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只想到国产存储失败的六大原因

企业动态
因为国产存储厂商在存储专业服务上的认识问题,所以很多时候,你们会发现用户问题出来了,只好派研发人员到用户端进行技术问题的解决,我们看到的国产存储专业服务提供者不是技术服务人员而是研发人员。

[[177421]]

前些天走访了山东、浙江、上海、北京等地的存储厂商,在没有目的的聊天中给了我几个感受,国产存储总体在发展在进步,但相对于国外品牌的存储厂商来说,国产存储厂商还是处在失败的边缘。

于是,我脑袋一热,想到了几条国产存储厂商失败的原因。因为涉及的只是一些具体案例和产品,这里为了不影响国产存储厂商的品牌形象,文章里面都以某品牌、某厂商代替。这里只是说道理,谈看法,不针对任何一个国产存储厂商。

一 不够坚定不够坚持,终归失败。

某厂商几年前就开始做一体机了,并且将备份和一体机整合在了一起,也取得了一些市场地位,但后面还是放弃了这个产品,转投火热的云计算领域,虽然没有将自己的老产品保住,但因为投云计算自然更方便了后面的融资。

一个产品,不管是处于什么原因的放弃,但产品终归是软件和硬件的组合,这点国外厂商似乎更擅长保护自己的产品线,通过每年的软件更新和硬件升级来提升产品的价值。同时也以专业服务来绑定用户的数据,想想看,多少TB或PB的数据都存放在我的存储设备上,你们真想迁移就真的不考虑一下迁移的成本和数据丢失的后果了么?

二 不够前瞻,过于故步自封。

国产存储品牌很多时候都是在跟随国外存储,这点毋庸置疑,毕竟国产存储诞生的时间短,技术历史沉淀不够长,用户实践和应用不够丰富和广泛,自然存在的问题会比较多,正因为这样,国产存储更多的还是看眼前。因为过于看眼前的状况,看眼前客户的反映,看眼前的销售得失,所以在技术上往往表现得不够前瞻,甚至过于故步自封。

比如一个存储技术(不必点名了,否则会暴露公司名字)发展了多年,依然没有太大变化。当然了技术架构变化可能会带来产品的巨变,可是技术架构和技术创新应该可以跟随用户业务特别是云计算与大数据的发展需求,如果在云与大数据领域不做涉足,不于此诞生产品创新,那么必然会在技术保守,产品故步自封下得不到发展。不发展,自然难进步,后果自己想吧。

三 缺乏全球眼光,闭关锁路。

国产存储厂商从中国走向亚洲、走向南美、走向欧洲,进入北美市场,这样的厂商实在是太少了。在很多时候,我们一直有点怀疑中国的国产存储厂商,到底都在研发什么?到底都在创新什么?为什么自己国内用户用得火热,国外用户就不能去尝试应用了呢?更多的原因,还是缺乏全球眼光导致。因为中国市场庞大呀,因为老板的想法就是干倒当前的某为,那自己就成功了。

可是,在没有全球眼光下的发展,是否是有点像***摸象呢?存储就是大象腿如柱子、存储就是大象鼻子如蛇、存储就是大象肚子如墙、存储如大象耳朵如扇。说到底,国产存储厂商认为的存储实在是和国外存储厂商的差距太大,国外存储厂商考虑的是全球市场和全球用户需求的问题,国产存储厂商考虑的是某电信、某移动、某电商、某TV、某油等等用户的需求。因为眼光的狭隘自然会引发国产存储厂商自身发展思路的封闭,连自己未来前进的路都锁死了,还谈什么云和大数据啊。

四 有我无你,干不死你我也不想活了。

当碰见一个招标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的存储订单的时候,国产存储厂商因为国产化的大趋势自然机会就有了,但是国产存储厂商可以借助国产化、自主可控的正当理由首先干倒一批国外存储品牌情况下,又何必将国产存储同行一个一个往死里整呢?如果一个招标的订单竞争到***,没有了正当的合理利润,谁会相信中标的国产存储厂商真的可以受益。拿下若干个缺乏合理利润的存储招标的国产存储厂商,哪有真正的现金流和资本来投入到技术研发与创新中呢?

这样下去,其实不是干倒了竞争对手,而是明显的“七伤拳”打法呀。先伤己再伤人,要不先伤人再伤己。总之,你死我活的竞争绝对不是以发展的眼光在做国产存储,而是国产存储厂商中的败类。这样的厂商,应该群起而攻之。“以和为贵”这是国人常有的劝人道理,道理如此,可是,照此长期发展,国产存储将真的不国了。

五 用户试用,不是试验。

某厂推广存储产品的习惯手法,就是:送。来我送你一套存储设备,目前全球***进的,SPC测试排名老前了。免费用,直到用到你满意为止。钱不钱不用谈,只要你愿意用,我就愿意送。事实上,有些用户还真的不敢用,又挨面子过去吧,那就收下了。结果对方在数据中心角落一面一年了,动都没动过。但是某厂的彩页上赫赫有名地印刷上:某某行业某某典型标杆用户。

市场规模一下子就有了,用户一下子就有了。跟着,就是不断地骚扰用户,用户实在挨不过面子,那就用嘛。可是没有多久就出了问题,某厂说我们立马组织团队帮助开发、升级、补丁、调优解决。通过不断的用户试验,产品似乎也趋向稳定了,但是用户的心呢?也伤痕累累了么?用户试用,不是试验,别老是搞不清试用和试验的关系。因此,有没有必要组建一个自己的有着复杂环境的存储实验室,对产品做长期的测试与试验?而不是将这个事情强加到用户端。

六 不要搞混了专业服务和现场服务。

国产存储厂商对于专业服务的理解还处于模糊阶段,国外存储厂商对此有专门的定义,将服务分为几个明确的级别,符合什么级别的服务收费自然很不一样。但是国产存储厂商缺乏服务的积累,某厂认为专业服务就是派出工程师到现场搞定用户问题就是专业。可是,需要直到的是:派出的工程师是受过什么培训、有过什么认证资格?

因为国产存储厂商在存储专业服务上的认识问题,所以很多时候,你们会发现用户问题出来了,只好派研发人员到用户端进行技术问题的解决,我们看到的国产存储专业服务提供者不是技术服务人员而是研发人员。研发做服务,不是不好,可是时间拿去做用户专业服务了,产品和技术研发谁来做呢?因此,不要搞混了专业服务,并不是出了问题马上到现场。

【本文是51CTO专栏作者阿明的原创文章,转载请通过阿明微信联系本人(微信公众号:dostorage)】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欢迎留言探讨”

责任编辑:武晓燕 来源: dostorage
相关推荐

2023-02-06 10:37:50

数据驱动IT领导者

2014-12-02 09:57:41

Node.js

2014-12-03 10:14:11

Node.js

2017-08-08 16:35:26

Python爆红原因

2020-06-17 07:00:00

Java数据科学家

2013-08-12 09:51:23

周鸿祎互联网

2023-10-13 08:12:27

2009-07-06 09:16:30

ERP人才流失

2024-08-05 10:40:58

2018-08-15 06:52:47

2023-08-28 14:13:08

2021-11-30 09:41:23

AI 数据人工智能

2012-02-07 13:29:25

云计算HP

2022-08-07 23:37:53

测试软件开发自动化

2017-11-15 08:54:00

2011-09-21 09:40:57

软件项目

2021-09-22 10:40:47

数字化转型企业技术服务

2015-11-16 15:15:39

国产系统iOSAnroid

2022-05-31 21:08:41

云原生容器

2015-04-01 14:27:55

Java程序员面试失败失败原因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