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 企业都希望通过IT架构不断创新 带来了降本增效的价值, 通过IT参与业务管理, 形成差异化继而保持竞争优势。 当IT架构创新后, 很多企业当考虑, 随着数据中心把业务资源迁移到 新的云架构或者是融合式架构以后, 如何为未来发展分配资源? 如何用全局的观点 统筹纵览现在和未来的环境? ” 现在也有监控工具或者平台可以让企业直观看到并分析出IT数据,但是这些工具不仅昂贵还需要有专业的人来使用。 于是很多企业采取通过服务器操作系统中内嵌的监控功能来获得工作负载数据的方法,但这不足以让企业系统的了解自身的IT环境和IT系统。 何必凑合呢?其实现在就有免费的分析大师:戴尔性能分析工具(DPACK)来解决问题,这个新方法不但可以实施虚拟化或数据中心扩展的机会进行分析,还可以制定任务关键型IT决策。 新方法 让企业对IT系统了如指掌 融合给企业数据中心带来优势,但给企业带来的挑战是:企业如何了解自己的IT系统、如何更清晰的洞察所有工作负载的性能? 具体说就是通过收集和分析服务器、存储、网络、操作系统等组件的信息,能够让企业IT人员全局了解IT基础架构的运行状况,了解组件健康信息和负载峰谷,继而支持IT投资决策,这样IT部门就能根据需要精确的确定投资规模。 现在,有了完全免费的新方法,选用戴尔推出的创新性新工具:DPACK戴尔性能分析工具包。 DPACK是专门收集主机端性能信息的收集工具,和传统性能工具相比除了完全免费外,还呈现诸多优势。 首先 从程序性能上来说,DPACK能够收集的指标非常全面。
从图中可以看出,DPACK提供的指标更加具体,比如除了最基础的CPU消耗周期总计、内存利用率、网络基础架构之外,还有延迟、磁盘队列长度、IO传输大小等等,这些指标在传统收集工具中是没有的。 对于客户来说,这些性能捕获的特性提供了与硬件无关的资源评估功能,支持用户恰当的采纳核心组件、恰当的安排IT环境的规模,还可以获得更多的诊断信息。 第二 提供可视性的报告和数据,方便客户作出决策。 和传统的工具只搜集数据相比,DPACK不仅收集数据还会生成专业报告(涵括多种不同语言),借助这些确切的数据,DPACK可生成两种报告:一种报告通过模拟各个服务器的工作负载(如果这些工作负载已整合至共享资源),汇总各个服务器的资源需求。另一种报告则对单个服务器进行深入分析,供IT管理员用于寻找潜在的瓶颈或需要全新设计的热点。 这样客户可以更好了解自己的环境,基于报告做出***的业务决策。 第三 DPACK从单个机器到整体数据中心层面,DPACK提供更全面系统宏观的分析。 比如传统的工具在收集和分析存储需求时有不足之地,独立收集及独立分析,然后再加在一起!这并不能真实反映存储的真实负载。
传统工具搜集分析存储需求 但实际上,通过DPACK工具,能够清晰的看到,不是所有的主机都在同一时间忙碌的工作,每个应用的负载峰谷不一定会出现在同一个时间点,如果将负载简单叠加,表面上所看到的IOPS总需求是305+250+157+200=912,但从全局角度来看,这些应用的IOPS汇总后只需要535(出现在11:03)。
这也是DPACK的优势:DPACK无代理程序并可以远程运行,可以收集磁盘I/O、吞吐量、容量和内存利用率、服务器工作负载和容量等核心需求。 这就是戴尔的创新方法,DPACK仅通过运行一个程序,就可以对企业的基础架构进行主机级评估,包括服务器、存储和工作负载。 DPACK的创新给客户更多的价值,企业可以实现超高的I/O(输入/输出)水平及服务器利用率,确保解决方案能够成功地解决特定环境中的主要棘手问题,让客户了解IT的负载性能,从单个机器还是整体的数据中心层面,更加系统的了解IT状况。 创新升级 企业对未来心中更有数 DPACK其实是戴尔为了满足IT部门了解企业存储阵列性能和SAN链接速度的需求。但是经过四年的发展和技术进化后,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了解企业计算性能需求,并开始基于工作负载评估物力资源和云资源满足计算的需求。 现在,DPACK已经升级到2.0版本,并提供了一组不断扩展的新功能。 首先 可以由终端用户访问的性能查询门户。 用户只需访问DPACK网站即可免费获取DPACK。可以在线进行数据捕获、上传获取报告,客户能够获得指标的峰值数据;也可以离线进行捕获,然后将数据发送给戴尔工程师进行分析。
直接将收集的日志数据同步上传到dpack网站
客户可以在线查看报告 第二 客户实时模拟或者预测建模,平移和缩放时间轴功能,收集Web服务数据,以便规避大文件,并支持更频繁的数据收集活动。
第三 升级后的DPACK改进操作系统验证、混合云监控,使用DPACK来选择和设计存储方案,规划公/私有云系统,让用户获知实际的解决方案要求,再用有价值的专业报告让客户获得基本的IT使用分析和计费报告,做出***的业务决策。
升级后的DPACK不仅可以让用户从宏观系统的了解本公司的工作负载性能,更重要的是,在云时代,企业通过优化规模而节省成本,减少过度支出,让企业从全局的观点,纵观现在着眼未来,交付各种云的架构,让企业更快的实现优化和IT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