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面积大是一个无聊的游戏,拼综合服务,拼服务背后的可持续、可复制模式才是根本。
2017年9月中旬上海徐家汇新落成的空间有10000平方米,它号称是目前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联合办公空间,听到这一消息,英诺创新空间的人可能会笑了。因为英诺创新空间运营的腾讯众创空间(北京)是腾讯全国30多家众创空间里的标杆,也是单体面积最大的一家,有5.5万平方米。
如果说腾讯众创空间(北京)单体面积最大的话,估计有不少房地产企业,不少大国企不会同意,可能也会笑了。
雄厚的大国企大国企有几百万上千万平的科技园,划出一大片区域挂上“创新创业联合区”,是不是面积很大很大。我接触有新奥集团、华立集团着力打造的对新创项目的入口,实体面积也大得很。大唐电信一朋友跟我交流说:他们正在打造总建筑面积为20.18万平方米的基地,集创客空间、创客公寓、政务服务、生活配套为一体的综合区。
房地产巨型企业的入场,能把“综合体”概念举到“更大、更高、更宽”这些看得见的维度。早在两年前,就有媒体总结出“房企打造创业综合体的5种模式”,它们分别是:1、卓越E+:以自循环系统构建创业垂直生态社区集群;2、优客工厂:办公智能硬件的一个运营商;3、SOHO 3Q:散租、短租的写字楼;4、魔方公寓+founder创业社区;5、复地·壹中心:打造一站式创业孵化平台。
拼面积大是一个无聊的游戏,拼综合服务,拼服务背后的可持续、可复制模式才是根本。
“如果你走进我们的空间,所有的楼层都能走到,但没有我或同事给你解说,你所能看到的只有30%……因为另外70%的东西不是硬件,而是软性的服务。这70%才是我们的核心能力。”
英诺创新空间合伙人、腾讯众创空间(北京)运营副总经理李长麟的话很打动我。
一年前我写了“创业孵化器政策大比拼,杭州条件最优广州垫底?”,两年前我写了“10000个创业孵化器尸横遍野时……”,都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和讨论。
当下双创热潮将如何发展?大众创业朝精英创业演进,创业热词移动互联网被人工智能替换,万家孵化器已显疲态,大企业创新创业进入胶着期,如此状态下,有什么新的热点,有什么新模式能再次激起热浪呢?
我找到了一个样本,一个真正投资驱动的创业服务样本,真正有模式且已实践出部分成果的样本。
它就是腾讯众创空间(北京)——回龙观创客广场。
2017年7月、8月,我对腾讯众创空间(北京)进行了较深度的调查,采访了运营方全部合伙人,采访了多位入驻创业企业代表、入驻配套服务方,历史30余天,参考资料50多万字,采访录音20多个小时。最终写成“北京新地标”一篇共计15000字的文章。
之前我们关心的是孵化器有什么政府补贴,路演活动的频率,人气怎样,投资人是否经常出入等。现在我们关心,入驻企业是否代表新领域、新方向?运营方是否有真金白银的投资,投资孵化的概率有多少?是否有大企业入口?创业服务的第三方是否足够的专业而贴心?真正入驻的创业者、企业成员,是否感受到了空间所要传达的氛围?
无疑,腾讯众创空间(北京)都能交出一份不错的答卷。
合伙人刘怀宇、邓永强、李长麟、姜汐、周尚金杭有个共同背景,都是天使投资人。专长方面,他们很互补,互联网经验、大企业服务经验、房地产运营经验各有所长。
刘怀宇强调说,他们是真正的“投资与空间双核驱动”;邓永强强调说“要做北京的标杆,全国的标杆”;姜汐强调说:“我们是最懂空间的天使投资人,是最懂天使的空间运营方”;李长麟喜欢强调“空间看不见的70%”。
周金尚行是优酷土豆集团早期技术负责人,二十年的互联网老兵,他的全职加入就能说明英诺创新空间在IT系统的布局并不会浅尝辄止,我追问具体战略,“不可透露”,周尚金杭嘿嘿一笑。
以上合伙人多是全职投入,全心而为。
空间开放不到两年,入住率近90%,聚集到空间近300个团队,有70个优秀企业拿到7亿多元人民币的融资。腾讯的不少培训,技术接口源源不断地连接起来。这些就是回龙观创客广场看得见的成绩。
“创办公、创服务、创社交、创生活”,是他们比较言简意赅的提法,创业综合体是他们真心信奉且认为可落地推广的概念、模式。
他们不把商户看成商户,把它们看作创业项目一并扶持。
他们真正把大企业当成一个要害,认为是将来众多中小企业不可或缺的入口,他们一直在对接大企业资源。
“这是一个全新的模式,既不是传统的写字楼,也不是简单的联合办公,更不是局促的孵化器”。
“我们还有一个愿景和使命,要和社区一体化”
……
一个垃圾废旧场改造而成的“回龙观创客广场”,成为了“回龙观新地标”。我总结了其中的四点原因:
1、挖掘并选择了符合双创特质的区域,回龙观的人才优势、地理优势明显。
2、政策先行优势。”回龙观创客广场“是北京昌平区“回+双创社区”的一分子,不少扶持双创的政策先行先试。
3、发挥了市场的力量,让专业运营团队发挥主导作用。
“回龙观创客广场”是由政府(昌平区政府)、大企业(腾讯)、专业运营团队(英诺创新空间)三方齐力打造的创新创业平台。现如今,各级地方政府都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不少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在转型升级中也纷纷借力双创的政策优势,但真正要在创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中开辟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创业服务模式,依靠权责清晰、有梦想驱动力的第三方运营团队是不错的选择路径。
英诺创新空间是国内第一批借鉴硅谷YC模式的投资为核心、关联基金常驻和直投的创新型孵化器,创始团队核心成员李竹、刘怀宇等人成立的英诺天使基金,已发展成为一线主流的天使投资基金。
4、它们提出的创业综合体=[(创办公+创服务+创社交+创生活)×互联网×大企业创新]投资,已被验证为是一可行路径,它正成为新商业模式的可能。
一个创业综合体内办公人员有三四千人,再辐射两至三万人的社区居民,这样的体量,推算如果全国有十几个类似综合体,它本身作为一个创业项目也有了极大的畅想空间。
两年前,我在“10000个创业孵化器尸横遍野时……”文中发问:如果把打造创业孵化器本身当作一个创业项目,猜想哪种模式能剩者为王?未来一年全国将产生1万多个创业孵化器时,将进行怎样的剩者为王的淘汰战?
今天,我们的初步回答是:创业综合体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