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 这是国家领导人的扶贫观,也是他始终牵挂和持之以恒推动的工作。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
今年作为“精准扶贫”的首战之年,面对贫困地区数据和帮扶资源状态的动态变化,如何及时准确获取相关数据,实现帮扶物资的合理调配,并对扶贫措施效果客观评价,最终实现精准扶贫?“互联网+”时代,以未来国际为代表的领先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商,正通过信息化手段解决扶贫过程中数据获取难、分析难、管理难的问题,助力精准扶贫目标快速落地。
跨越数字鸿沟 未来国际建精准扶贫平台
2015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决定指出:“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抓好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这个关键环节,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打好基础,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造条件。对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定期进行全面核查,建立精准扶贫台账,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
凭借多年深耕政府信息化服务、云计算、大数据领域,未来国际拥有着独具特色的产品、精准的解决方案、丰富的创新经验以及完善配套的服务体系,成为了全国精准扶贫基础设施运营与基础环境集成实施服务项目的服务商。针对全国不同地区贫困人口比例不同,致贫成因复杂的情况,未来国际建设了大数据精准扶贫平台,用大数据甄别贫困群体,管理扶贫项目和资金,形成一套完整的基于行业扶贫、专项扶贫和社会扶贫体系,最终实现三位一体的帮扶机制。
“在精准扶贫项目实施中有两大难。一是精准识别难,一是精准施策难。”未来国际执行总裁史晨昱介绍。首先,贫困群体往往无法从衣着、住所面貌等外在条件简单评判,未来国际通过建设精准扶贫平台,将民政、银行、人社、车管、工商、编办数据进行综合比对,筛查排除名下有住房、车辆、公司以及退休工资的非贫困群体,有效避免冒充贫困户领取扶贫金的状况,实现精准识别,科学管理。
另一方面,每一地区致贫的原因不尽相同,如果按照以往贫困人口多少与扶贫单位大小来对应安排,往往不能发挥各部门强项因地制宜制定扶贫政策。而通过未来国际精准扶贫平台,可对贫困户的年龄、性别和致贫原因做综合分析,科学地进行帮扶政策评估并提供修改建议。例如,当某地因病返贫和老龄贫困人口较多时,卫生局负责包抓;如果年青劳动力贫困户比较多,人社局则主要负责劳动力培训和劳务输出;如果由于行政壁垒导致某地未通网络,则将发挥信息办的强项。
从“输血式捐助”转变为“造血式帮扶”
利用大数据技术,从多角度、多层面对扶贫对象、扶贫措施分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通过数据比对分析,为各级领导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未来国际精准扶贫平台坚持问题导向,取得了显著成绩。
“扶贫措施承载了行业部门具体措施的落实情况,也是大数据平台的核心功能,包括11项到户帮扶措施,8项到村帮扶措施。”史晨昱解释道: “我们可以在平台上看到每一个贫困户的分布、致贫原因、帮扶工作开展进度、效果等等详细情况,有效解决了扶贫项目落地难,杜绝扶贫资金被挪用、挤占,甚至各别人利用扶贫项目中饱私囊等现象。”
专家认为,面对以往扶贫工作中出现的扶贫对象不精准,帮扶方案缺乏差异性,扶贫资金有限等问题,未来国际发挥己之所长,用大数据手段,把扶贫工作做到“精准”二字,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从“输血式捐助”转变为“造血式帮扶”。在精准扶贫政策影响下,贫困地区的人口红利、改革红利和开放红利正在逐步释放,人力资源的运用,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技术都在刺激着贫困地区在经济结构和产业调整上找到新的“效益生长点”。
史晨昱表示,随着扶贫工作进入冲刺期,针对不同致贫原因分类施策,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措施将成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而这些举措的实施,将形成巨大的规模效应,给中国经济下一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未来国际将进一步竭尽所能,强化大数据平台功用,推进精准扶贫应用和生态建设,改善民生,推动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