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BIM技术应用的快速向前发展,越来越多的业主都希望在项目结束之后能将BIM模型用于建筑的日常运营管理,把投入不菲的BIM技术应用不仅用于指导建筑的设计施工,更能将建筑的视频监控管理、能耗管理、资产管理、设备运行管理、人员位置管理等加载在BIM模型上,将BIM与大数据、互联网相结合,形成一个高效便利的“BIM+”可视化三维物联管理平台。
7月7日,北京毕加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新疆大厦召开了“2017毕加索·让BIM更智能——BIM+系列产品发布会”,有来自中建集团、中交集团、中铁建集团、北京建工、北京城建、清华大学、清华同方、中国尊项目部、首都新机场项目部、万科、碧桂园、金隅集团等180余家单位的27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在这个“BIM+”技术的饕餮盛宴中,毕加索公司集中展示了他们五年来在BIM+领域默默耕耘的成果,获得了参会者的一致好评和肯定。
毕加索公司为中关村高新科技企业,专注于我国BIM领域底层技术研发与智慧运管大数据平台开发建设工作;毕加索公司董事长陈滨先生在演讲中提到,毕加索公司集中推出了BIM轻量互联网化引擎、BIM设计施工协同云平台、BIM+GIS三维图形引擎、BIM+北斗/GPS、BIM+VR/AR、BIM+视频系统、BIM+室内定位、BIM+FM等多项持续创新科技成果;并展示了“基于BIM的智慧运管大数据平台专业解决方案”;毕加索公司立志成为我国拥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的BIM领域高新科技企业,并跨界融合推动BIM技术和建设科技、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服务于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智慧城市建设和一带一路大发展。
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大学双创学院孙常波主任在会议发言中表示,BIM技术的出现将带动一大批建设科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创业创新企业的发展,BIM将改变的不仅仅是我们传统的设计建造方式,BIM与生俱来的可视性、大数据、物联性决定了它的集成化应用将是人工智能时代智慧城市的底层技术。双创学院作为整合中国科学院及国科大内外的智力、科技成果、创新创业项目、教育培训及金融投资等优质资源,探索以市场需求为主导的“政产学研”联合的新型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优秀人才;建立跨学科的协同创新与孵化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平台和窗口,将在近期与毕加索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建筑大数据、绿色科技地产及智慧城市领域,以及BIM技术为核心的科技成果研究、转化、项目示范和人才教育培养等方面全面合作;共同孕育并培养我国BIM领域拥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及研发能力的创新型高科技企业。
会议上,李美华代表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信息处向参会代表展示介绍了“住房和城乡建设产品BIM大型数据库”,该库具有权威性强、专业全、模型多、速度快、功能强等优点,并附带有建材产品真实属性和数据,是服务于设计施工人员的优良BIM大数据平台。
毕加索公司总工卢石碧先生介绍了BIMSOP协同平台。BIMSOP协同平台基于毕加索公司自行研发的BIM轻量化引擎,结合WebGL技术,为从业主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到运维单位的BIM全职能团队在整个BIM生命周期过程中产生的文档和模型提供了统一的管理平台,并可实现三维模型的在线查看、版本比较、标注、测量、剖切和分享。
卢石碧提到,建筑建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往往需要几十甚至上百个团队一起合作才能完成,这些团队包括设计、结构、机电、施工、幕墙、装修、消防、灯光、绿建、艺术等等,而建筑行业的信息化一直处于落后于其他行业的阶段,这就让这个复杂的工程更加难于管理和沟通。BIMSOP协同平台就是着力解决沟通、管理与共享的问题。将传统的点对点多方沟通,变成各方通过一个平台统一沟通。
传统沟通过程
BIMSOP协同平台沟通过程
BIMSOP协同平台通过将BIM模型进行轻量互联网化(格式转换),将BIM的数据进行无损压缩分割分布式云存储,让其通过流式的传输和加载,实现在浏览器端(利用WEBGL)就能查看建筑三维模型的功能,而无需安装任何插件或者软件。
卢石碧提到,轻量互联网化要做到无损格式转换,不仅要将几何与属性等信息的导出,更重要的是将BIM中的关联关系导出,因为关联是BIM区别于其他三维软件最重要的特性之一。他举了一些例子,如材质信息,空间或房间信息以及其边界、出入口、包含的设备之间的关系,还有专业系统,如排风系统、管道系统的逻辑关联信息等等,这些信息对于BIM的分析、建筑后期的BIM运维、室内路径规划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风管系统
同时该平台提供了各种文档的上传下载与历史版本管理,BIM模型的云端格式转换与网页端三维展示,BIM模型的历史版本对比以及审阅批注,还有文档搜索,施工进度管理等等功能。工作组版本可以控制模型的访问权限,还提供了使用密码和时间期限来分享模型,提供了使用iframe嵌入到博客或社交媒体的分享方式。
卢石碧着重指出,BIMSOP协同平台是一个真正的平台,毕加索公司的后续产品也和协同平台集成,并提供应用程序扩展接口(API)供第三方集成使用。
卢石碧提到,应部分用户对于云产品安全性的顾虑,BIMSOP协同平台还支持私有部署,可以部署到企业内网,彻底打消了BIM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BIM企业对于数据安全性的顾虑,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
其后,毕加索公司首席技术总监杜长宇先生介绍了毕加索公司的BIM+VR整体解决方案。
近年来VR技术发展如火如荼,不论是硬件、软件还是内容,都得到了很大发展,但同时长时间佩戴VR给人带来的眩晕感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头盔所传递的视觉信息与人的身体的位移信息不一致导致的冲突,引发人体的应激反应,从而产生眩晕感。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需要VR空间定位技术。当前的VR空间定位技术已有多种解决方案,比如超宽带(UWB)技术、基于激光的Lighthouse技术、也有如OptiTrack的摄像头定位技术,这些定位技术或不能进行超大场地定位、或不能同时跟踪多人,或成本奇高,同时对场地条件要求严格,不能有遮挡和干扰。杜长宇介绍了毕加索的VR定位系统可支持1000平米的超大场地且不怕遮挡和干扰,定位精度可达0.1毫米,由于采用云技术可支持多达上百人同时进入相同场景进行VR交互与协作,这为BIM+VR的协同解决方案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然后杜长宇又介绍了BIM+VR方案的软件部分。BIM技术注重模型信息的表达和关联关系,VR技术注重效果表现和沉浸式体验,BIM和VR技术的结合正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同时基于BIM+VR技术的体验不是一次性的体验,而是随着BIM过程的不断迭代,贯穿于BIM全生命周期中,需要对不断变化与完善的BIM模型随时进行VR交互体验与协助,这就需要高效自动化的机制,从而使得BIM模型能够快速呈现的VR场景中。杜长宇指出,BIM+VR不是平面效果图的升级版,不能只注重显示效果,BIM+VR首先应该是BIM,应该首先保证BIM信息的完整性,充分发挥BIM本身价值。北京毕加索公司基于其核心的BIM轻量化技术实现了从BIM模型到VR场景的自动化转换,通过在BIMSOP协同云平台上直接启动任意模型的VR虚拟体验,同时还具备了BIM协同过程中的协作功能。
杜长宇通过一个简短的小视频演示了在VR沉浸式环境中的BIM协作过程。用户通过BIMSOP协同云平台启动BIM模型的VR漫游,在大场地VR定位技术的辅助下,实现在虚拟建筑内的漫游。BIM审核人员首先隐藏天花板暴露出风管系统,右手像蜘蛛侠一样发射出一束射线,选中风管系统即可查看详细的BIM属性信息,同时还可以添加语音标注并保存该视点位置,这些标注信息都会保存到后台数据库,同时进入该虚拟建筑的其他协作者也可以立即看到。
会议过程中,参会嘉宾纷纷掏出手机拍照,被这种新颖的BIM协作方式而吸引,并对毕加索公司的研发能力表示由衷的赞叹!
随后,北京毕加索公司产品总监王益涛先生介绍了“BIM-FM 智能楼宇运营平台”产品的发布,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王益涛提到,BIM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设施管理FM (Facility Management) 按照国际设施管理协会(IFMA)的定义,是“以保持业务空间高质量的生活和提高投资效益为目的,以最新的技术对人类有效的生活环境进行规划、整备和维护管理的工作。”逐步地,FM也广义代表了物业管理PM (Property Management) 及资产管理AM (Asset Management) 的专业技术服务统称。BIMFM即将FM系统BIM可视化,将平面变为三维,将数据表结构变为图形数据结构,达到所见即所得、形象生动直观及升华FM功能的目的。
BIM-FM系统是智能运营平台的一种。智能化运营管理相比一般的管理要更便捷稳定、更具可视化,能够节省企业信息的维护费用,大大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不同智能管理的设计理念也不同,BIMFM-智能楼宇运营平台采用了扁平化的结构设计,优化了操作步骤,实现了全部信息的可视化。在节省大量空间的同时提高了操作的灵活性和拓展性。
王益涛认为,BIM模型可以作为FM系统的信息交互中心,迅速快捷;可以承接设计、施工BIM模型的数据,完成数据的传递;可以赋予FM系统空间性,很好的完成空间的管理尤其是隐蔽空间的管理;可以从模型中快速提取数据,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完美的完成可视化表达或者图像表达,生动易懂。
毕加索“BIM-FM智能楼宇运营平台“秉承着有限解决客户业务的原则,联合物业专业性和深度都是国内一流的优服管理系统,进行并行研发,保证在发挥BIM最大的价值的同时解决客户的难点痛点。
“BIM-FM智能楼宇运营平台”目前有八大功能,分别是模型集成、设备管理、能源管理、工单系统、维保模块、库存管理、智能巡检和商业管理。每个模块都能单独使用,发挥它最大的价值。
“BIM-FM智能楼宇运营平台”是基于B/S架构的产品,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均可以布置,使用者只需要一个账户和一个网址就可以轻松上手使用。
其后,公司市场总监许小虎先生介绍了“毕加索智慧园区2.0”产品,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许小虎提出了一个产业园区是由四方价值共同体组成的理念,即承载方、运营方、生产方和需求方。承载方是区域,关注园区能给城市和区域带来就业、GDP、税收、环境、文化等方面的价值;运营方是园区运营管理单位,通常是管委会或开发商,关注地产增值和产业增值,地产增值好理解,产业增值即园区产业发展过程中中介服务、补贴、税收奖励、平台服务、BPO等业务为运营方带来的价值,这些应该作为运营方稳定良性获取利润的最重要手段;生产方是园区企业关注市场、资金、管理、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价值;需求方是园区产品的客户或用户,不仅需要单一的产品或服务,更希望获得一揽子解决方案与服务。园区的四方诉求各有不同,传统的智慧园区1.0系统仅作为专业系统满足一个方面的需求。“硬智慧1.0”如视频监控、智能传感器,满足了园区某一方对园区安防、环境的要求。“软智慧1.0”如OA、网上办事大厅、垂直的税务系统等传统信息化系统,满足的是某一方的软件应用。即使上了很多软硬件系统,将园区“软智慧”和“硬智慧”覆盖到园区所有业务,也不能称之为智慧园区,因为最终还是满足了一方的需求,没有满足园区四方的需求。
毕加索智慧园区2.0聚焦园区核心价值,以园区作为一个有机体,进行整体运营,满足园区的四方价值。智慧园区2.0关注以产业增值为最终盈利模式的产业园区盈利模式。毕加索智慧园区2.0以BIM+GIS+IOT平台为基础,搭建园区四方整体业务,以PC端、WEB端、手机端为承载方式,完成园区相关方的业务搭建。这才具备了园区大数据的雏形,是把那个园区更客观的呈现给您。毕加索提供信息到数据,归集,整理,呈现解决方案,最终完成园区的离散数据到有序信息的组合过程。毕加索不是不生产信息,只是数据到信息的搬运工。
毕加索智慧园区2.0业务布局图
毕加索公司研发总监杨林平先生介绍了毕加索“双刃系列安保系统”,他提到世界还不太平,尤其是近年来的极端势力和恐怖活动愈演愈烈,对安保系统的需求也日益强烈,为了“国泰民安”,我们“不得不防”,由此引发了会场人员对安保安防概念的思考。
杨林平总监认为安保安防的核心是要通过视觉的方式解决人员、车辆、活动场所等对象的位置和行为问题,而传统的视觉安防很难解决监控对象规模扩大化、监控设备运维管理、视频大数据的共享利用、处突效率等问题,面对日益严重的安防形式,杨林平总监认为要维稳,要安全,必须要出现一种安保安防新模式,即指哪打哪、事前防控、事中应急、事后追溯的作战级模式,而这种新模式必须要颠覆传统视觉方式,只有利用最新的空间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形成以BIM、GIS、定位和视频深度融合的技术体系,才能形成新的视觉方式,即全景可视、智能警觉,而这种技术体系正是毕加索公司多年来在BIM领域探索前进中形成的独特技术优势。随后,杨林平总监先对公司的BIM、GIS、定位和视频深度融合技术体系进行了详细讲解,并由此引出了毕加索公司的“双刃”系列安保安防产品,一体化定位安保管理系统和全景视频指挥系统,从产品的角度讲解了两款优秀产品的技术特点和应用场景,即通过室内外一体空间定位技术,实时定位监控目标的位置,并通过智能摄像头技术结合人脸识别、活动检测、人员密度检测和人数统计,对监控目标的活动区域、行为方式进行大数据分析,集成空间位置大数据和视频大数据,实现视频信息与3DBIM模型的完美融合,提供完毕的安保解决方案。目前该方案已经在解放军某重点医院、西南某省边境安防部门和新疆某地安防管理部门投入试运行。
然后国建融科合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唯介绍了国建融科公司的发展历程和对住建部大型数据库的运营情况,并邀请广大厂商携手协作,促进住建部大型BIM数据库的健康发展。
最后,毕加索公司副董事长贾福东先生在总结发言中提到,毕加索公司在BIM全生命周期中愿意以开放、共赢、包容的态度,与来自各界的厂商单位一起合作,共同谱写BIM+应用的新篇章。
原建设部总工许溶烈院士对发布会进行了总结发言,他对发布的成果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和肯定,一直以来许院士非常关注我国BIM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五年前毕加索团队的第一次技术研讨会他就参加了,五年中他多次到公司走访考察,他见证了毕加索团队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今天。许溶烈院士说,BIM技术与智能技术、大数据、物联网的融合是前无古人的技术创新,在国外也鲜有成熟案例,尤其是毕加索公司推出的“BIM+VR大场景多人决策系统”产品更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未来,毕加索公司将真诚服务于建设领域广大企业,和他们共同开启中国“BIM+”时代,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思维一同打造建设行业未来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