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全行业都在随时随地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以科研、通讯、气象三大行业为例,小到日常通讯的手机终端,大到科学计算使用超级计算机集群,再到每天观测气象变化的海量数据处理平台,都需要强大的计算力支撑,才能获得新生。计算力的演进过程,从下面几个片段中可见一斑:
片段一:近日,华为在德国慕尼黑发布的全面屏手机—HUAWEI Mate10,计算性能1.92TFLOPS,相当于1997年美国超级计算机的计算性能,但是大小上,二者相差甚远,正是因为集成芯片计算力的不断提升,得以实现小身材大性能的进步。
片段二:19世纪,大企业汽车制作生产水平为人均每年1辆车。而现如今,吉利汽车年产量约100万量,人均每年100辆,同时汽车生产当前的验证、模拟工艺比之前更为复杂,这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对CAD/CAE/CAM等应用软件的使用,起了决定性作用,而支撑这些软件平稳运行的就是计算力,往深了说是计算力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升和时间成本的降低。
计算力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促进了行业进步,改变了人类生活。而计算力本身也在不同载体上进行演变,由最初的在穿孔卡片机上运行到现在的云端计算。
云计算从最初的“The Network is the Computer”到现在的“Cloud Computing”, 随着技术的演进,越来越丰富的用户需求,云计算从1.0开始向云计算2.0演进,客户群从泛互联网客户到传统企业客户转变,更多的新型业务以及重型业务都将会陆续搬迁上云。
在人工智能AI等领域相关的新型业务领域,智能金融、平安城市、机器翻译、语音识别、自动驾驶等应用场景,都要求云服务平台必须具备快速灵活的伸缩性以及超高性能的计算力。
例如,在“平安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北京这种超大型城市,街道监控摄像头布点超过30万,每天实行24小时监控,将产生大量的视频/图像文件,并要求自动、实时分析、识别,尽可能的避免犯罪发生,保证城市安全。而这需要的是极其稳定、可靠、强大的计算力支撑来得以保障。
在重型业务领域,例如物理、天文科研业务场景,同样离不开大量的计算。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发现 “上帝粒子”的过程中,需要在对撞机将质子加速至极高速率,在速度接近于光速时相撞而产生的百亿级粒子中才找到的“上帝粒子”。面对如此巨量数据,CERN对采用的云平台,在交换网络以及计算能力方面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作为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华为拥有30年ICT领域的技术积累。华为云根植于华为肥沃深厚的技术土壤,在自身云平台计算力打造的过程中,拥有先天优势。应用需求的逐步提升,无论是新型或是重型业务,都将促使计算力演变进程不断向前。云时代下,云端计算能力代表着公有云平台的基础实力,华为云也一直在不断打磨自身产品,提升平台计算力。
近期,华为云即将在北京举办“华为云更强云计算发布会”,届时将有超强云端算力武器与旗舰硬件设备集中亮相。
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后续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