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技术在当下正是火热。我们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为了寻求答案,我们采访了红帽集成解决方案业务部门的总经理Lars Herrmann先生。
是谁在驱动应用程序容器的采用?
Lars Herrmann:容器技术最初是由开发人员推动并发起,完全是为了移动起来更简单。当然,他们对容器基于微服务开发应用程序的能力也非常感兴趣。
现在,我们在运维方面也看到了类似的趋势。他们认为容器给开发人员带来了所需的灵活性、自助服务、扩展能力以及在不同的环境之间的可移植性。但是站在运维自己的角度来看,他们需要维持开发人员的工作内容,否则将陷入管理的混乱之中。
应用程序容器对IT运维提供了哪些帮助?
Lars Herrmann:首先,容器为工作负载部署提供了一定级别的标准化。这是大多数组织面对VM时都会遇到的挑战。所有组成VM镜像的组件——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代码和运行时、网络配置等——必须由组织内不同的人员进行维护。这种模式降低了每个人的工作效率,增加了总体成本。而容器将应用程序与底层的基础设施服务分离开来。
第二个比较大的帮助是,容器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工具链,独立于任何应用程序运行。今天,我们在VM和云端放置应用程序,并且在不同的环境中使用不同的工具执行常见的任务。容器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为应用程序提供标准化的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