行的测试,并不是读取延迟的真实表现,倒是4K单线程读取在某些方面能代表闪存的读取延迟。4K单线程写入速度则能体现闪存Page页编程(写入)速度。下图是东芝TR200 240G固态硬盘的AS SSD Benchmark成绩:
什么样的固态硬盘用起来快?一个简单的方法是看4K单线程成绩。当然,具体到实践中,还需要考察混合读写条件下的表现。至于4K-64Thrd成绩,除了能快速提高跑分之外,和日常使用体验基本无关:家用QD深度小于4,AHCI协议***支持到32,测QD64是要闹哪样?
决定固态硬盘写入寿命的是它所用闪存芯片当中体质最差的那些存储单元。
在闪存内部每个存储单元之间是存在体质差异的,不同的存取延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他们之间体质的不同。如果某些体质差的单元提前被磨损用尽寿命而大量退役,有可能导致备用块不足而让整张固态硬盘报废,即便这个时候其他闪存单元还有很长的剩余寿命也无法继续工作了。所以闪存品质很重要,磨损均衡算法也很重要。
有人问,如果固体硬盘有哪一个颗粒坏了,直接焊下来换个新的不就是了?如果你知道磨损均衡这种原理就不会问出这样的话了。磨损均衡就是为了让闪存中每个存储单元接近于同时耗尽寿命,实现真正物尽其用。SMART的健康度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固态硬盘的闪存磨损情况,下图是东芝TR200配套的SSD Utility工具箱软件,界面简洁明了。
影响固态硬盘寿命的另一杀手是异常断电,也即非正常关机。异常断电可能让闪存产生ECC错误,不仅会丢失数据,还有可能导致坏块大量出现,耗尽寿命。东芝TR200配套的SSD Utility软件特别设有异常警告功能,当有异常断电、过高温度或是寿命临界状态发生时会自动发出警告提醒。
很多人在买CPU时希望能挑到好的体质,甚至为了一颗大雕会多买好几块进行筛选。而固态硬盘中闪存的体质没的挑,所以选一块原厂固态硬盘吧,你不会后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