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学 C 语言的时候有种上下求索,欲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结果老师的冷水当头泼下:刚开始写代码会觉得很有意思,等写了一百万行后,其中滋味自己体会吧!
搞程序的累计写到一百万行代码,到底是什么体验呢?
如果一百万是标量的话,我来和大家研究一下这个数据:
假设***的情况,一天 100 行高质量代码,一年 36500,100 / 3.65 = 27 年多。即便从 20 岁开始编码,要到 50 岁左右方可完成。
但实际上关于平均代码量的问题,即便把所有工作日都算上,大概也就是 20 - 30 行的样子;如果仅讨论集中的开发期,高峰也不会超过 200 行。
一百万代码就像找女朋友一样不靠谱。。。。
看完之后小编就头皮一阵发麻,让我写一万行的代码?!are you kidding me?我估计写到 20 万的时候就会突然有个疑问----“咦?我的头发呢?”。
针对累计写到一百万行代码,看看网友们怎么说:
网友 A
我写两千行代码功能都得琢磨个两三天,一百万行真的是好多啊,最多了五年写了也就 20 - 30 万行代码左右,还是有任务在身的情况被逼着写的,让我写一百万行代码,恐怕这辈子得死在电脑前了...
网友 B
我是觉得如果说你一个工作写了一百万行代码,那你在公司的地位应该算资深员工了。如果你一个项目写了一百万行,那你肯定是参与了一个比较大的项目了。
如果你一个类写了一百万行,请问你用的是什么编辑器?如果你一个方法写了一百万行代码的话,请问你有没有被同事打死?
网友 C
据说要从初学者成长为程序员,那个得需要 10 万行代码的积累才可以呢。不过话说回来这样说也很对,毕竟入门阶段嘛,确实需要多打代码才能积累经验。
不过修炼一段时间之后,再注重代码的量,那就不对了。这时候肯定是注重数学还有算法思维,按这样算的话,假如 20 万是修炼门槛,真积累到了一百万行代码,肯定代码质量越来越高了,估计是某个领域的小专家也说不定。
至于真敲了一百万行低质量代码,听哥一句话,还是转行吧。程序员不适合你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
网友 D
切,一群渣渣。给你们看看一张网图就知道我连续熬夜写几千行代码是什么状态了。我感觉我快要窒息了,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希望我不做程序员!!!
网友 E
这简直就是一个伪***啊,哪有什么人能打一百万的代码,从业五六年的程序员,如果按正常工作量的话一天也就一百多行,这五六年估计也就五六万行吧。
如果是外包公司代码量估计翻倍了,那就按五十万行来算。但是谁会那么拼命去奋斗在一线一天一千行的去工作啊。写五六十万行肯定都转行创业了,还继续下去不猝死估计也脱一层皮了。
当一个项目里的代码超过一百万行……
关于代码的量,从初学者成长为程序员,需要代码的积累,而以后数学功底和编程思维的深化更加重要。
一味的追求量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通常,越核心的部分代码量越小,越容易写大量代码的,大概是没什么技术含量的 UI、业务逻辑。而一些部分,用脚本或 DSL 实现可以更精简。写代码和考试一样,做题最多的不一定是成绩***的。
怎么做高质量的代码
打好技术基础
写出高质量代码,并不是搭建空中楼阁,需要有一定的基础。
这里我重点强调与代码质量密切相关的几点:
- 掌握好开发语言,比如做 Android 就必须对 Java 足够熟悉,才能够写出高质量 Java 代码。
- 熟悉开发平台,不同的开发平台,有不同的 API,有不同的工作原理,同样是 Java 代码,在 PC 上写与 Android 上写很多地方不一样。
要去熟悉 Android 编程的一些特性,iOS 编程的一些特性,了解清楚这些,才能写出更加地道的代码,充分发挥各自平台的优势。
- 基础的数据结构与算法,掌握好这些在解决一些特定问题时,可以以更加优雅有效的方式处理。
- 基础的设计原则,无需完全掌握 23 种经典设计模式,只需要了解一些常用的设计原则即可,甚至你也可以只了解什么是低耦合,并在你的代码中坚持实践,也能写出很不错的代码。
代码标准
代码标准在团队合作中尤为重要,谁也不希望一个项目中代码风格各异,看得让人糟心,即便是个人开发者,现在也需要跟各种开源项目打交道。
标准怎么定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我经历过很多次的代码标准讨论会议,C++,C#,Java 等等,大家有时会坚持自己的习惯不肯退让。可现如今时代不一样了,Google 等大厂已经为我们制定好了各种标准,就用这些业界标准吧。
想好再写
除非你很清楚你要怎么做,否则我不建议边做边想。你真的搞清楚你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了吗?你的方案是否能有效?有没有更优雅简单的方案?
准备怎么设计它,必要的情况下,需要有设计文档,复杂一些的设计需要有同行评审,写代码其实是很简单的事情,前提是你得先想清楚。
代码重构
重构对于代码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很难一次把代码写得让自己满意、无可挑剔。
技术债务
很多问题归根结底都是技术债务,这在一些大公司尤为常见。技术债务话题太大,但就代码质量而言,我只想提一下不要因为这些债是前人留下的你就不去管。
现实是没有多少机会让你从一个清爽清新的项目开始做起,你不得不去面对这些,你也没法完全不跟这些所谓的烂代码打交道。
当你负责一个小模块时,除了把它做好之外,也要顺便将与之纠缠在一起的技术债务还掉,因为这些债务最终将是整个团队来共同承担,任何一个人都别想独善其身,如果你还对高质量代码有追求的话。
作为团队的技术负责人,也要顶住压力,鼓励大家勇于做出尝试,引导大家不断改进代码质量,不要总是畏手畏脚,停滞不前,真要背锅也得上,要有担当。
代码审查
我曾经听过一些较高级别的技术分享,竟然还不时听到一些呼吁大家要做代码审查的主题。
我以为在这个级别的技术会议上,不应再讨论代码审查有什么好,为什么要做代码审查之类的问题。同时我接触过相当多所谓国内一线互联网公司,竟有许多是不做代码审查的,这一度让我颇为意外。
这里也不想多谈如何做好代码审查,只是就代码质量这点,不客气地说:没有过代码审查的经历往往很难写出高质量的代码,尤其是在各种追求速度的糙快猛创业公司。
静态检查
很多代码上的问题,都可以通过一些工具来找到,某些场景下,它比人要靠谱得多,至少不会出现某些细节上的遗漏,同时也能有效帮助大家减少代码审查的工作量。
Android 开发中有 Lint,Find bugs,PMD 等优秀静态检查工具可用,通过改进这些工具找出的问题,就能对语法的细节,规范,编程的技巧有更多直观了解。
建议***与持续集成(CI),代码审查环境配套使用, 每次提交的代码都能自动验证是否通过了工具的代码检查,通过才允许提交。
单元测试
Android 单元测试,一直备受争议,主要还是原生的测试框架不够方便,每跑一次用例需要在模拟器或者真机上运行,效率太低,也不方便在 CI 环境下自动构建单元测试,好在有 Robolectric,能帮我们解决部分问题。
单元测试的一个非常显著的优点是,当你需要修改大量代码时,尽管放心修改,只需要保证单元测试用例通过即可,无需瞻前顾后。
充分自测
有一种说法:程序员最害怕的是他自己写的代码,尤其是准备在众人面前 show 自己的工作成果时,因此在写完代码后,需要至少跑一遍基本的场景,一些简单的异常流。
在把你的工作成果提交给测试或用户前,充分自测是基本的职业素养,不要总想着让测试帮你找问题,随便用几下就 Crash 的东西,你好意思拿给别人吗?
善用开源
并非开源的东西,质量就高,但至少关注度较高,使用人数较多,口碑较好的开源项目,质量是有一定保证的,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
即便存在一些问题,也可以通过提交反馈,不断改进。最重要的是,你自己花时间造的轮子,需要很多精力维护,而充分利用开源项目,能帮助你节省很多时间,把精力专注在最需要你关心的问题上。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开源项目中的一些知名项目,往往是领域内的翘楚所写,学习这些高手的代码,能让你了解到好的代码应该是怎样的,培养出更灵敏的嗅觉,识别代码中的各种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