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重庆地税的信息化发展之路非常典型。他们曾经遭遇的窘境,曾经遇到的难关与挑战,至今很多企业仍然在经历着。他们对虚拟化的实践经验,可以为那些风格相对“保守”企业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2013年,重庆地税作为金税三期工程全国首家上线试点单位,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必须实现税务系统“脱胎换骨”,面临着上线时间紧迫、无成熟经验可借鉴、数据库系统需求多、短期内难以一次性整合、各数据库应用性能需求难以准确预测等诸多难题。最终,重庆地税采用虚拟化技术一一化解。
由于仓促上线,信息化系统还遗留很多问题。这三年来,重庆地税一边继续优化基础设施,一边又开始迎接新的IT挑战:完善安全防护体系、建立双活数据中心,建立私有云支撑生产系统……
重庆地税的数据中心虽然只有700平方米,但其含金量用“寸土寸金”来形容也不为过。它所承载的税务专网,在横向层面,需要与其他政府单位、金融机构保持实时互联,信息交换;在纵向层面,需要为74万纳税户服务,接近3000亿的税收,超过80%都是通过互联网实现交易申报。毫无疑问,信息化在其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如果要梳理重庆地税信息化的历程,有三个时间节点非常重要:2009年、2013年和2016年。它们也分别可以用三个短句来形容:空中走钢丝、敢于吃螃蟹、乐于创新。
空中走钢丝的2009年
在2009年之前,陈怀俊的工作还是比较轻松的。当时担任重庆市地方税务局信息管理中心网络科科长的他,曾经在2007年,利用重庆税务全城集中改造网络的机会,将税务系统的网络了做了不小的调整,形成一个可靠的闭环。当时,所有视频会议、监控、交易、办公都可以在网上实现,业务需求量也不大,业务连续性还算稳定,IT团队几乎没有来自业务的压力。
然而到了2009年,重庆税务系统每一天的运维都犹如在走钢丝。
那批采购于2001年的机器系统逐渐老化,IT运营不堪重负。想升级某个应用,却发现提供服务的供应商要么转行了,要么对接的项目经理和开发人员离职了。后来好不容易将一家服务供应商从东北千里迢迢调过来,却发现之前操作系统、软件版本太低,很多驱动都不兼容,连光驱安装都装不了。
为了开发项目,在服务器购买申请还没有批下来的情况下,陈怀俊和技术团队先用PC机临时代替,启动开发,解决功能。开始时需求小,倒也相安无事,可后来采购的服务器到了之后,PC机被换做测试保留。几年下来,700平方米的数据中心成了PC的仓库,这些PC机在机架上面,既不可靠,又占位置,还耗电,随时都有可能宕机。
“因为要保证服务的连续性,要安装机器只有在下班的时间进行,”陈怀俊回忆道,“经常十几位同事跪在机房地板上安装,少则几个小时,多则几个通宵,反复安装折腾,有时候装不起来,还要重新规范、重新装。往往需要熬上几天几夜,才能全部安装完毕。”
2013年:虚拟化的灵光一现
在2013年,陈怀俊第一次听到了虚拟化这个词。厂商告诉他,通过虚拟化,可以对系统进行漂移,保障应用的连续性,这一点让他怦然心动。然而汇报给领导之后,他收获了一片质疑之声,甚至在团队里都不乏反对声音。
在领导和同事的传统思维里,虚拟化就是软件,连软件大鳄——微软每年还要成百上千地打补丁,尚且不稳定呢,更何况税务系统有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如果再加上虚拟化软件,一旦不稳定出现事故,后果太严重。
最终陈怀俊还是顶住了压力,他们组织了30多个人,提出了安全可靠的解决方案,并且现场向领导演示:为了模拟事故,他们拔掉网线、拔掉服务器电源,但是几秒钟后,业务奇迹般重新启动,而在过去,这是不可能实现的。这种背水一战的解决方案,终于赢得了领导的认可。后来,经过测试,他们终于将所有服务器采取滚动的方法,全部都虚拟化了。
半年后,虚拟化带来更大创新
不到半年,信息中心又迎来了更大的挑战。
当时国家规定要上马金税三期,全国建立两地三中心,把系统建在北京,北京同城建了两个双服中心,实现全国国地税软件的统一,所有地方交易系统都改为与人民银行总行连接。
这个时候,应用要求同步上线,经费又迟迟得不到解决,而且当时为70多万纳税人服务的生产系统还不能停,面对这样严峻的挑战,重庆地税的IT同事犯了难,最终决定用虚拟化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我们决定,用过去虚拟化的一些经验,用软实力,来弥补硬缺位”。
重庆税务当时开展了外界人海压力测试,集中半个小时发动全市所有人员都来访问某一个功能点,测试结果非常好,重庆地税每一次都能顺利通过测试,全国成绩最佳。国税总局的领导都觉得不可思议,最后亲自到监控中心坐镇,最终,重庆地税用低档服务器加虚拟化经受了4000人同时在线的测试考验。
资金批下来后,重庆税务就提出了金税三期虚拟化部署方案。传统的方式是发公告,停机三天,然后把设备上架、测试,装操作系统、数据库、服务器,而虚拟化则非常简单,人工发起一个飘移就够了,业务不中断,所有应用都不停止。“这是我们过渡生产环节到真实生产环节的操作,除了性能差异其他方面完全一样,过去的所有参数都不会改变。”
到了2014年,重庆地税的数据中心已完全虚拟化,分成了三个安全区域,建立了三大资源池队列中心,运行20多套RAC数据库和几百个WeblogicAPP和其他应用节点。基层人员最大的反馈就是桌面速度比本机更快,而且区县运维工程师的运维管理也更方便,可实现后台集中桌面运维功能,同时也可激活一批过去硬件配置较低的电脑终端资源。
2016年:私有云、双活灾备、安全一个都不能少
从2014年至今,重庆地税的IT建设主要围绕完善基础设施及安全防护体系展开。该环境运行稳定,在今年10月还继续支撑了金税三期优化版顺利上线。
重庆税务现在信息化团队的负责人龙江告诉记者,当时为保障金税三期大集中版税收管理系统按时上线,信息科的技术团队在条件窘迫的情况下利用虚拟化技术搭建出相关基础环境,因为匆忙上马,系统仍然遗留了较多的问题:设计时更多考虑的是架构简单、易实施和维护,并未按照最佳实践指导实施,且当时基础条件也无法满足最佳实践需求;由于当年没有经验可供借鉴,在虚拟化环境下的网络及系统安全防护方面也没有同步规划建设。
为满足更高的环境保障需求,重新税务规划在重庆市水土云计算产业园搭建金税三期优化版正式生产环境,将以服务租用的方式建设私有云,用以支撑各大生产系统。未来生产业务一旦迁移至产业园后,中心机房将重组现有资源,搭建重庆地税“税务云”,支撑数据分析及其他办公辅助类应用,与水土产业园机房构成互为灾备的同城双中心。
龙江告诉记者,因为重庆税务将来的工作重点在税收数据分析、税收风险管理以及为下属单位提供自助的数据利用环境这三个领域,传统的基础架构无法提供需要的规模、性能及灵活性,所以未来重庆税务还将打算实践分布式技术:分布式存储及分布式数据库。
从保守封闭,到乐于尝试新技术,重庆税务用了八年的时间。在这八年时光中,重庆税务的信息化团队临危受命,绝处求生,最终大胆地走出了自己的IT发展之路。记者钦佩他们的勇气,也希望他们的信息化之路越走越宽,让更多的企业看到勇于尝试的希望和魄力。
实践企业简介:
重庆市地方税务局成立于1994年9月,是市政府直属机构,下辖40个区县(自治县)地方税务局、2个开发区地方税务局及8个直属单位。其税务系统平台除了需要支撑征收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等12个税种之外,还需要支撑税费收入实时监控、外部信息交换等诸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