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在变快,
世界改变的步伐也在变快。
企业用户如何满足自己更多的需求、
随时随地工作?
如何应对被数据包围、无处不在的风险?
万变不离应用
技术助力数字化转型
万变不离其宗,企业用户所面临这一切的关键在于实现数字化转型。不过,数字化转型战略概念还是非常宏观,如何更微观地从企业用户的IT技术应用出发,从而实现创新生产力的进步?
那么企业用户的业务与IT之间的关系不外乎三个维度,如:时间维度、技术维度、应用维度。
1. 时间维度即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技术架构变迁,从小型机到x86架构,再到云,用户需要深刻理解时间带来的变化;
2. 技术维度即实现标准化、模块化、工厂化交付模式,不再是通过集成商采购去交付,而是以云服务、一体机方式交付,在工厂里面就调试完毕,减少企业用户的部署与调试过程;
3. 应用维度从最初IT基础架构和系统的审批批复与采购,转变为随时随地选择云服务来构建企业的应用平台。
从这三个维度来考虑,其目的在于如何提高企业用户的IT效率,从而实现企业业务应用的效率,达到提高生产力的最终目的。
不同的企业用户,在不同的阶段,自然会选择不同的IT架构模式,抑或是传统的IT架构,抑或是私有云与公有云并存的架构,抑或是全部实现公有云服务的应用,抑或是传统与创新IT相结合的方式。
对于企业用户来说如何选择产品,对于厂商来说如何创新技术,相互之间的变化也是相辅相成的,并且其中性能、成本、复杂度三元素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在技术复杂度不断下降的同时,整体应用成本也在下降,而且往往性能提升也带动了效率的提升。
因此,对于企业用户来说,技术应用是未来就绪战略的核心。在选择厂商与技术战略时,需要考虑技术灵活性,必须具备数字化转型并优化基础架构和应用的持续可靠的能力,并且不被某一个厂商所绑定。还需考虑移动性方面,如何具备更强的资源连接。也需要具备更高的洞察力,有能力交付更多的信息。从而可以实现更安全、更可靠的数据管理、数据环境。
四类商业模式大势所趋
“集成”成了关键词
考虑自然需要考虑,那么从技术方向与价值方面如何更透彻地理解这一切的变化?
IT架构集成与交付模式的变化,带来了IT供应商的商业模式演变。从存储、服务器、网络相互独立的基础架构模式,到硬件集成式的基础架构模式,如独立的服务器、独立的存储、计算与存储集成、计算与存储和网络三者集成等等。
与此同时,IT厂商的商业模式也带来了四种典型的方式:
1. 以往IT技术在某个厂商研发阶段就以集成方式提供给企业用户,这是紧耦合的方式;
2. 在某个厂商工厂将硬件与软件生产集成;
3. 厂商不做独自的集成和工厂生产集成,各自提供参考架构验证来实现集成;
4. 完全实现云服务架构,一切不受时间地点的灵活应用部署。
商业模式的演变,源自软件定义的基础技术演变。不过,这一切也是硬件与软件的相互演变,好比人需要的空气与饭菜一样,软件如空气,硬件如饭菜,两者都至关重要。因此,***的硬件加上***的软件,才有可能为企业用户提供***的服务。也就是集成集成再集成。
事实上,企业用户的IT系统,以工作负载为中心,基于软件的创新方式,正在实现更好的硬件加速。
因此,对于未来就绪的IT设计原则来说,不外乎三个方面:
1. 集成化,构建于开放的标准技术之上,使得更易于快速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
2. 模块化,根据工作负载和预算的要求,经济高效地向上、向下或向外实现扩展;
3. 自动化,简化IT的运行和服务的交付,提高运维价值。
企业用户通过融合多个技术域带来***的高密度和高集成度,IDC的预测分析指出,截至2019年,集成系统将构成价值205亿美元的市场,每年将实现60%的整体销售额增长。
不仅如此,来自Gartner《2015年***季度集成系统预测》显示,由软件驱动的方法将越来越多地影响到基础架构。2016年DevOps成为25%的全球2000强组织所采取的主流战略。开发运维一体化,由云原生应用构建衍生而来,这将是一个未来的发展方向。
FDI五代演化
全局着眼IT洞察
只是当前的全球情况说明企业用户在基础架构构建方面还需要一个发展过渡的过程,从而对于企业级数据架构的考量方面,也必然需要实现按需扩展、高可用、数据保护与高性能。
说一千道一万,企业用户依然需要在企业级数据管理架构上继续实现创新应用。
戴尔企业级流动数据管理架构FDI历经了五代的升级与优化:
从FDI1.0阶段来看,只是实现了ServerSAN性价比,采用SSD+服务器直连存储,基础数据经济分层;
在FDI2.0阶段,实现传统阵列与简单的SDS模式,采用全闪存+智能化分层技术,SSD管理+持续性CDP方式;
在FDI3.0阶段,实现业务的高可用与容灾,以及两地三中心解决方案,采用双活阵列+持续CDP模式;
在FDI4.0阶段,实现了异构平台数据流动,采用多平台数据流动、联合系统集群、统一存储架构,数据自由存在多数据平面;
到了FDI5.0阶段,实现了自动化规划、运维、资源管理的商业可靠性解决方案,采用服务器、网络、存储的SDN+SDS超融合以及自动化管理系统和平台,从融合、策略上实现管理融合的超融合架构。
企业级流动数据管理架构5.0采用简单务实设计方法,基于工作负载特征的应用程序需求设计。每一个部门的每一种应用,可以采用组合式架构、也可以采用模块化搭积木的方式,对于关键应用、非关键应用的不同,采用灵活、扩展、软件定义的模式来实现,并且可以兼顾迭代升级前的基础架构。
不过,对于企业用户来说,如何来评判哪种应用处于什么样的工作负载水平,也是至关重要的。戴尔企业级流动数据管理架构5.0还附带了DPACK工具 ,可以提供强大、专业、易用的健康检查与评估分析,适用于任何使用主机或存储的用户。通过DPACK健康检查,让企业用户重新检视自己,促进企业用户IT架构的使用健康发展。从而简单快速地实现企业用户基于全局着眼的IT架构整体汇总洞察与分析。
流动数据应用助力
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
戴尔既然基于面向企业用户的设计方法,提供了智能存储数据管理解决方案和强大的免费分析工具,那么,就可以帮助企业用户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有了戴尔企业级流动数据架构5.0的助力,通过弹性云资源管理,借助高效的大数据分析,从而可以实现企业用户的***化经济性投资回报。
下面就三个典型用户案例逐一进行分析来自FDI的价值所在。
基于戴尔流动数据架构,某大型互联网金融公司成功部署了Dell Storage SC9000高端存储双活解决方案。该用户主要从事互联网金融相关业务,涉及P2P、小额信贷、第三方支付等互联网金融业务。戴尔双活方案针对互联网金融业务第三方支付和P2P核心数据库提供数据存储需要。
在具体应用上带给了用户立竿见影的价值,采用先进的全闪存技术,提升了用户Oracle数据库整体性能;支持WI/RI闪存技术数据分层,为客户降低TCO;采用Live volume双活技术,提升业务连续性,实现业务零宕机;Copilot优化服务让用户满意度得到很好提高。
FDI4.0用户典型案例来自某领先的监控产品供应商,致力于不断提升视频处理技术和视频分析技术,面向全球提供领先的监控产品。该公司使用多台SC8000构成一个私有云存储平台,并数据可以在不同的存储间实现在线的迁移和容灾复制,采用闪存优化服务 于混合工作负载。
在具体应用部署上,Live Volume将多套存储打通构成一个综合存储平台,彻底消除存储孤岛。在简化运维方面,通过Live Volume技术帮助用户实现应用不停机情况下的设备故障修复。同时,戴尔SC8000存储具有很强的扩展能力和综合性能,帮助用户满足VDI和核心数据库的性能压力需要。
FDI5.0用户典型案例来自某特大型汽车制造企业,针对PLM/MES/CRM/Exchange虚拟化应用,直接获得高性能、完善的数据保护。采用4台全闪存存储,交付高性能、分层优化和容量,同时基于流动数据架构的持续数据保护方案设计提供了安全可靠的解决之道,加上专有的管家式贴身服务,全闪存存储在虚拟化环境下的数据保护解决方案得以高效实现。
一切变化源自企业用户业务的更新与数据的流动,不管是奔向云平台的实现方式,还是私有云、混合云的方式,抑或是传统的IT架构方式,万变不离应用,能以工作负载为应用中心,基于软件定义的方向,不管是企业用户来自时间维度、技术维度、应用维度的多重变迁,还是受到IT厂商商业模式的影响,只要可以在企业业务的核心数据存储、管理与处理上得到更好的进步,那必然就可以持续赢得企业用户的长期信任。
戴尔流动数据架构为企业用户数据存储而生,更新迭代中,以应用实践为基础,一步一步助力企业用户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宏伟蓝图。
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相信一切以企业用户的数据为基础,以企业具体应用与工作负载为根本的技术创新,始终都会赢得更好的发展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