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实行几十年来,中国形成了特殊的421家庭模式(即两个年轻人要负担起四个老人的养老重任和至少一个孩子的家庭压力),老龄化成为社会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
对此,罗格朗中国区营销副总裁白淦文提出了构建“新型适老社区”。在由千家智客与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策划举办的“大数据与智能品牌用户体验研讨会”中,白淦文就这一问题与大家分享了关于“智慧养老”的解决方案。
我国的老龄化“领先”全球
21世纪,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且老龄化全球领先。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大大延长,2014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2.12亿,占总人口的15.5%,到了2050年,其比例将占到30%。
伴随人口老龄化而来的,则是一系列的社会现象:空巢老人不断增加、老年抚养比不断攀升,政府及子女的压力增大……
事实上,农村的老年人口比例远高于城市,在城市老年人2/3有养老金的同时,农村这一比例只有4.6%;其次,在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时,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基本在1万美元至2万美元,而我国目前的总值尚不足7000美元。以上所有都表明,无论对内还是对外,我国基本上是属于“未富先老”。
罗格朗中国区营销副总裁白淦文
老年人的健康也成了关注的话题,每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跌倒或因其他疾病引起的跌倒占老年人人口的12%,除了跌倒,还有老年人常见的中风、头晕、认知障碍等七大健康杀手。白淦文讲到,当子孙儿女无法亲力亲为照顾家中老人时,特别的科技和大数据手段能很好地迎接这一挑战。
构建新型适老社区是主流
“利用大数据手段,可以在新型养老社区中安装楼宇对讲系统,对内扩展监测老人的健康数据,实现安全照顾。”白淦文在会议中讲到大数据和社区之间的关系,还提到了新型适老社区。
新型适老社区就是立足于我国社区的特点,利用先进的IT技术手段,开发面向居家老人、社区、机构的物联网系统平台,提供实时、快捷、高效、物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也就是“智慧养老”。
向“智慧养老”进击,首先要分析好国情,因时制宜地展开布局。由于人口基数大,土地资源紧张,加上历史传统等因素影响,我国的建筑以社区为主。
对比分散、开放、无小区的欧洲社区,中国人口居住的特点跃然纸上:以聚居、封闭或开放式的小区为主,通常有专业的物业管理,周边还有配套商铺。如今地产开发商高调进入养老产业,新建适老社区已成为他们的转型方向之一,但并未形成可复制的成功模式。
“大数据与智能品牌用户体验研讨会”活动现场
因此,针对中国的养老市场的现状,罗格朗提出了“为超过2亿的中国老人提供安全、舒适、有亲情、有尊严、可负担的智慧养老平台”的口号,致力于打造可被“复制”养老模式。
借鉴国外既有经验
据悉,欧洲正在实行“9073”养老计划:90%的老年人由家庭自我照顾,7%的人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剩余的3%享受机构养老服务。居家养老是世界各国老人的主要生活方式,安排好居家和社区养老的社会服务,是政府解决好养老问题的关键,罗格朗则把主要目标放在了90%和7%的老年人口上。
借鉴欧洲超过三十年的养老照护市场经验,中国可根据实际现状得到落地的移植,比如对老人进行全方位的安全防护,平台搭配各类型的照护设施,如无线拉绳和求助按钮、跌倒求助手环、扩展家庭自装摄像头……所有的报警数据和记录将储存在罗格朗云平台中,并通过平台发送到亲情手机号码、养老服务中心等地。
除了贴身安全外,白总裁还介绍了定位随行、亲情互动、智能舒适、健康管理和贴心服务五大应用,并一一阐明新建适老社区的优势,对于已建成熟社区,白总裁表示这些一样可投入进行。
结语
未来十年,独居老人的数量将呈爆发性增长,老年的服务需求逐渐发生改变,智慧养老借助信息技术能极大拓展需求响应的范围,这将形成一种趋势。
同时,大数据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显而易见,智慧养老本身是利用物联网技术,依靠传感器来远程维护老人生活状态的平台,它的核心是先进的IT手段,可以把医疗机构、社区、政府和老年人连接起来,而大数据正担当着连接的桥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