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龙和8代酷睿会让笔记本变得更弱么?

商务办公
2017年的PC业界恢复了些许活力,在X86 PC通用CPU方面,Intel与AMD的大战积释放了过去十年埋没的能量,引爆了科技爱好者的舆论氛围。虽然AMD暂时在市场层面受欢迎的程度没有达到乐观者预测的山呼海啸的程度,但也在很大层面上迫使Intel做出了很多“仓促”的布局,8代酷睿的发布就是典型代表之一。

2017年的PC业界恢复了些许活力,在X86 PC通用CPU方面,Intel与AMD的大战积释放了过去十年埋没的能量,引爆了科技爱好者的舆论氛围。虽然AMD暂时在市场层面受欢迎的程度没有达到乐观者预测的山呼海啸的程度,但也在很大层面上迫使Intel做出了很多“仓促”的布局,8代酷睿的发布就是典型代表之一。今天我们就来谈谈8代酷睿和锐龙时代,笔记本性能相对桌面平台的变化趋势问题。如果桌面和笔记本平台都在进步,笔记本性能增长幅度比桌面更大,那么就是相对变“强了”,反之就是变得更“弱”了。

锐龙和8代酷睿会让笔记本变得更弱么?

上周有三种有关笔记本消息类型值得关注,其一是AMD Ryzen R7 2700U/2500U 四核APU的成品已经上市,同时上半年华硕发布的8核R7 1700特供 3A 游戏本也正式上市,围绕这两条消息很多爱好者产生了很复杂的联想;其二是Intel 8代酷睿标准电压CPU终于问世,结合此前Intel 与AMD 联手打造的Kabylake-G 系列异构处理器,Intel 下一代笔记本平台布局初见眉目;最后则是骁龙835 Windows 10 Win32版的性能测试出炉,其成绩远远不如预期,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三条新闻其实代表了未来笔记本性能定位发展的三个可能方向,我们一一来分析一下。    

[[211428]]

搭载Ryzen APU的笔记本已经上市 全面铺货有待时日

首先是AMD方面,很多爱好者对于AMD 仅仅发布低功耗移动APU 非常不解。在笔记本爱好者尤其是性能党心中,APU是个堪称“灾难”的代名词,即使是Ryzen的强劲势头也难以挽回大家对他的信任。对性能有追求的用户普遍渴望6到8核 标准电压没有集成显卡的Ryzen平台产品,与桌面显卡售价高昂大家都渴望拥有APU的主流态度大相径庭。对于这种思潮,本文首先做出一些预判——AMD目前还没准备好多于四核的主力移动处理器,至少以半年为周期考虑是指望不上这类产品问世的,是不是APU都一样。在显卡方面RX 580打不过GTX1060,RX 560、555相比GTX1050毫无优势,在2018年底的NAVI之前,指望AMD平台高性能本的指望必然落空。

8代酷睿乱上加乱

其次是Intel方面,23日AIDA 64露出的一大波移动、桌面CPU产品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但万变不离其宗,Intel在性能级笔记本平台上能够推出的仍然只是Coffee Lake 的各种变体,同桌面一样扩展为6核。i7 8750H 的CPU-Z信息已经曝光,i9 8950HK与其区别不会特别显著,整体上8代酷睿移动版就是i7 7700HQ 增加两个核心后降频的结果,仅有的变数在于Iris Pro GT4E 是否会被搭载以及集成Radeon GPU的Kabylake -G什么时候到来。由于六核Coffee Lake 只加核心不降温度 甚至大幅度增加功耗,同样的Die, 笔记本弱于桌面是跑不了的,非常清楚明白。

骁龙835 Win10 跑分相当难堪 惨遭打脸

最后是影响不大的骁龙835 方面, 目前仅仅能够运行32位Win32应用的骁龙835无论绝对性能还是虚拟化到Windows后的性能都远远没有传说中那么神奇。即使在堪比娱乐软件的GeekBench中,各大品牌的骁龙835 Win10笔记本性能也仅仅同7年前的初代移动双核i3 380M相近。骁龙835 不会给任何一个产品定位的笔记本带来性能提升,其仅有的不对称优势在于续航到底怎么样。由于对性能的增强乏善可陈,骁龙835 Win10 笔记本也马上就要批量到来,本文在此不做赘述。

R7 1700 +RX 580 游戏本已经到达本站 更加值得关注

R7 1700移动版与桌面版就有差距 i7 8750H应当损失幅度更大

大略得将最近的风向时间梳理并且做出对应结论后,我们下面会详细展开标题命题的分解说明过程。当然肯定会有朋友产生疑问,NVIDIA为什么没有被提及?相对来说,NVIDIA 的GPU产品在更新换代上更加按部就班,比Intel 的Tick-Tock变数还要小一些,不过下一代产品在能耗比、温控和性能方面的具体表现现在还没有太靠谱的消息,我们将在最后讨论。   

AMD笔记本复兴有压力

在上个月底中国区的媒体发布会上,AMD 对各路媒体有关桌面平台APU、更多核心APU、更多核心移动Ryzen的问题统统回避拒绝回答,表示如果有对应产品,最早的官方消息发布平台将会是2018年1月的CES 大展。

三缄其口 (图为AMD计算与图形事业部产品管理总监David McAfee )

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们通过公开消息来梳理AMD 在笔记本平台的一些布局方向。首先重复结论,AMD暂时没有更多核心的Ryzen 移动CPU产品计划,不论是纯CPU还是APU,大半年内都不会有。相比于桌面端动辄6核8核的高性价比CPU产品,移动3A 游戏本肯定是比不了的。如果考虑到Bristrol Ridge 等前代APU 平台规格一点都不比桌面端四核的FX系列以及同核心APU弱,那么暂时只有低电压的Ryzen APU在性能定位上无疑是远远弱于桌面R5 R7 主力出货平台的。

Skylake Ryzen家族架构对比 Ryzen APU之前只有一个完整的Die

这是AMD不想参加移动高性能平台的饕餮盛宴吗?当然不是。实际上,这应该集中反映了AMD目前多条产品线的资源瓶颈问题。不久前AMD 移动RTG部门的图形老大Raja 在经历了40天休假治疗后辞职转投Intel,这固然是AMD 在X86领域同Intel 沆瀣一气“PY交易”的直观体现,但也反映出常年低市值、卖大楼以缓解资金瓶颈的AMD在多条产品线上无力发动全面反击的事实。AMD多年来一直都是架子公司,体量很大,规模并不足,不论是人手还是资金都有严重瓶颈。

Ryzen APU内核架构图

以Ryzen为例,在Ryzen 7 2700U发布前,整个家族满打满算只有两个CCX 8核心一个完整的Die ——4核 、6核 R5由R7屏蔽阉割而来,ThreadRipper和EPYC 是两个或四个Die的片上互联堆叠版。也就是说GF 初代工艺下 AMD 使劲憋了三年最后只有这么一颗能用的核心,这还是在几乎耗尽了所有资源,GPU方面Vega 等等严重推迟等代价非常巨大的前提下获得的成果。

Ryzen APU平台信息

有细心的朋友也已经发现,R7 2700U的命名直接变成了2系,而不是传说中的1系。结合一些背景消息,我们可以大概描摹出中间的发展过程——初代Ryzen本来就没来得及规划低端四核心产品甚至没有APU产品,二代Ryzen的7nm无论如何来不及在2018年大规模普及。2018年AMD能做的就是Ryzen 1.5,用改善过后的伪“12nm”制程完善Ryzen初代的功能特性,提升频率。R7 2700U直接补全了初代Ryzen的缺憾,暂时也是Ryzen 1.5的先锋。考虑到R7 2700U 全面铺货是2018年1到2月的事情(目前只是个别品牌在北美先期上市),而这颗Die存在的最早消息早在2017年春夏之交就已爆出。那么Ryzen后续完善的多核产品少说也有大半年的时间才能问世。

所以在2018年的大部分时间段内,指望更多核心的Ryzen笔记本产品其实并不现实。

为华硕ROG R7 1700游戏本更换R7 1800X后过热关机

为华硕ROG R7 1700游戏本更换R7 1800X后过热关机

那么有人会问,类似i7 7700K/8700K 一样,游戏本直接移植目前的Ryzen桌面版会怎么样呢?事实上本站已经拿到了华硕GL702Z ROG 3A笔记本。这款笔记本搭载的R7 1700同几个月之前台北电脑展一样被锁定在了3GHz主频。我们手动为这款产品更换了R7 1800X,得到的观察结果是能够顺利开机,但在进入系统一分钟后黑屏自动关机。同时我们在两分钟后开启其后盖发现,他庞大的热管结构热量久久不能散去,碰触的烫手程度极为剧烈。

虽然这可能与华硕BIOS里对R7 1800X没有预设高效的温控策略有一定关系,但足可以证明目前直接移植6到8核的Ryzen桌面CPU 虽然可行,但必须控制频率到3GHz以下,否则在Gf 14nm工艺下必然撞到能耗比曲线拐点导致过热的危险情况出现。

Polaris RX580 游戏显卡(ROG 笔记本)

在与AMD的公关人员沟通后,我们得到的消息是,这类移植桌面端CPU的产品很难成为笔记本主力,在商业上并不是AMD主推的方向,其一万多元的售价虽然不能说没有性价比,但比较优势在于多线程CPU优势,产品定位相当另类,前景不明。

定频1077 MHz 的移动RX 580被 散热状况不好的GTX1060移动版压制

Navi能否如期推出存疑

在显卡方面,Vega 本来是Polaris 的同代高端产品,但是生生晚了一年多以后才发布。在RAJA 尚且能够高效领导RTG 部门全力运转的时候,下一代的NAVI被标注为2018年发布。如今AMD 图形部门有了很大的变动,Vega 的市场竞争力又很惨淡,指望NAVI 在短时间内来个惊天逆转也是不可能的。从多年来的事实来看,无论Vega\Fiji 还是Polaris,AMD 在图形架构方面短期内都没有突破,指望像Ryzen一样全方位涅槃重生有相当的难度。我们手中的华硕Ryzen游戏本搭载了Polaris RX 580 显卡,其频率被锁死在1077MHz上,完全没有桌面端气吞万里如何横扫GTX1060的气势,被13英寸移动版 Alienware 13搭载的GTX1060 稳吃,毫无还手之力。

AMD 性能级笔记本想要恢复2010年的盛景还要很长时间

总结下来,从目前到2018年秋冬的10到12个月之间,指望AMD 的CPU\GPU给游戏本、标准电压高性能笔记本带来飞跃是不现实的,其主推产品是高性能四核心APU。即使有一些强调性能的产品出现,3A笔记本同桌面同档次产品的差距也会很大,像i7 6820HK +GTX1080 逼平桌面i7 6700 +GTX1080的情况不会出现。  

8代酷睿乱中乱趋势反弹

在笔者的印象中,游戏本在中国大陆地区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强势“回潮”大概始于2013年。在笔记本诞生一直到最近的漫长时间段内,广大硬件爱好者对笔记本平台一直就有占据主导地位的固有偏见——性能就是不行,玩游戏更是胡扯。

Intel XTU超频工具改动设置

2013年开始,由于桌面四代i7 4000系列主流处理器和笔记本的i7 4000系列在规格上基本相同,频率上甚至不占优势;GPU方面GTX 700M系列显卡也一改GTX600M乃至以前诸代同桌面版相差频率悬殊的情况,有了接近桌面平台的希望。加上以神舟为代表,国内外诸多贴牌游戏本品牌获得更多商业资源进行大力推广的红海势头,游戏本乃至整个高性能笔记本市场地位跃升了一个台阶。

从2013年开始,贴吧论坛中很多大神就开始了对笔记本潜能疯狂挖掘的过程。i7 4800MQ 4倍频配GTX780M 超频秒i7 4770 配GTX770? 是的,你没看错,真的开始有很多人这么认为。这波舆论非常强势以至于在年轻人群体中几乎将传统的笔记本不能玩游戏、性能垃圾论调淹没殆尽。不过到了8代酷睿的时代,这波强势舆论可能要失能了。

新锐游戏本与桌面CPU的频率差异已经很小 甚至直接搬运桌面CPU

话题回到初始,笔记本和桌面平台性能同时进步,如果笔记本进步幅度更低,那么就是相对定位更弱了。笔记本和桌面相比,绝对功耗和温度限制非常明显,在理想条件下是不可能比桌面进步更快的,这些年为什么能够逆势反弹呢?其实问题就在于Intel 在架构和核心数量方面迭代演进的非常保守,从2010年2代酷睿到2017年7代酷睿,桌面和笔记本主流都是四核CPU。桌面更多核心的CPU 不是没有,但不论i7 还是E5 在售价上都和主流用户群绝缘,有了等于没有。

i5 2550k 冲击5Ghz并不稀奇 5.4Ghz不在少数

i5 4670k 受制于高温4.5Ghz已经勉强 4.8Ghz已经是极限

2011年2代酷睿大行其道时,i7 2600K 风冷5GHz不是梦想,笔记本i7 2920MX 连稳定2GHz 都是问题。2012年i7 3770K 受到硅脂困扰,4,8GHz成为瓶颈,笔记本i7 3840MQ\3940MX 稳定4.3GHz已经不是奢望。2013年Haswell系列不论桌面还是四核都面临高频瓶颈,笔记本虽然稳定4GHz困难,但桌面极限超频频率也回落到4.5GHz甚至4.2GHz。2016年真正的新架构i7 6700K问世,极限频率回升到4.8GHz附近,但笔记本的i7 6820HK 也有超频4.4GHz的希望。七年来,笔记本高性能平台和桌面甜点都是四核主流,频率差距不超过0.5GHz,一直到今年才被打破,游戏本玩家的“傲慢”完全是有道理的。

AIDA 64 更新日志泄露8代酷睿移动版 和9代酷睿桌面版

有关NVIDIA GPU的问题我们将在下一部分中论述。仅就CPU而言,Intel在桌面端就领域的长期不思进取,不肯将X系更多核心CPU亲民化的“保守”姿态才是笔记本看上去能够接近桌面CPU性能的核心奥义所在。

网传的i7 8750H 6核移动标准电压CPU-Z截图

2017年底,Intel终于开窍,在桌面发布了6核的主流8代酷睿,在移动轻薄本领域发布了4核低电压产品。根据上周的消息,以i7 8750H和i9 8950HK 为代表的六核心标准电压CPU 也已经箭在弦上。从表面上看,不论是不是受到Ryzen 压迫所致(毕竟CPU流片历史颇久,Ryzen的性能解密要在这些芯片决定研发之前),Intel 都释放了足够的进步诚意。

Adobe Media Encoder 2018 转码i7 8650U 频率温度运行情况

不过就笔记本而言,由于Intel的制程瓶颈,14nm++仍将服役,功耗和温度水平并不会有什么进步,同样堆积核心,桌面有更强的散热系统冗余空间可供挥霍,笔记本不可能跟得上这种散热压力的剧增幅度。就已经发布的i7 8000U 系列低电压处理器而言,标称的3.X GHz满载频率根本就是镜花水月,其长时间稳定频率甚至不到2GHz。8代酷睿6核Coffee Lake-H虽然比Kabylake-U 听上去新鲜一线,但制程不变,同频率、同规格的温度和功耗水平并无寸进,带来的散热压力只能更加巨大。目前已经曝光的i7 8750H 基准频率只有2.0GHz,最高Boost频率也仅有3.2GHz;i9 8950HK 虽然有标称频率更高的可能,但是i7 8000U 系列和i7 7920HQ 等降频火炉殷鉴不远,指望8代酷睿标准电压维持桌面的高频特性几乎是“Mission Impossible”。

i7 8650U 稳定频率并不高

 

Intel AMD 融合异构处理器

考虑到Kabylake -G可能会发布,加上Radeon 成为超级火炉的概率很高,加上传言Coffee Lake六核家族中甚至有搭载GT4E 72EU 高段位Iris Pro 核显的可能,8代酷睿移动版比桌面平台实际运行频率更低是非常现实的预期。8代酷睿同频性能完全没有进步,笔记本如果频率上不去,相比桌面平台性能变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打个比方的话,也许我们就要重新回到i7 2920MX 仰望i7 2600K的时代了,希望现实并不是这样。   

NVIDIA存在变数 小议前景

不论是高性能轻薄本平台如Surface Book 2、Macbook Pro,还是正统的游戏本,GPU性能都是“高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惯性,ATI\AMD显卡已经事实上退出主流游戏本领域多年。我们虽然能够看到类似R9 390MX 、RX 580这样的AMD GPU偶然出现在个别游戏本上,但他们一般都停留在概念品阶段,即使有上市的类型也非常边缘化,影响力有限。就高性能笔记本平台来说,目前确实是NVIDIA主导GPU领域。

[[211438]]

NVIDIA 最近走的很稳

多年来相对压力较小的环境让NVIDIA形成了类似Intel Tick-Tock 的节奏,把本来无规律的笔记本显卡马甲迭代方案换成了一代架构、一代制程(或者小改进)的演进模式。目前的帕斯卡架构系列图形显卡高端卡在2016年8月发布,一直到最近MX130等还没有全面普及完毕。从本能的市场意愿来说,NVIDIA 是不愿意加速GPU 换代方案的,玩家们看到过GTX680M-GTX680MX-GTX780M-GTX880M一系列迭代过程,肯定会意识到,革命性的GPU产品在笔记本平台上受到能耗比限制非常明显,肯定会落后桌面产品很长一段时间推进。

Volta GV 100核心架构图

从下一代展望来说,Volta 架构的 GV100核心Telsa 计算卡已经在2017年问世,根据媒体消息,GV104 \GV102 等桌面游戏卡核心最早问世时间节点大概是2018年3月。如果Volta 桌面游戏卡在这个时间节点准确到来,那么游戏卡最早的问世时间将会是2018年6到8月的暑期。

GPU频率、能耗曲线 给笔记本腾挪的空间多数历史时期都很小

从目前的消息来看,Volta 架构游戏卡采用的制程是TSMC台积电的12nm定制版,从晶体管密度反推,他本质上并不是全新制程,而是已有的16nm架构深度优化版。根据TSMC的一些公开资料,这个12nm半代工艺完全是基于16nm FFC工艺演进而来,理论单位性能提升百分之十左右,能耗下降理论值接近百分之三十。按照TSMC的说法,16nm FinFET Plus 其实还是他们自己手中最具竞争力的制程工艺,已经发布的GV100 所配12nm工艺在性能上不能保证打赢16nm FinFET Plus。这与Intel 初期10nm工艺Conolake 在绝对频率方面无法同14nm++相比是非常类似的情况。

G92 G200时代笔记本相比桌面不值一提

从制程方面上来讲,Pascal架构相对Maxwell这种频率逆天提升已经不是Volta能够指望的。从架构本身来说,Volta的GV100核心架构上也不是从前G80\G200\GF100等核心那样的脱胎换骨版,核心的迭代进化方向是针对AI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VR MR等主流游戏领域涉及不到的“高大上”领域优化。我们并不否认这些趋势性的前沿技术也是笔记本同样需要跟进的方向,但他们显然还处在技术成熟曲线的非常早期阶段,指望一两代笔记本产品去获得他们的红利扩展功能、增强性能意义非常微弱。

历代旗舰(高端)GPU核心 NVIDIA内部对比

所以Volta 架构的移动显卡能在同样能耗情况下带来多少性能提升有着很大的变数, 七年前桌面领域制程架构双跃进的GTX480 乃至之后的GTX590x双芯卡为NVIDIA 带来了“核弹王者”的美誉,当时的移动旗舰GTX480M 是桌面有史以来最失败的甜点卡GTX465的阉割版,备受鞭挞,被钉死在游戏本发展史的耻辱柱上,殷鉴不远。NVIDIA已经连续多年在能耗比方面深度挖潜,虽然很有功力,但人力有穷尽之时,即使Volta 架构游戏卡不像当年Fermi架构那般惨烈,但维持此前攻城拔寨的大跃进趋势也不大现实了。对此,我们缺乏足够的信息判断,可以用谨慎悲观的态度展望——Volta 架构笔记本游戏卡可能会出来得比较晚,至少不太容易复制Pascal架构 取消“M”命名,让桌面移动同型号显卡性能基本一致的策略。

谁也不能保证GTX480M“惨绝人寰”的杯具不会重演

就从现在开始到2018年冬天的10到12个月时间段内,笔记本CPU\GPU 同桌面类似定位(主流级)高端台式机的性能差距,很可能是会拉大的。总体来说,不论CPU还是GPU,制程工艺方面都是问题核心所在。此前多年Intel和AMD 对提升桌面主流平台CPU性能的动力都不够充足,是当时笔记本和台式机性能差距缩小的大前提,2017年竞争的核战重新打响,不论CPU还是GPU的工艺短期内都支撑不了笔记本芯片像桌面一样大跃进。

制程工艺是对半导体芯片发展的极大制约 

目前来看,这个大趋势是没有问题的,即使2018年底笔记本CPU进展比较顺利,抑或是AMD \NVIDIA 的高能耗比GPU 进展相对乐观,只要主要芯片厂商的技术竞争态势持续发展下去,在相对较长地周期内,笔记本方面的性能进展还是很难维持此前几年的“强势”假象的。  

责任编辑:武晓燕 来源: ZOL
相关推荐

2017-11-29 11:03:01

CPUIntel 8笔记本i

2017-09-12 15:30:31

2018-07-05 11:12:05

锐龙笔记本

2017-12-06 14:22:51

笔记本酷睿实测

2010-06-03 17:58:17

云计算笔记本

2021-06-29 07:06:49

Windows 11操作系统微软

2011-11-23 13:57:48

ThinkPad笔记本

2016-07-07 14:48:21

戴尔

2017-09-07 10:07:07

酷睿笔记本英特尔

2011-10-11 12:06:22

华硕笔记本

2017-09-04 14:23:14

英特尔笔记本酷睿处理器

2011-11-24 15:19:58

ThinkPad笔记本

2020-09-01 14:09:39

笔记本SSD存储

2018-08-09 14:52:51

宏碁AMD笔记本

2011-10-18 10:30:11

笔记本评测

2018-07-19 15:10:47

联想

2011-04-28 09:22:14

Aspire时睿

2019-05-27 15:23:21

酷睿锐龙CPU

2011-10-05 20:34:31

华硕笔记本

2020-06-18 17:02:53

电脑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