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补完计划:数据驱动研发效率提升

企业动态
结合3月份这个对于我们阿里很特别的日子,我们可以大胆做一些推测:这个月份我们研发人员的负载其实是相当重的,大家可能会去赶工完成更多的工作(需求),赶工干活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就是质量上的下滑,增多了很多的缺陷数和下降了不少的发布成功率也是印证了这一点。

下图是一个某研发团队近半年的数据,您看到这三张图尤其是框了红色的部分,会得到什么样的信息呢?大家可以先看一下然后再往下面去看我对这些数据的认识。

根据上面这三张图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的关于这个团队的信息是:

(1)3月份完成的需求数量是最多的,比其它***的月份也要高40%左右。

(2)3月份的缺陷数也是各个月份***的。

(3)3月份线上发布的成功率是***的。

结合3月份这个对于我们阿里很特别的日子,我们可以大胆做一些推测:这个月份我们研发人员的负载其实是相当重的,大家可能会去赶工完成更多的工作(需求),赶工干活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就是质量上的下滑,增多了很多的缺陷数和下降了不少的发布成功率也是印证了这一点。

so数据是会说话的,那我们该怎么去听它说话呢?如果你觉得,哎呦,这个挺有意思,那么,就让我带着你走一遍如何利用云效上的这些研发数据,去了解团队现状、发现团队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再结合团队具体实际情况去做调整和改进,从而达到提升团队整体效率和质量的目标。

前言

先表示感谢和敬意:本文中所有数据都来自云效度量数据功能页面截图(部分数据功能云效暂未开放给所有用户,所以截图会有些许区别)。我会在本文就各种具有关键表征的数据进行介绍,但是详细数据包括您的研发团队的数据,还是需要您亲自访问云效公有云度量功能页面。

我是传送门:​​https://rdc.aliyun.com/my/metric​

这个推导我深信不疑:团队效率高,质量好-> 数据表征好

于是我也是充分的利用了云效公有云度量功能,加之以偷师学来的敏捷部分方法指导,实践于某事业部几十号人的团队,3月有余,所沉淀下来的一些asset,以及取得的成果,希望能有一些借鉴意义给到大家。

数据展现

先直接给大家数据,我是4月份开始进入这个团队的。大家重点看这个团队3月份的数据:

问题分析

上面几张图比较容易看出来,其实跟引子里面提到的情况差不多,这个团队明显特征是

(1)3月份完成需求数明显上升,且团队负载较重

(2)质量不高 - 缺陷数、reopen率以及线上发布成功率

(3)需求平均完成时长特别长 ,很多需求都是很久之前的3月份才完成

(4)突增故障

于是我们带着数据暴漏出来的这几个问题走进了团队,和团队一线研发人员、PD、TL都进行了沟通,并把数据展现给他们和大家一起去分析数字背后的意义,大家比较快的达成了一致,发现团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需求deliver传统瀑布模型,要1个半到2个月去完成一个特别大的需求,***却和用户期望偏差较大,数据表征上就是之前需求数量较少,3月份突然完成了很多而且时间很长的需求。

(2)大家加班加点的干活,负载较重,引入的缺陷也较多,PD和用户不满意带来的修改又会加重工作量,如此恶性循环。

(3)缺陷重视度不高,管理不规范,优先级划分不清楚,甚至残留重要缺陷留在bug列表里面未解决而流到了线上引发故障。

上面三点相当于形成了个闭环,恶性循环,其结果就是,越做越多,越多越错,越错越改,越改越多。

解决方案落地和数据运营

发现了大家的问题之后,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和落地就相对容易,给到团队的解决方案是:

(1)需求细化,拆分成最小可交付产出,尽量避免一个需求做了1个多月才去和PD和用户验收。

(2)随时拥抱用户,迭代式产出,交付即验收,让不准确性降到***,在错误误差最小的时候修正。

(3)重点跟进质量管理和运营,透明数据,鼓励团队尽早尽快修复bug,并有严格的上线前bug解决率标准。

(4)尽***力量保证线上发布成功率。

同时辅助于团队的决策,我们进行定期的数据运营,每周都会去统计和分析数据,包括质量和效率相关的,确保我们能在***时间发现问题,纠正偏差,所以我这边在整个3个多月的过程中,重点关注了如下的数据,这些数据都在云效上可以得到,云效还包括别的较为丰富的数据,期间如果别的数据反应或者暴漏了问题,我也会纳入进来进行整体分析,关于这些数据的解读和分析,其内容也比较深入,可以专门开一篇文章来讲了,我这里只做简单的概括性介绍:

(1)需求的吞吐量 - 团队指定时间段内完成的需求数,可大体反应出团队的产出趋势。

(2)需求的平均完成时长 - 需求从创建到终态的平均时长,时间越多,需求交付粒度越小效率越高。

(3)新增缺陷的数量 - 统计时间段内团队被新增指派的缺陷数量,结合存量缺陷以及缺陷平均解决时长,反应团队产品的质量以及对于缺陷解决的效率。

(4)缺陷的平均解决时长 - 缺陷从创建到解决的平均时长,表征解决缺陷的效率。

(5)线上发布的成功率 - 线上发布成功次数与总次数之比,越高证明产品上线质量越高。

(6)缺陷的reopen率 - 缺陷被reopen的次数与缺陷数目之比,该值越高证明修复缺陷的质量越差,reopen率是表征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结果分析和总结

大家回到上面的6张图以及下面的一张缺陷解决时间图,我们3月底进入,重点看从4月份开始的数据:

(1)团队的负载得到了控制,需求的完成数下降了,后续3个月保持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

(2)需求细化拆分后,交付的时长下降了,团队以更快的速率去和用户交付需求。

(3)缺陷的数量下降,reopen率下降,线上发布成功率上升 - 质量上在好转。

(4)缺陷的平均解决时间明显上升,团队更快的交付,更快的反馈问题,更快的解决问题。

总体而言,就是需求交付的快,得到的反馈快,修正错误/缺陷的成本低,缺陷也会慢慢收敛,质量也会随之提升,缺陷修复的也快了,这就是一个良性循环,概括总计就是:效率提高了,质量也保证了。团队的人干活也是更加努力啦!~

进一步提升

根据对需求数量以及平均完成时长的数据显示,团队还是有上升空间的,对于需求的交付粒度和速率上,还是略显波动,要想更快的知道我们做的是否是用户需要的,就要快速的、迭代式的交付需求,以免用户想要个车,我们给他了个4个轮子。所以能否彻底解决此团队需求的交付和用户期望偏差的问题,还是需要再向前走一步,需求继续细化,提升交付速率。 参见敏捷中推荐的,快速迭代,快速交付,快速得到用户反馈,只为了更快更准确。

总结

数据有魅力,研发数据也一样,我们使用它就是为了两个目的:一是保证质量;二是确保交付的速率。行走过程中深度使用了云效度量新功能,结合敏捷中部分理念,配合传统测试方式保障,来助力研发团队。

可能有的人会质疑,说用这么冰冷冷的数字的数字去衡量我们可爱的程序员哥哥吗? 我的回答是:这不是衡量,数据只是手段,是帮助我们去诊断团队的一个切实有效的手段。学会利用它并驾驭它。因此只需要我们:

1. 关注数据,读懂数据

2. 重点问题,重点解决,优先解决,一段时间只关注一个或很少的几个问题

3. 相信团队的自驱能力,同时结合TL的管理与激励,养成良好的团队建设力

***

研发团队那点事,每天打交道最多的就是需求、缺陷、代码、发布、应用、测试等等,这些和我们研发人员息息相关的数据,云效所拥有的,现在以研发大盘、团队空间、人员效能、质量分布等多种维度整合到了数据平台上,后续更会以定制化的方式满足研发团队对于研发数据的需求。利用好这个工具,能帮助我们清晰的了解团队的现状,暴漏问题,找到改进措施,去提升团队效率和产品质量。

我是一个敏捷爱好者,在深入研发团队做测试以及质量管理时候,也是吸取和借鉴了敏捷的部分思想去落地,我的感受是:拿最切实有用的来,比如站会,比如看板,比如快速迭代式交付需求,再加上数据辅助,都是能切实帮助到团队更快、更准确的交付高质量产品的手段。

***的***

絮絮叨叨说了很多,***贴几张我在度量上截的某研发团队的数据展示,这个团队是我们最近接触的团队,通过数据我们对这个团队的推测是:团队在质量上需要提升,在缺陷的管理上需要加强。首先团队缺陷的数量逐月上升,这已经是质量不好的趋势体现,另外缺陷的解决时间也没有加快,这样会导致越来越多的缺陷流到线上去,可见团队除去1月份无故障,后续几个月都有故障。而且这个团队的线上发布成功率持续走低,开发对自己上线的代码把控程度较低。 所以,找到这些数据表征的背后原因,并且着手去解决掉,是这个团队近期最迫切的事情了。

养成良好的研发习惯,保持高效的团队协作,应该作为每个研发同学持之以恒的追求。

作者简介:张冠楠,阿里巴巴技术专家,负责过阿里巴巴集团运维系统、研发中台系统以及阿里云持续发布系统的质量保障工作,致力于如何保障研发团队产品质量,同时提升研发团队的研发效率。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持续集成领域、敏捷实践领域和研发效能领域方面均有研究。

【本文为51CTO专栏作者“阿里巴巴官方技术”原创稿件,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戳这里,看该作者更多好文​

责任编辑:武晓燕 来源: 51CTO专栏
相关推荐

2016-10-12 17:11:04

华为HDG

2022-11-30 12:41:03

戴尔

2016-10-09 13:19:54

大数据联邦大数据研发战略计划

2018-12-18 09:45:51

5G4G通信网络

2024-03-18 10:19:15

AI药物研发

2010-05-04 16:31:34

Oracle数据库

2021-01-04 07:45:56

特斯拉电动车ERP

2023-07-04 07:12:31

Intel傲腾内存

2021-03-19 09:04:15

订单事故系统

2022-06-07 15:09:21

实践研发IDE

2020-10-23 10:53:06

iPhone 12苹果降价

2023-03-05 15:38:43

D2C 工具前端

2018-02-06 15:15:16

程序员年终奖

2023-06-26 10:43:27

业务转型企业

2023-02-16 07:35:13

AMD新驱动系统

2021-11-24 16:21:03

数据泄露漏洞信息安全

2022-09-01 15:47:47

编程工具AI

2018-10-10 16:15:01

团队研发效率

2015-07-28 11:06:32

e-works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