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者 | Tim Handorf
荐文 | 王蕴刚(佳格创始人)
编译团队 | 蒋宝尚,李亚楠
作为一家资金超过1500万美元的科技公司创始人,我的成长之路很不平凡。我从小生长在艾奥瓦州(Iowa)一个名叫格拉德布鲁克(Gladbrook)的小镇上,那是一个只有约1000人口的小镇。整个成长岁月,我都在自己家的农场里度过。我没有上过大学,没有在中学学习过编程,也没有在硅谷创业加速器里学习过商业计划。 当其他未来的企业家们正在梦想着投资人的青睐时,我还在农场里放牧和收割大豆。
虽然现在我已经把农场卖给了他人,但农场生活教给我的人生经验和哲学从来就没有离开我。从职业素养到团队合作,那些促使农民致富的品质对创业者来说同等重要。
在农场时接受的一些价值观是我创业成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向前冲,摔倒,再爬起来
在农场的收获和播种季节,一天16个小时或更长时间的工作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作为一个孩子,从地点A到地点B,我常常跑着前往。所有的创业者们都很熟悉这种焦虑繁忙的状态:不分昼夜的工作,接连不断的开会,正是这样的职业素养造就了他们的成功。 但是,农场的经历我学到了大多数创业者都忽视的哲理:你需要时间恢复。 那时不管我们有多忙,父亲总是让在我们星期天休息,什么都不做。养精蓄锐,是保持持续高效工作的唯一方法。(译者注:用雷军最近在2017亚布力论坛上的一句话说“收回拳头,是为了更有力地打出去。”
自然时间效率
每当我爷爷招收农场工人时,他总会找个借口让他们开车去某个地方。 当他们走向车时,我爷爷会注意他们是否在到达车门前就已经把钥匙从口袋里掏出来。无论在农场还是创业公司,时间都是我们最宝贵的资产,我爷爷需要一个讲究效率的团队。特别是管理一家公司时,人是你最大的花费,因此雇佣那些不随意浪费时间的雇员,这样他们创造的价值才会高于你的成本。
相信你的愿景
我在农场里接触到最棘手的工作之一是将牲畜从一片牧场赶到数英里外的另一片牧场。控制牲畜的流动需要你站在牧群前面,你可以想象一个14岁的孩子对抗着一个2,000磅的动物是一件令人恐惧的事情, 那头牛可以感受到你的恐惧。有一次我的恐惧导致了彻底的失败,我永远不会忘记:因为我没有站在牧群前面,大约20头牛到处乱跑,最终再也没有回来。无论是放牛还是开展新事业,你都必须对大局有信心,即使最终目标看起来那么遥远。如果你不能勇敢面对不确定性,你那些长期业务伙伴也会因此而担忧并离开你。
用更少的钱做更多的事
你不会为了钱而耕种:你这样做,是因为你喜欢它。因此,农民会是你遇到的最节俭而又富有的人。 我的祖母一生处处勤俭节约,从锡箔纸到三明治塑料袋,她都会重复利用来给农场的工人打包午餐。 我的父亲同样具有节俭意识,他节约的每一分钱都会再投资到农场。在过去五年里,我一直坚持这种理念,因为我知道作为领导者节约的资源越多,就越容易维持和发展业务。
招聘团队成员
为了通过我爷爷的面试,应聘者还必须被证明能够在团队中工作并能预见别人的需求。 农场是一个团队工作:当你驾驶着拖拉机,几十米处有个人开着联合收割机时,你必须能同时考虑到这两件事。这些都是创业者在招聘过程中需要识别的求职者的特点,虽然是在咖啡馆或餐桌上而非卡车旁。当你的公司只有五个或十个人的规模时,每个人都需要能胜任不同的工作,这样当同事压力太大、生病或忙不过来时,以便其他人担起一些自己工作之外的职责。
风险承受能力
从安全和商业的角度来看,农业是最具风险的工作之一。 当农民播下种子时就明白下一个阶段所发生的一切事情——天气,疾病,好运——都超出他们的控制。但是他们还是会这样做。作为一个企业家,你必须从容地做出类似的赌注。如果在确定有用户愿意为你的想法买单之前,你不愿意投入时间和金钱,那你永远都不会看到它所有的潜力。
一起工作而非单独作战
我们的农场是一个家庭经营式农场。 每个季节,我们都会和居住在附近的舅舅、舅妈等其他亲戚一块种植,收玉米和养鸡等。我非常喜欢那样的状态,和大家一起工作,即使是摘草莓或玉米这种无聊的工作也会非常愉快。当你与你关心或喜欢的人们一起工作时,即使是清洗鸡胗这种脏乱的工作也会变得有趣。创业往往会有许多事情要处理,特别是在早期,这时大多创业者的共同心态是自己做。但是通过建立一个充满激情的团队,你可以避免把自己累得像狗一样,同时也能和他人来分享你的成就。
大家通常认为,创业成功的秘诀藏在管理类书籍中,在各种创客空间里,或在科技领袖的TED演讲中。但我相信有很多的智慧来自于企业家的原始模型:农民。
来源:
https://qz.com/901914/a-startup-founder-worth-15-million-explains-why-entrepreneurs-should-think-like-farmers-not-suits/?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本文是51CTO专栏机构大数据文摘的原创译文,微信公众号“大数据文摘( id: BigDataDig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