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需要的究竟是“共享充电”还是“共享充电宝”?

企业动态
2017年,iPhone发布10周年,据消息称,即将在9月份推出的iPhone8将搭载黑科技,使用“全面屏+3D激光对焦”技术,并且iPhone8将使用无线充电技术,让用户摆脱携带充电宝的困扰。

 2017年,iPhone发布10周年,据消息称,即将在9月份推出的iPhone8将搭载黑科技,使用“全面屏+3D激光对焦”技术,并且iPhone8将使用无线充电技术,让用户摆脱携带充电宝的困扰。

 什么?!“摆脱充电宝?!”,你没有听错,未来iPhone用户将彻底摆脱“手机没电,找不到充电宝”的困扰,那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备受资本青睐的“共享充电宝”提前被宣判死刑?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革命性的电池材料技术还未得到普及之前,共享充电将在长期一段时间内拥有大量的市场需求,但总有几家市场先行者已经悄悄上路了。

 今天,有声Voice“资深”测评员亲临上海K11与香港广场,实地测评三家共享充电,究竟共享充电哪家强?

有声Voice的小编曾采访过视频中出现的“全城充电”创始人孙磊。在采访中孙磊就曾谈到:“用户需要的仅仅是充电这一行为,共享充电宝的弊端在于需在固定的地点归还。所以用户进店也许仅仅是一个归还的动作。增加粘度、控制用户在店时间并提高服务质量才是商户关注的核心。”

手机之父 MartyCooper 就曾说过,发明手机的最大缺陷就是必须为手机电池充电。也就是说,电池续航是智能手机发展的一大瓶颈。

2014年6月,全城充电宣布获得纽信创投投资的400万人民币天使轮。2015年10月,全城充电完成了汇嘉创投领投,纽信创投、晨昶投资跟投的数千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

市场上的先行者不仅全城充电一家,总部位于宁波的微鹅科技也是其中一员。

众所周知,与无线充电技术相比,充电宝的技术门槛不高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那么技术门槛更高、体验感更优越的无线充电设备是否有可能会取代充电宝,成为商家店铺内的标配呢?

 今天,小编就来带大家回顾一下有声Voice分别从技术、模式、安全三方面做过的分析。

一、  门槛更高,更加便携

在技术上,市场中主流的无线充电技术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电磁感应、无线电波和磁共振。

全城充电采用的就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无线充电方案。

目前主流的标准分别有四种:Qi标准、A4WP(Alliancefor Wireless Power)标准、PMA(PowerMatters Alliance)标准、iNPOFi技术。

[[200176]]

而全城充电采用的是小功率无线充电设备普遍使用的Qi 标准,在便捷操作的同时能够覆盖市面主流机型,像诺基亚Lumia 920、三星Galaxy S8、S7、note5和谷歌Nexus 4、部分型号的HTC和LG手机以及即将发布的iPhone 8等都支持该项技术。

 不同于直接连通强电流接口的插线充电方式,无线充电并不需要接入数据线,其主要是依靠空间磁场传递电能量。这也就意味着,在充电的过程中会产生电能量的消耗。

对于这方面的疑问,研究无线充电的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在充电速度跟能耗上,无线与有线充电相差不大。

二、  从商业模式看各家的市场野心

在商业模式上,共享充电不比其他的一些具有垄断性或技术壁垒极高的企业,只要做大了就一定会出商业模式。

 据笔者了解,从使用场景划分来看,目前共享充电宝有三种共享形式。

一种是以来电为代表的大场景(商场、机场、火车站等)机柜式租赁,共享充电宝随身充电、异地归还;另一种是以街电为代表的小场景(咖啡厅、餐饮店等)机柜式租赁;以及最后一种是以小电为代表的桌面型单台充电宝,比如在一些特定的场景里(KTV包厢、餐厅桌面)设置充电桩让用户可以通过扫码的方式充电。

 在这三种共享形式下,其中来电的大机柜暴露空间大,除了租赁、卖充电线实现盈利外还可以承接做大屏广告实现盈利。相比之下,街电的柜机小,没有办法承载交互屏幕,也不卖线,盈利模式还是相对单一。而桌面式的小电,既不收押金也不推广告,明面上看是最不盈利的。

但是我们都知道无论是之前的共享单车、还是现在的共享充电宝,他们之间共同点都是可以接触到大量宝贵的线下流量。

争夺线下流量是其主要的目的,由于其桌面式的单一铺设可以大规模,多场景的覆盖,能收集到的用户消费习惯数据也将会更广,由此看来其实小电的野心是最大的。

 但小电的铺设,则是需要把共享充电宝放在位置有限的餐桌上。

 我们都知道,小场景商户是没有排他性和忠诚度可言的,充电的服务又不像团购和外卖,可以为商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要占用其桌面的有限空间,对于餐饮商户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十分有利的事。

 所以目前很大一部分商家只是把该机器放在不显眼的柜台上。

 同样,做共享无线充电的全城充电和微鹅科技切入的场景则跟小电类似,都是桌面式的,但他们可以内嵌在桌子下面,并不占用桌面空间。因为这一点,也普遍被广大商家接受。

像全城充电目前就已经跟麦当劳在合作推广了,并且有数据显示,共享无线充电的使用流转率会大出很多。一般的充电宝租赁公司,每个充电宝每天的流转率大概是0.7到0.8个人次,而共享无线充电每台每天的服务频次可达到7.6人次。

也就意味着,共享无线充电可以获取更大的用户消费习惯数据,占据大量线下流量的入口。

三、  在新生的物联网世界里,共享无线充电有着无限的可能性

随着电子产品联网数量的增多,计算能力的增强,电池的续航会成为智能电子产品的一大短板。而更新电子产品的处理器制程来降低其功耗,只不过是将续航从7小时,推到7.5个小时而已;另外,提高电池容量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堆料的做法。这两种方法都难以从革命性的角度来改变电子产品电池续航不足的现状。

那么,为什么我们还要用降低功耗和提高电池容量的方法来提升电子产品的续航时间呢?

对此,共享充电宝和共享无线充电目前应该是最好的两种解决方式。但是对于电能的使用,我们为何不能像使用WIFI一样,随时随地使用,让电能像空气一样存在我们周围的每一个角落呢?目前也只有共享无线充电可能将该设想变成现实。

[[200177]]

之后,我们再也不用为找不到电源而烦恼,亦不用为数据线打结而抓狂。在咖啡馆、机场、饭店、电影院或者其他公共场合,只要安装了充电发射器的地方。

利用磁共振的第二代无线充电技术就可以打破空间的限制,并且实现一对多的充电。而目前国内的充电有效距离可达到15-25cm,随着之后技术的发展,实现更远距离的跨空间充电应该也只是时间问题。

 当无线充电技术,彻底摆脱传送功率不大的瓶颈,能有效的实现大功率传送的话,那么共享无线充电肯定会向更多的应用场景推进。

对于整个移动电子产品行业、智能家电行业、电动汽车行业等来说,无线充电技术将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据了解,这些也已经在市场运行的轨迹上开始铺设了。

 在国内在大功率无线充电技术研发上,紫霄智能、E中兴通讯等企业就已经获得了相应的技术突破。据紫霄智能的相关人员介绍,该无线充电桩可以用于汽车无线充电和机器人充电,单体充电功率分3.4kW/6.8kW/30kW三种,允许错位误差15cm,整个系统由底面充电端和车载接收端组成。无线充电桩采用平铺式放置,用户无需下车即可对汽车进行充电。

 相信,随着整个行业在无线充电解决方案上的不断努力,无线充电技术将会慢慢进入主流市场,进而推动物联网世界的发展,在那时,消费者们几乎可以随时随地给设备充电。

零售商和服务供应商们也可以利用无线充电来推广增值服务,在移动用户们最喜爱的餐饮店、咖啡厅、停车场等其他地方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而共享无线充电无疑也会是其中最好的表现形式之一。

 在那时,共享无线充电就并非仅仅是一个单一的市场个体,而会是一个被打造成涉及各个领域的共享无线充电平台。

由于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无线移动通讯市场,并且随着智能电子产品的不断普及和应用,共享无线充电技术肯定也会得到快步发展。

四、  安全性上无线充电略胜一筹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在追求高效、便捷、舒适的现代生活中,也不再是完全的盲目性和无条件性,更多的会关注到该产品对人类身体健康影响的属性。那么共享充电宝跟共享无线充电是否真的能让人放心呢?

 相信人们对公共物品的爱惜程度远没有自家东西那么爱护,共享单车被“五马分尸”的惨状就是最好的案例。

而共享充电宝里的蓄电池本身又是易燃、易爆物体,所以在质量安全上肯定会存在一定的隐患。

 另外,随着线上支付的普及,人们的电子产品都连接着银行卡、信用卡等个人数据信息,数据安全的维护愈发的重要。

此前,央视就有曝出利用充电宝读取用户数据信息的新闻,此种充电宝带有病毒,能够自动匹配读取手机里的信息。这些数据的泄露就意味着用户的个人隐私、工作机密都将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相对于充电宝的安全性而言,无线充电在这块却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

从事无线充电技术的研发人员告诉有声,首先这一技术依靠的是空间磁场传递能量,虽然有辐射,但这辐射也仅相当于是手机通话的二分之一。也有用过无线充电的一位用户曾表示,其实现在大家用的电磁炉也是电磁传播功率的一种,应该也会有辐射,而这辐射肯定会比小功率的无线充电大,那么目前它都没有说被评为有危害的电子产品,更何况是共享无线充电设备。

 其次由于共享无线充电设备并不用接数据线来进行充电,所以在信息安全的门槛上,显然不会存在着与使用充电宝类似的数据被盗的泄露情况。

 总体来说,无论是有线还是无线充电其实它的本质都还是一种满足人们安全性的需求,在接入共享的理念后就需要与便利性和流动性相结合。

然而,以机柜模式为代表的共享充电宝,需要在指定地方拿取跟归还,这显然与共享经济的理念却又是相悖的。

要想广大用户接受,还需要长期通过标准化、规模化的产品和服务,提前改造好供应链和消费者的行为习惯。

就是不知道,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无线充电技术的推广,市场还会留下多少时间来等待。

当然在5G时代即将来临的时刻,未来肯定是个大流量的消费蓝海,高清晰的视频通话、视频聊天、视频观看等将会大幅增加。

流量的大量应用,对于电池的损耗也将加大,电池续航问题肯定会再次成为焦点。未来到底如何,我们尽可等待观望。

责任编辑:张燕妮 来源: 51CTO
相关推荐

2011-02-28 09:51:43

内省

2017-08-14 10:24:19

2018-07-05 16:15:26

缓存数据cache miss

2019-05-15 12:41:49

充电宝

2017-06-22 16:40:38

2019-10-21 13:58:22

爬虫互联网程序员

2010-06-28 14:47:45

云计算

2012-08-20 10:34:07

软件开发开发软件

2016-11-01 15:16:52

QQ状态即时通讯

2019-04-26 13:55:02

Istio微服务架构

2009-05-06 16:10:17

Java传值引用

2021-01-05 09:23:49

网页端消息

2024-10-18 14:43:31

2019-06-04 14:15:08

JavaScript V8前端

2019-07-22 15:29:53

JavaScriptGitHub语言

2017-05-10 15:19:10

大数据小数据多样性

2011-02-16 16:13:40

Debian

2020-12-16 05:54:18

充电宝信息安全

2019-05-09 14:58:46

充电宝

2019-02-14 10:10:11

系统厂商芯片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