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联商超数据中心总监付立虎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北京华联作为国内大型商业超市,每天来自全***店的交易数据有千万条,每年仅用户购买的数据累计就超2TB,对于数据分析应用的需求非常强烈。
为此,华联在2008年专门引入SAP的BW系统用于数据分析,随后于2012年又引入SAP的BO产品,做更高级的数据分析,为业务做指导。
但令付立虎无奈的是,用SAP的BO进行亿行报表查询时,需要20分钟左右,同时在线4人系统就会崩溃……使用昂贵的国外软件解决不了问题,付立虎开始在国内寻找解决办法,于是有了海致BDP和华联的结缘。
华联商超的故事并非个案。最近风头正劲、主打“快时尚”的零售新锐名创优品之所以和海致BDP达成合作,也是因为使用SAP的BI系统,数据聚合、抽取以及展现时间都以数小时计,效率非常低下。比如,导出一张报表需要6-8个小时,而在数据导出过程中还经常出现中断,这对数据分析员的实时分析造成了巨大不便……
商业智能,英文为Business Intelligence,简写为BI。这一概念最早于1996年由Gartner提出,随SAP、Oracle等一众海外软件巨头漂洋过海来到国内,曾一度被认为是继ERP之后,企业管理软件领域新的增长蓝海。
不过,残酷的现实是,软件巨头们鼓吹的那套传统BI实施失败率一直居高不下。据不完全统计,在企业实际的应用中,商业智能的失败率达到70%,令人瞠目。
传统BI已死并非危言耸听。居高不下的实施失败率,背后折射出的是传统BI的多重困境。
首先是技术困境。华联商超和名创优品的案例,其实反映了传统BI的ETL、数据仓库、OLAP等技术,都处于淘汰边缘,因为它解决不了海量数据(包括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的处理问题。
有工程师在网上吐槽:“原来的BI挖掘人员,抽取一些样本在单机上运行个R就很欢乐,但现在不行了,针对5000万用户搞个三度交往圈试试?”
“小数据”时代的计算性能,在互联网时代让传统BI举步维艰。因此只有更新方法,才能带来新的机会。基本上,传统BI所有的功能,都可以被对应的大数据组件所替代,且大数据技术具有成本优势,技术的汰换是大势所趋。
其次是商务困境。众所周知,无论是高富帅的大企业,还是中国2000万中小企业,采购SAP、Oracle的软件服务对企业而言都是一笔昂贵的IT成本,中国企业信息化的任务不可能指望它们来完成。如果技术无法普惠,技术就永远是少数人的游戏。
除了高成本之外,传统软件按照项目周期运转的交付方式也无法适应企业快速变化的需求。在传统BI的实施过程中,常常出现一期项目看起来效果不错,但企业后续的新需求、新项目就变得遥遥无期,或者烂尾。
幸好出现了云计算。软件即服务(SaaS)的理念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软件生意——按需求付费,在线获取资源,快速迭代构成了互联网时代企业对软件服务新的标准认知。
坦白说,如果说技术困境和商务困境尚有办法解决,那么传统BI尴尬的价值定位,则是其无法摆脱的阿喀琉斯之踵。
传统BI厂家喊了多少年的“帮助企业做出明智的业务经营决策”,现在除了一堆报表系统,一些决策树等统计算法,还剩下什么?传统企业引入了那么多的BI咨询,写了那么多报告,真正发生过价值的有多少?在传统BI厂商那里,目标受众只有老板,决策与执行脱节,无法下沉到一线,最终沦为面子工程,根本产生不了实际价值。
归根结底,传统BI项目失败率居高不下的核心原因主要有三:一个是被束之高阁沦为老板看的报表系统而不是当作整个公司数据驱动的核心系统;一个是太技术导向,导致业务与技术出现断层;再一个就是传统企业级项目制实施的固有顽疾。
企业的大数据要发挥价值,目标受众应该瞄准那些真正在业务一线做运营、做分析、看数据的人——为什么xxx APP注册会员今天的活跃度下降了?xxx商品为什么上午卖得比下午多?为什么xxx渠道广告投放一周都没效果?……这些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的真实商业场景,不可能都一一等待老板来回答。
在新时代,企业需要一个对业务友好、面向全公司、灵活高性能且易于维护和扩展的数据平台来实现并推动公司的数据驱动,让数据的使用融入到业务以及经营的各个环节,全面提升公司的整体竞争力!
而要真正达到数据驱动管理的目的,就要求数据分析工具尽可能降低技术门槛,大幅提升技术性能,简单拖拽就能展现精美的数据图表,***还能兼顾PC端和移动端。只有业务部门用好数据分析,数据价值才能得到***发挥。
数据驱动的不仅是老板,数据更应该溶进企业每一个普通员工的血液里,数据驱动才不会沦为一句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