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企业BG中国区总裁蔡英华:共担时代使命,共赢生态未来

企业动态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等一系列新技术不断融入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之中,人类社会沟通方式、组织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新一代ICT技术正在进行数字化重构。

亲爱的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到星城长沙,参加华为中国生态伙伴大会2017。

我们齐聚此地,我相信彼此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如何应对数字化转型的机遇和挑战,在座的有我们的老朋友,也有在生态合作中涌现出来的新伙伴,我们在此讨论如何搭平台,建生态。

[[185466]]

华为企业BG中国区总裁 蔡英华

昨天,大家已经听到了华为数字化转型的生态观,特别建议大家在有空的时候到旁边的展厅和分论坛去转转,指导一下,我们展示了平台及生态建设的成果。在加大展厅投入方面,我们团队一致通过。展厅有两个变化,***个变化华为的LOGO露出率越来越少,第二个变化华为以自我为中心的这种宣讲越来越少,更多的是在我们的平台上让合作伙伴去呈现出这几年的生态合作结合。我相信这也是我们自身的一种转变,我们可能更多的不在于高调宣称,我们需要做的是潜移默化的行动。

今天,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为什么要搭建平台、构筑生态以及我们相应的行动举措。

拥抱数字化时代,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战略选择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等一系列新技术不断融入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之中,人类社会沟通方式、组织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新一代ICT技术正在进行数字化重构。

波士顿咨询预测,到2035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从2015年的1.4万亿美元增长到16万亿美元,GDP渗透率也将从13%增长到48%,数字经济将是一片新蓝海。

据市场研究机构IDC预测,2017年全球排名前1000位的企业中,将有67%会把数字化转型作为核心战略选择;在中国的1000强企业中,也将有50%做出同样的选择。

数字化时代,每个企业首先需要是一家数字化企业。如果说信息化是企业对业务流程的一种优化,那么数字化转型则是利用ICT技术对企业业务的重新定义,进行360度的数字化重构。ICT技术将从企业的支撑系统向生产系统、决策系统延伸,企业的信息化部门也将从企业的成本中心转变为利润中心。

新一代银行需要更加开放、弹性、灵活、安全的平台

L型宏观经济走势、互联网金融的强势竞争、以客户为中心的***体验诉求以及利率市场化、强制性监管、严格风险防范等要求,给银行业带来了激烈冲击。这其中特别是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挑战着传统银行业的客户基础及业务模式,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已经刻不容缓。

银行业需要主动向移动化、社交化、多元化转变,构建数字化渠道,重新设计产品与服务,全方位提升客户体验。

要从容应对银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开放、弹性、灵活、安全的IT架构与平台是一切的基础。银行业需要通过重塑IT来实现重塑平台、重塑数据以及重塑服务,打造新一代银行。

以招商银行为例,提出了打造中国***零售银行战略。招行依托金融云及大数据构建了新一代金融分析平台以后,使得招行新业务上线周期从原来的8~12个月缩短到2~3个月;可以对用户7年的历史交易明细进行在线查询;征信时间从原来的15天缩短到2~5秒,做到个人征信实时核准;“小微贷”业务通过大数据分析平台营销转化率提升了40倍。

智慧政务呼唤一体化服务

电子政务的传统的理念是“治理”&“数字化”,各个部门都自建信息系统,形成“信息不共享,业务难协同”烟囱型的各自为政的局面。

而新型智慧政务的诉求是以人为本,核心理念是“服务”&“智能化”。围绕市民、企业、城市管理者的需求,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实现跨部门的信息融合。以华为和太极共同打造的北京市政务云平台为例,其政务云上线后实现44个部门、16个区县基础数据共享与业务对接,740项行政审批做到“一窗”式办理,大大提升了行政服务效率。

一体化服务成为智慧政务的***诉求,政务云建设的不仅是一个平台,还是生态体系。

市场催生新型共生关系 - 搭建平台或融入平台

刚才我们从行业维度看了数字化转型的诉求,下边我们从供应商维度来看。

据IDC报告显示,基于客户服务器/客户端架构的软硬件产品在未来已呈投资下降趋势,而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物联网、下一代安全等新技术、新平台已成投资热点,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均维持在10%以上。

投资的变化促使各类供应商的产品及服务发生变化以应对增长压力及寻求新的增长方向,需要从单维、通用性产品向多维、复合型平台生态转型。

加速转型的有效方式就是相互开放合作,如设备提供商一般具备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但对行业理解弱;而各类ISV/SI具有较强的行业属性及行业理解力。强强联合,搭建平台,从而才能打造出具备行业特性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来满足各类客户需求。差异化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平台就成为制胜的法宝,要么自建平台,要么融入平台,未来需要平台型公司,我们预测整个全球市场和中国市场,真正平台公司不会超过3家,华为要做其中的***。

平台+生态双轮驱动,拥抱行业数字化转型

下面,我们来讲一下具体行动,我们将以平台和生态双轮驱动来拥抱行业数字化转型。

平台是基于云、管、端协同的新ICT技术平台、为合作伙伴开放各种能力的资源平台和支撑广大客户商业成功的服务平台。

生态是New ICT的新生态,我们的生态既包括促进客户商业成功的商业联盟(如销售型、技术型、服务型、投融资类合作伙伴等), 也包括***产业方向,共同做大产业的产业联盟(如行业组织、标准组织等),还包括实现社区化协作与创新的开源社区以及在平台上激活创新的广大开发者。

平台和生态互为因果,相互促进。

打造云、管、端协同的新ICT技术平台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涉及到一系列的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基础设施,单靠某一家企业的力量,不可能独立完成。一个良好的平台,能帮助企业屏蔽底层复杂的软硬件系统,使企业能专注自身业务的优化和创新。华为致力于打造一个云管端协同的,开放、弹性、灵活、安全的平台,进而帮助企业构筑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

云联接企业现在与未来

华为致力于与合作伙伴一起为客户打造开放的混合云架构,提供从硬件、软件到服务的全堆栈式解决方案,以更好地匹配企业应用。通过在公有云和私有云之间统一架构、统一API、统一生态、统一服务、统一用户体验,帮助企业客户实现“资源跨云共享、数据按需流动、应用无缝迁移”,从而更好地推进重点行业向云迁移的进程,围绕典型场景构筑端到端的云专业服务能力。

2017年华为将发布一系列全新的云服务和产品,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在公有云领域,华为云将上线50+多种公有云服务,并将通过应用市场聚合合作伙伴超过500个第三方应用服务。在私有云领域,华为将发布FusionStage2.0/FusionSphere 6.1,为企业创新提供全面支持。同时将在今年6月份,发布公有云/私有云架构统一的开放混合云方案。

构筑为合作伙伴开放各种能力的资源平台

我们为合作伙伴构筑了各种资源平台,包括有形的资源和无形的资源。

我们建设了全球领先的流程IT系统,打造一个高效便捷的渠道电子交易平台,通过eChannel系统与合作伙伴完成所有合作和交易,支持渠道自主提单,订单全流程可视,实现进销存系统对接。通过智能运维工具平台、远程交付支持平台实现一站式服务,实现7*24小时在线,100%移动接入,100%业务流程可视。

我们2016年成立了华为合作伙伴大学,大学用户数超过2万人,服务超过2000家合作伙伴,我们开发了完善的课程体系,配备了强大的师资资源,可以面向伙伴的各层次人才进行持续赋能。

我们在苏州建设了开放实验室,支持与合作伙伴联合解决方案的开发、测试、验证以及创新。

我们向合作伙伴***限度开放我们的营销平台,与伙伴一起拉通统筹我们的营销活动,今天下午本次会议将举办生态之行发车仪式,有三辆展车分成东南线、西南线、北线三条线路,从3月到9月完成贯穿全国200多个地市的巡回展出。在这里我也一并感谢对于我们三辆展车给予鼎立支持的六家总代领导

华为的品牌以及相应管理理念也作为无形资源平台持续向伙伴开放,我们将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达成商业成功。

建设支撑广大客户商业成功的服务平台

我们与合作伙伴一起已经构建起覆盖全国各省市的服务能力。我们建设了7个供应节点覆盖全国,可以实现7天供货。到16年底,1500多家服务合作伙伴通过华为认证;近4万名合作伙伴的技术工程师获得华为认证证书,合作伙伴累计自行交付了1200多个重大项目(500万以上规模);2016年当年度响应客户服务的请求超130万次。

通过与建行、国家信息中心等各行业典型客户进行联合创新,深化行业理解,以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

我们服务的行业客户已超过3万家,其中涵盖了中国500强的大型企业,已初步构建起支撑广大客户商业成功的服务平台,我们将进一步发扬服务平台优势,支撑客户更大的商业成功。

脱离与生态共享的平台就是空壳

产业融合的趋势和变化不允许企业固步自封,未来企业的优势不仅仅来源于内部技术的优化和资源能力的积累,更来源于与对外部资源的有效连接。 我们更希望与伙伴共同创造。如何构建外生的优势, 如何构建与伙伴合作的边界,考验的不仅仅是技术和资源的领先,还有企业的胸怀,组织的弹性和制度创新的智慧。脱离与生态共享的平台就是空壳。

所以我们在生态上的理念之一是“做大产业蛋糕比做大我们自己的份额更加重要”。利用有竞争力的核心业务,和用户积累作为发展的基础,把饼做大,形成共生、互生、再生的利益共同体。

华为从国际竞争的枪林弹雨中成长起来,我们非常擅长竞争。但当我们开始构建生态系统时,我们发现,管理你情我愿的合作似乎更加不容易,所以我们的理念之二就是“管理合作比管理竞争更重要”。

而做好以上两点的基础就是利益分享, 这是良性生态的驱动力,也是成功的结果。

做大蛋糕:丰富多元生态协同,进入更大价值空间

我们将与业界紧密合作,通过丰富多元的生态协同来做大蛋糕,共同进入更大的价值空间。

我们会跟我们的行业解决方案的伙伴合作,纵深我们的市场,拓宽我们的市场,积极参与到行业和产业中的各种联盟各种组织中,把蛋糕越做越大。

管理合作:集体行动, 产生更大价值

华为中国区企业业务一直以来以客户为中心,旨在助力客户商业成功。 在具体的商业场景中,举个例子,前面我们已经洞察到一体化服务成为智慧政务的***诉求,政务云建设的不仅是一个平台,还是生态体系。所以华为在建设好ICT基础设施,建立安全可信、高效稳定的安全和运行服务体系的同时,携手众多有专业背景的各类生态伙伴, 包括投融资伙伴, 咨询伙伴,运营服务伙伴,以及众多方案提供商(ISV), 大家集体行动, 全力以赴服务好政务信息化全生命周期的建设,从基础资源融合到数据融合再到业务融合,从而推动智慧政务不断向前发展。

管理合作:恪守边界,做好土壤与能量

我们力争扮演生态中的“土壤和能量”的角色,这样的定位决定华为坚决不与伙伴争利。

对于客户和伙伴而言, 华为提供的是一个开放的,模块化的架构。 首先,这是一个基于云的系统,这个系统是基于Openstack的开源平台,全开放的, 所以可以和其他基于OpenStack的云平台实现互联互通或者是互相替换。其次,在这个系统里面的各种部件采用模块化设计,客户可以自由选择,生态中伙伴在任何一个模块中的能力比华为强, 更是可以随时加入进来,形成能力互补,为客户提供更多选择。同时,华为坚持建设可靠可信的企业级系统,使合作伙伴与华为的合作更有保障。

利益分享:促进生态繁荣,实现共生共赢

能够长期维护一个环境良好的生态的基础就是利益分享,我们前面介绍的几个平台都是与伙伴共同打造为伙伴及客户服务的。一个没有伙伴的平台就是空壳。所以除了与伙伴共享不断挖掘的客户需求,为伙伴做好服务支撑,以及从技术到品牌再到联合营销的资源以外,我们会持续优化商业模式和伙伴政策,让合作伙伴可以通过与华为的合作,获得长期的合理的利益回报。我们将利益分享机制不断向外延伸,面向整个生态圈中的各类型伙伴。 独木难成林,长期有效的分享机制会促进整个生态的繁荣,从而实现真正的共生共赢。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我们处在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让我们一起构筑共赢生态,共同实现商业成功!

责任编辑:xiejuan 来源: 51CTO
相关推荐

2017-04-10 17:21:17

华为

2018-03-26 14:51:52

华为生态纪挑战

2017-03-11 11:21:55

华为中国生态伙伴大会华为

2017-03-15 18:12:39

华为

2019-03-22 20:17:38

华为生态伙伴大会华为

2016-03-14 15:25:22

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学

2021-09-25 19:23:47

华为计算

2021-09-25 10:23:13

欧拉人工智能算力网络

2018-09-27 23:31:21

华为

2018-03-06 11:00:32

华为ICT

2019-03-21 18:59:18

华为中国生态伙伴大会201智能进化

2024-09-19 15:47:46

2015-10-30 15:47:56

曙光历军VMware

2018-04-08 11:52:01

智慧城市

2018-04-28 09:45:29

华为ICT生态之行

2017-06-02 17:36:24

华为

2013-10-10 15:15:19

华为ICT华为

2013-09-03 18:11:34

HCC2013华为ICT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