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CTO.com原创稿件】随着前端的发展,为了用户体验,H5越来越多的使用SPA架构,导致JS代码越来越多,体积也变的庞大,这时传统的ajax方式在首屏访问时就变得慢了,而且ajax在seo方面有天然的弱势,这时服务端渲染又回来了。我们使用React搭配React Router等类库来实现服务端渲染,让首屏更快,seo更好。那么,如何使用React构建同构(isomorphic)应用呢,我们特此邀请到百安居前端架构师陈国兴做直播分享。
随着前端的发展,为了用户体验,H5越来越多的使用SPA架构,导致JS代码越来越多,体积也变的庞大,这时传统的ajax方式在首屏访问时就变得慢了,而且ajax在seo方面有天然的弱势,这时服务端渲染又回来了。我们使用React搭配React Router等类库来实现服务端渲染,让首屏更快,seo更好。那么,如何使用React构建同构(isomorphic)应用呢,我们特此邀请到百安居前端架构师陈国兴做直播分享。
内容简介
1. 移动端为什么要用SPA
2. 传统ajax方式和服务端渲染加载速度比较
3. 服务端渲染技术详解
4. 同构方式的react代码编写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我们会用到的react、react-router、redux这些库,,代码示例是之前的项目,react-router是2的版本,和最新的API可能会有一些差异。
一、移动端为什么要用SPA
我们先从为什么用SPA说起。这是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页面的跳转如果使用传统链接跳转的方式,尤其是在2.5G、3G时代,网速慢,不稳定,很容易点击链接后,然后就看到一片白茫茫的页面,运气好,等一会到新的页面,运气不好,那就一直在白页面上。所以需要SPA,至少在网络不好的时候,还可以看到页面,这样用户的体验会比较好。
因为使用SPA的方式开发,必然导致客户端JS是富客户端的JS,那么就带来一个问题,代码量多了如何管理,以及如何可维护。这就有了早期的BackBone,SpineJs等MVC框架,以及之后的MVP,MVVM等框架,把原来服务端的架构思想逐渐带到前端。目前,以angular、vue、react最为流行。
有人会问,为什么不选择angular或者vue?
二、传统ajax问题和服务端渲染加载速度比较
我们今天是讲同构,同构首先是服务端渲染(SSR),一般也称为首屏优化。我盗一张图,来看传统的页面渲染流程。
最早的Web开发方式其实是服务端渲染,但是后来大家觉得体验不好,每一次都是要重新刷新页面,这就有了ajax。最初,ajax并没有问题。但是,移动时代来了,JS框架来了。JS变的越来越大了。
从上面的图可以看出,我们要访问一个页面,首先是渲染一个没有数据的空白页面,然后加载资源,比如CSS,JS,一个打包压缩好的JS文件甚至有好几百K。
我发个图,极端情况在慢速3G下的访问情况。
慢速的3G,没有调用接口的情况,到可正常访问时,总时间在22.94s(不计图片加载)。
如果是使用服务端渲染,是不需要js即可看到页面的,也就是时间是这里的login页面和css加载完就可以看到真正的页面。而如果是传统ajax方式,则是在22s多,两者有6倍左右的差距,如果再加上接口调用,我们之前测试过,用户看到首屏的的时间,有8-10倍左右的差距。
服务端渲染的首屏时间是:page+api request+css,page已经包含数据了。
客户端的首屏时间是:page+css+js+api request。
除了客户端需要加载一个很大的js文件外,API请求在服务端进行一般也是更快的。
三、服务端渲染技术详解
为什么要使用客户端与服务端复用代码的同构方式?维护性问题。客户端是不安全的,所以服务端不能信任客户端,需要做各种校验,包括拉取数据后的ui渲染,这样就需要前后端都要写一次一样逻辑的代码。为了开发效率、维护性等,所以需要复用。
这点上,nodejs有天然的优势。如果不考虑同构的话,光服务端渲染,其实很简单,react提供了一个方法:renderToString()。只要把它取得的数据塞到模版文件里就可以了,比如nodejs的ejs文件。为了代码复用,我们会考虑ui放服务端渲染,逻辑放服务端,API请求的代码也共用一套,路由最好也是只写一次。
接下来,我们就把具体的代码大概讲一下。
这里,history属性在浏览器端与服务端是不一样的,所以需要传进来。浏览器端使用browserHistory:
- import { browserHistory } from 'react-router'
服务器端使用createMemoryHistory:
- import { RouterContext, createMemoryHistory, match } from 'react-router'
我们把服务器端(nodejs)的路由配置全部贴出来,其实使用的是react-router提供的方法。
- server.get('*', (req, res, next) => {
- const history = createMemoryHistory()
- const routes = createRoutes(history)
- let store = configStore()
- match({ routes, location: req.url }, (err, redirectLocation, renderProps) => {
- if (err) {
- res.status(500).send(err.message)
- } else if (!renderProps) {
- res.status(404).send('page not found')
- } else {
- getComponentFetch(renderProps, history, store).then(() => {
- let reduxState = escape(JSON.stringify(store.getState()))
- let html = ReactDOM.renderToString(
- <Provider store={store}>
- {<RouterContext {...renderProps} />}
- </Provider>
- )
- res.render('home', { html, scriptSrcs, cssSrc, reduxState })
- })
- .catch((err) => {
- next(err)
- })
- }
- })
- })
- function getComponentFetch (renderProps, history, store) {
- let { query, params } = renderProps
- let component = renderProps.components[renderProps.components.length - 1].WrappedComponent
- let promise = component && component.fetchData ? component.fetchData({ query, params, store, history }) : Promise.resolve()
- return promise
- }
路由匹配所有请求,当访问时,根据路由配置,取得对应的react组件,因为要在服务端马上调用API接口获取数据,我们会在容器组件放一个静态方法:fetchData,调用这个方法来取得数据,然后放在一个变量传给ejs模版文件。当然,我们这时页面已经渲染出数据了。这个reduxState变量的数据是做为js加载完后 渲染时使用。
我们看一下客户端的代码:
- let reduxState = {}
- if (window.__STATE__) {
- try {
- reduxState = JSON.parse(unescape(__STATE__))
- } catch (e) {
- }
- }
- const store = configStore(reduxState)
- ReactDOM.render((
- <Provider store={store}>
- {createRoutes(browserHistory)}
- </Provider>
- ), document.getElementById('container-root'))
window.__STATE__ 这个就是我从服务端传过来的变量reduxState的值,用来初始化redux的store。
同时,如果为了避免首屏服务端请求一次数据,浏览器又再请求一次数据,我们可以把当前的container组件的displayName也从服务端传回浏览器端,这样在组件里判断有值,则不发起fetch请求,而是直接使用的是redux store的值。
fetchData的大概代码我也贴一下:
- static fetchData ({store}) {
- let cityId = global.currentCityId
- return store.dispatch(actions.getHomeData(cityId))
- }
写这个方法的目的也是为了复用redux的逻辑,不管是action还是store。这样,我们不需要掌握很多nodejs知识,只需要在server端配置一下路由,即可实现nodejs与浏览器端一套代码复用。包括UI、逻辑、redux、路由。后续只需要正常写组件,写数据请求、逻辑等即可。
四、同构方式的react代码编写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最后,讲一下一些注意点。
1、在react的初次渲染的周期(constructor\componentWillMount\render),不要写浏览器相关对象的代码,比如window。另外:要注意componentDidMount是在浏览器端执行,在node端并不会执行。也不要在上面的几个生命周期写setState。
2、用户首屏渲染后,在没有加载js的情况下,有可能马上进行操作,比如链接跳转或者表单提交,所以要假设没有JS的情况也可以正常访问。比如,表单提交使用form,链接使用href(react router的link)而不是onClick。这里,react router的Link,当你js加载完后会自动把链接变成hash的形式。同时js加载完成后,就可以把表单事件或者链接转给js来处理了,后续的页面就全部走ajax的方式跳转。
3、浏览器要访问API地址,这个涉及到多个环境,我这里为了方便,是在我的node做代理中转API请求的,这样,浏览器端的请求的API地址只要是http://localhost 就可以。nodejs端根据不同的环境取不同的API接口配置,而且这样做有额外的好处,可以绕过跨域,API后端服务不需要去配跨域这么麻烦,浏览器的请求也可以少一个option去校验是否允许跨域访问。
react同构,差不多就这些东西了。
以下问题是来自51CTO开发者社群小伙伴们的提问和分享
Q:Java-workman-北京:如果只用react+ajax的情况效率会有变化吗?不是一个新的应用,只是在原有基础上使用react的dom去展示,和普通的ajax会有太大的出处吗?
A:百安居-陈老师:这个效率就是之前说的,你要数据出来,必须得等你的JS文件下载完,然后发起请求,所以肯定会比较慢。
A:百安居-陈老师:我自己有弄了一个startkit,并没传到github。
Q:数据-unicorn-北京:ant.design是目前最好的react框架吗?
A:百安居-陈老师: ant.design不是react框架。只是UI。
Q:前端-秋香姐-深圳:node做代理中转API请求 这个是怎么做的啊?这个http-proxy是在服务端做的还是在客户的做的啊?
A:百安居-陈老师:用http-proxy。
- import httpProxy from 'http-proxy'
- const proxy = httpProxy.createProxyServer({
- target: `${targetUrl}/api`
- })
- server.use('/api', (req, res) => {
- proxy.web(req, res)
- })
Q:前端-秋香姐-深圳:static fetchData 方法是啥时候怎么调用的呀?
A:
Q:数据-unicorn-北京:react UI框架您推荐那个呢?
A:百安居-陈老师: 这个要根据具体的场景,我们一般都不用UI框架,都是根据具体设计来做。后台的话,可以考虑用Ant.Design,这个听说比较大,不适合面向终端用户。
Q:前端-秋香姐-深圳:陈老师,做这个服务端渲染我们是不是需要有一个node服务器呀?
A:百安居-陈老师:对的。
Q:前端-秋香姐-深圳:我们对这个node服务器怎么搭建配置呢?
A:百安居-陈老师:一般用node最好,因为语言一样,复用性最高。我是用express,其实没几行代码,基本都贴了。其实很简单。就是配置一个路由,一个静态的获取数据方法供nodejs端调用。其他的注意一下一些细节就好了。
Q:前端-秋香姐-深圳:对了,我们做这个react同构,需要运维同学帮我们做些什么配置吗?还是跟之前没做react同构的服务器一样吗?
A:百安居-陈老师:需要跑一个nodejs服务。可能你之前的页面是由Java之类的渲染,现在都交给nodejs就好了。Java之类的只需要提供API接口。
Q:呆丸-搬磚-烏龜:“Java之类的只需要提供API接口。” 這個意思是,前台要自己搞個node服務器?
A:百安居-陈老师:nodejs服务器。同构,就是服务端、客户端复用一套代码。那么既然有服务端了。
Q:Java-workman-北京:陈老师能否简单的描述一下React的精髓或最优美的地方是什么?
A:百安居-陈老师:我最佩服的是React那么复杂的功能,它暴露出来的API却非常简洁,可以说,只要一个render方法,就入门了,懂props、state就能写大部分功能了。化繁为简的功力非常高深。
【51CTO原创稿件,合作站点转载请注明原文作者和出处为51C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