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功运行多云模式?从这三方面入手

云计算
多云是一种IT安排系统,它可以为企业客户的组织结合多个公共和私有云服务供应商。随着Azure,AWS,Google和本地云解决方案的业务遍及全球,多云模式最终会成为大多数企业所面临的现实。

[[201215]]

多云是一种IT安排系统,它可以为企业客户的组织结合多个公共和私有云服务供应商。随着Azure,AWS,Google和本地云解决方案的业务遍及全球,多云模式最终会成为大多数企业所面临的现实。

目前,很多企业可能已经采用了多云模式,实现了一些解决方案,但是多云模式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从三方面进行分析:1)多云模式存在的问题;2)成功的多云模式所必备的三要素;3)如何管理多云环境。

目前,很多企业可能已经采用了多云模式。简单来说,多云是一种IT安排系统,它可以为客户的组织结合多个公共和私有云服务供应商。随着Azure,AWS,Google和本地云解决方案的业务遍及全球,多云模式最终会成为大多数企业所面临的现实。一项新的IDC报告显示,87%的云用户已经采用了一些多云模式的功能。诸如降低成本,上市时间短,收入增加和IT基础架构简化的这些固有优势正在推动多云模式高相关性的发展。但这意味着一切都好吗?其实并非如此。

多云模式存在的问题

多云模式暴露了数字化的商业需求与可靠地支持应用程序和工具的内部IT能力之间的差距。对IT来说,***的多云模式挑战就是进行有效地管理,交付,维护和监控不同的云服务。然而,大多数云解决方案是供应商特定的,在API,SLA,分析,配置,操作程序等方面几乎没有或没有共同的分支。这便带来了巨大的复杂性,需要企业IT能够连接点并使多云安排成为共生生态系统。

如果有了一个托管的云服务提供商,企业IT可以提供位置,让供应商开始参与。然而,在一个多云系统中,随着这么多应用程序一直在进行交互,企业IT必须牢牢把握,并使所有利益相关者和供应商通过多云模式保持他们想要实现的核心业务目标。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复杂的多云生态系统到底如何。

成功的多云模式所必备的三要素

一,管理不同的云服务提供商:由于SaaS,数据存储,托管,共同定位和网络等众多云供应商,企业IT必须投入大量时间和资源来协同工作。主要考虑因素包括应用程序寿命管理,基础设施管理,内聚操作实践以及关于这些不同云工具如何交互的文档。

二,管理多云的安全性:尽管有多个云基础工具,但成功的多云模式仍需要企业IT具有保护数据,应用程序,网络和用户的能力。当数据,用户和操作实践分布在多个工具中时,便难以保持安全策略的一致性。其实云工具并不是真正设计用于与来自不同供应商的工具相结合的。于是,对于IT来说,将安全实践集成到可在整个云生态系统中实施的策略中,便有了挑战性。

三,平衡内部和外部的能力:组织机构其实更加倾向于反映内部部署和场外功能的常见框架。连接云工具的多种手段往往给终端用户造成麻烦,这促进了组织来平衡云应用的控制和创新能力。那么关键的问题就变成了——要保留什么,阻挡什么。

如何管理多云环境

与灵活的供应商合作

***的那些企业意识到在多云系统中需要灵活性,这也是为了以防万一。因为当客户将这么多可能的服务缝合在一起时,一定会发生泄露。而敏捷,敏感和主动的供应商可以为客户节省时间。因此,当客户选择云供应商时,请查看其支持功能,以及其与其他使用该供应商多云服务的企业合作的经验。

自动监控和维护

多云需要大量的监控,以确保系统能够连续工作。通过自动化所有低级别的监控和维护活动,能更好地实现这一点。托管云解决方案提供商能利用专门的工具来自动化对系统卫生的监控。此外,自动化监控和维护也能解决人为疏忽造成的问题。

应用与服务

像AES,VMware和Microsoft这样的云计算方面的巨头,能为具体的企业应用需求提供专门的服务。这让潜在供应商仔细观察企业的需求,并推动他们以***方式培育客户的IT变得尤为重要。总体而言,多云生态系统只会与最弱的应用程序一样!这就是为什么为客户的业务需求选择理想应用程序对于多云管理的成功至关重要。

实行严格的成本控制

“你不能控制不可预测的事物”,这用在多云管理上绝对有用。因为有这么多供应商,工具和支持机制,如果客户不严格控制,成本可能会升高。此外,新服务的申请将需要与多个供应商进行交互,从而延长时间跨度。通过定期评估现有应用程序和供应商,客户不仅可以保持成本检查,还可以做出更好的后续配置决策。

选择正确的应用程序

数据中心正在逐渐缩小,但不会消失。同样,每个企业都有***的内部应用程序。此外,还没有付出代价的应用程序不是多云的理想候选人。系统必须准备好重新开始移动到云端。而在为客户的企业选择多云模式中的一部分应用程序之前,请考虑安全性,保险和合规性等情况。

专注用户体验

多云将会发展,这意味着客户将使用更多的工具和供应商。为了让客户拥有更好的选择,需要设计识别流程,工具和供应商的机制,从而对生产力产生***的积极影响。为终端用户创建共享反馈的机制,监控流程关键绩效指标(KPI),并与供应商进行协商,使其与企业多云目标保持一致。

责任编辑:武晓燕 来源: techgenix
相关推荐

2013-09-13 10:19:27

iOS 7IT

2015-12-01 17:09:11

金融转型华为

2014-08-12 10:41:50

大数据

2011-05-18 09:56:15

2014-08-12 10:52:16

大数据

2011-03-24 09:59:01

VMware vSphXenDesktop

2015-04-30 09:35:31

程序员心态饮食

2010-04-28 17:39:26

网络负载均衡

2010-02-24 14:24:35

.NET 4.0

2010-09-08 19:35:12

2017-11-17 08:27:21

2018-03-12 12:38:30

混合云私有云云计算

2010-04-12 09:41:01

2009-11-03 16:04:29

2010-06-24 13:30:36

FTP协议

2022-03-01 10:25:20

算法大数据杀熟

2010-11-17 13:23:12

2020-09-23 16:48:36

人脸识别技术交通

2021-12-27 15:45:12

人工智能AI深度学习

2012-03-19 09:54:39

工信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