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和朋友闲聊,聊到人工智能泡沫的问题。晚上写这篇文章,表达下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见解。
1. 泡沫进行时
互联网行业自诞生以来,相关产业要么泡沫要么冷寂,并不存在不是泡沫又不冷寂的状态。人工智能现在显然不是处于冷寂状态,而是处于烈火烹油繁华什锦的泡沫年华之中。
目前人工智能的创新点包括但不限于下面几个点。1)人脸识别。旷视科技和商汤科技是人脸识别领域的领军,正在拓展人脸识别的应用场景,比如 uber 司机注册 。除了创业公司,也有些巨头涉足人脸识别领域,比如腾讯家就有优图。2) Chatbot。苹果的 siri,微软的小冰和 cortana,百度的度秘,Facebook 的 Messenger 聊天机器人 和 Google 的 Allo 等对话机器人是巨头提前布局。做聊天对话的创业公司不少,比如雷鸣的儿童智能机器人——智小乐。但做助理对话的创业公司则少。出门问问之前的产品是个人助理型对话机器人,不过现在出门问问转型做硬件去了。3) 企业服务。人工智能提高企业生产、销售、运行和决策的质量和效率,这是人工智能很早之前就开始讲的故事。啤酒和尿布的故事便是典型的例子。现在有一些创业公司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智能支持服务,比如 everstring 和 Palantir。但不同的企业生产、销售、运行和决策的模式是不一样的,要提高它们的效率,必须深入到这些过程中去。这需要堆人堆人再堆人。不要问我为什么我知道这个坑,哈哈哈。4)无人驾驶。Google 从 2009 年开始研究无人驾驶技术。现在又有几家巨头在此布局,苹果和特斯拉都在研制自己的无人驾驶系统。特别特斯拉最近宣称完成了第五级无人驾驶硬件,虽然它家的无人驾驶刚刚搞出人命。还有百度又要 all in 了吧。除了上面几个点,人工智能还在智能医疗和智能硬件等场景发力。
虽然这些创新点还处于 “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的状态,但人工智能已经呈现出全面出击的态势,仿佛明天人们就能享受到人工智能的各种产品了。在此繁荣的景象中,有一些人开始警惕人工智能的泡沫,其中不乏大佬,比如 朱啸虎:包括VR和人工智能在内的热门创业都是泡沫 和 周鸿祎:360搜索要做人工智能 现在不炒无人驾驶。
2. 泡沫的产生
一个技术有两条水平线,一条是这项技术现有的水平,一条是这项技术要进入人类生活必须达到的最低水平。只有一项技术的现有水平线超过进入人类生活必须达到的最低水平线,这项技术才能铺展开来,相关创业者才能取得成功。 让人觉得麻烦而奇妙的是,没有人知道现有水平线会在什么时候超过最低水平线。特别是在这项技术有突破和进展的时候,人们会产生 “这项技术明天就能进入生活” 的希望或者错觉。大家为了抢占先机,便一拥而生。泡沫由此产生。
人脸识别的准确率在 12、13 年突飞猛进,特别是 alexnet 网络结构的提出启发了不同的后续网络结构,极大提高了人脸识别的准确率。这种狂飙突进给人很大的希望和勇气,让人们推动这项实验室里的技术推向社会。旷视科技公司在 2012 年发布 face++,并在 2013 年 7 月获得创新工场百万美元 A 轮投资。另一个人脸识别领军公司商汤科技则是在 2014 年成立。
而这几年泡沫产生的特别频繁,互联网金融、O2O、Magic 模式、VR、AR 和人工智能各种概念你方唱罢我登场。其中原因就是,旧时代已经落幕,新时代还未开启。上个世纪 90 年代开启的互联网时代,2007 苹果发布 iphone 开启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到现在已经落幕了。在这混乱期,人们的心浮动起来,急欲抢占新时代的风口。巨头要布局,创业公司要上位,加剧了资金人才的流动。泡沫也由此加剧。
3. 如果人工智能的泡沫破灭了
互联网行业起起伏伏,产生了很多泡沫,也破灭了很多泡沫。比如之前的 P2P ,现在已经死得差不多了。再比如之前的 O2O ,现在也很少人谈起了。如果人工智能的泡沫破灭了,会不会像 P2P 和 O2O 一样一地鸡毛。人工智能前几次泡沫破灭,可是很惨淡的。在那人工智能破灭期,搞人工智能的人门可罗雀很惨的。
但我个人观点:如果这次人工智能几个新点全部失败,大家对人工智能的未来失去信心,也不会一地鸡毛。因为现在人工智能在工业界已经有成熟的应用,其中两个最大的应用便是广告系统和推荐系统。这两个应用能直接产生收益带来金钱。甚至因为广告系统钱多又复杂,还诞生了计算机广告学这样一门学科。根据艾瑞发布了《2016Q1网络广告营收报告》,2016 年第一季度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543.4亿元。再加上收益不菲的推荐系统。有这两金主托底,即使人工智能的泡沫破灭了,也不至于太惨淡。
如果人工智能的泡沫破灭,人工智能社区只能退回广告系统和推荐系统,重新回到 “世界上最聪明的一群人,每天研究的是如何让人更多的点广告” 的时代,怀抱这两大金主在寒冬蛰伏。
等风云变幻学术界又有新的突破,再搞一波泡沫或者真正地把人类社会推入人工智能时代。
4. 总结
看了上面的描述,不要觉得“这次人工智能浪潮终将完全退去,所有新的点都要失败”。未来的美妙就在于它很难被预测。就像在 2014 年大家都觉得 googlenet 22 层神经网络结构已经到顶了,2015 年 ResNet 直接把层数拉到上百层。
【本文为51CTO专栏作者“李立”的原创稿件,转载请通过51CTO获取联系和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