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CTO.com原创稿件】前不久,华为与石化盈科隆重推出了双方深度合作后***重要联合创新成果,也是石化智能工厂2.0建设的核心内容——面向石油化工行业的智能制造平台。该全面体现了集中集成、物联网接入、IT管控、优化、共享服务、数据处理与分析、人工智能等八项核心能力,被视之为未来流程工业智能制造的“操作系统标准”。
华为与石化盈科都非常重视本次的新品发布,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信息化管理部主任,石化盈科董事长李德芳、华为企业BG中国区副总裁刘超、石化盈科行政总裁齐学忠、华为企业BG中国区大企业业务部部长姚茳悉数到场共同参与。记者在会后采访了他们,请他们分享了对行业云、智能制造等领域未来发展的思考和观点。
智能石化,改变从“纳新”开始
石化盈科董事长李德芳
李德芳透露,石化盈科很早之前就开始涉足智能制造领域。2011年,石化盈科提出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智能石化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发展方向,包括智能炼厂、智能管网、智能管线等细分领域。其目的就是要利用信息技术帮助石化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这几年来,智能石化的确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李德芳举了三个应用场景的例子,一是在国内四家炼化工厂中进行试点,实现90%以上的数字化自动采集率,使工作效率提升10%;另一个是智能油田的建设,通过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信息手段,减少大量人力,实现劳动生产率50%的提升;三是智能管线系统,覆盖了中石化五万多公里的长输管线,全部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的管理,对于管线的隐患预警、数据传输、周边情况监测,都可以做到实时动态的监控管理,大大提高了管线的安全管理水平。
谈及石化产业的现状时,李德芳用“大而不强,大而不优”来概括。他指出,中国石化工业已经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需求,但是在高端高附加值领域,石化产业做的还比较少。除此之外,还存在炼油产能过剩的现象。
“要想改变现状,那就不仅要在管理上下功夫,技术创新上下功夫,装备上要下功夫,改造上要下功夫,还需要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这些ICT新兴技术,与石化产业的业务管理、技术创新、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发展结合起来,形成新的生产运营模式,提高劳动生产力,降低成本,提升安全环保的管控水平。” 李德芳强调,“这也是产业升级、新旧动能转换一个有效的途径。”
内外兼修,使能行业数字化
华为企业BG中国区副总裁 刘超
刘超告诉记者,其实华为跟石化盈科的合作已经有比较长的历史,早在2012年华为和石化盈科就已经开始围绕智能制造工厂一期试点工作展开探讨,包括规划、技术选型等细节。
“石化盈科是中石化体系里面信息化建设的关键角色,华为也是中石化多年的ICT基础设施的供应商,双方在行业里面有着丰富的积累和经验,基于过去历史上的共同对于客户的价值,我们构建了战略合作的基础,联合推进我们后面智能工厂2.0版本。”在刘超看来,双方的目标是实现炼化企业的自动化、数字化、可视化、集成化,以这样几个标准来定义的智能化制造平台,就是本次发布的产品平台。
刘超还表示,本次双方联合打造面向石油石化、石化流程制造行业联合解决方案的展现,对于华为公司还有更多一层的意义。这是华为对外打造解决方案,对内提升行业适应性,同时使能行业数字化的一次非常好的尝试。
华为企业BG中国区大企业业务部部长姚茳
姚茳非常认同刘超的观点。他认为石油石化是典型的制造行业,对于行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其他行业高。所以如何保持生产的安全性,这个对于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运营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石油石化的智能制造推进过程中,华为也一直把稳定安全放在首位,例如设备的报警、运行的维护等。这些石油石化的特点反应到ICT的能力上,就需要华为在流程制造的系统中,提供实时的通讯能力、实时的计算能力以及整体架构的安全能力。
“石化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是集中化、智能化。只有通过先进的ICT技术才能驱动行业客户向未来的智能制造转型,才能实现中国制造2025所描述的制造企业宏伟蓝图。” 姚茳表示,华为与石化盈的合作,能够更加深入了解流程行业的业务特点,能把华为产品能力转化成客户业务能力。
从“追随”到“反超”
石化盈科行政总裁齐学忠
在采访中齐学忠认为,能源行业的信息化应当坚持走自主发展的道路,如果不能自主,长时间依赖国外难免有问题。石化盈科和华为合作过程中,华为提供企业层面的基础设施、云平台、信息传输、数据可视化,那么这么做的价值在哪?齐学忠举了一个例子,引入这个系统之后,石化企业的所有管理人员去外地开会,可以借助手机看到装置的运行情况,这在以前无法做到。“我们借助双方的合作,借助中国石化30年的积累最终形成一个平台,这个平台的价值就在于它可以承载所有企业的应用。”
在他看来,过去能源行业信息化发展一直在扮演国外“跟随者”这个角色,但石化盈科的目标不是“跟随”而是“反超”,他认为也许十年后,中国的石化产品也能够跻身国际***水平。而信息化在其中能够做的,就是帮助石化行业用户提升感知能力、优化流程、预警预测、提供科学决策能力,同时聚焦六大业务,包括生产管控、供应链管理、能源管理、安全管理、安全环保、管线管理,简而言之,就是打造“智能制造”。
【51CTO原创稿件,合作站点转载请注明原文作者和出处为51C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