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农信银)由全国30家省级农村信用联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以及及深圳农村商业银行共同发起,于2006年5月29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北京正式成立。
目前,农信银的农村合作机构网点超过了8万家,拥有10亿客户,5亿张银行卡,资金规模超过了工商银行。除了清算业务,农信银还有很多共享业务的需求,从2008年开始,农信银建立了若干银行相关业务,例如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网上支付等。
随着业务量的不断增加,以及面临着互联网+的转型诉求,农信银选择了EasyStack,打造基于OpenStack开源框架的基础架构云平台,满足其业务快速部署及IT资源高效利用的需求,推动农村电商、移动支付等互联网形态的银行业务持续创新。
坚定不移的选择国产、开源
去年,农信银“基础架构云项目”进行招标,而这个项目也被定义成国产化项目,因此,无论是硬件设备、软件厂商以及服务商,都会优先选择国内的企业。
但是,在国内做OpenStack的企业也有很多,那么农信银是如何抉择的呢?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信息部运营部总经理助理姚春杨如是说,“我们招标选的几家厂商中,不只是讲讲方案,我们实际关心的是落地,要看公司是否有真正的案例,包括在真实环境中的演示,其次,我们对比的是公司技术人员的实力和组成情况。我们需要的是项目的马上实施,因此会选择相对成熟、落地快的厂商。最后,EasyStack在众多投标公司中胜出。”
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信息部运营部总经理助理姚春杨
金融业务对系统的要求非常高,为何会选择开源的技术呢?姚春杨表示特别看好OpenStack的发展,“开源软件与闭源软件的最大差别就在于,如果开源软件做好后别人可以随时接着在做,如果一家公司无法完成或者将来公司没有了,另外一家公司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完成,开源软件未来的发展是非常有前途的。”
其实,农信银对开源技术的热衷可以追溯到十年前,在2006年农信银开始使用开源操作系统Linux,并且在2009年开发了Linux电子认证系统。秉承着对开源技术的肯定,2015年,农信银开始了自己的开源云之路。
从非核心系统到关键业务
很多人都会认为,一个OpenStack的项目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规划、部署、实施、测试等环节,最后才能投入到生产中,然而,在农信银的实际应用中,项目周期相当短。姚春杨介绍说,“去年11月中标后开始实施,在12月底已经完成实施并且开始进行测试,测试进行了2、3周后,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微调优化,在今年4月已经正式投入生产环境中。”
据了解,农信银在基础架构云项目中也是有一定规划的。前期,选择一些非核心业务迁移到OpenStack平台之上,而后,待系统验证稳定后,逐步将核心业务一一迁移。目前,农信银的两大系统已经运行在OpenStack之上。首先是农信银的内部管理系统,由于其不是核心关键业务,因此也是最先迁入到OpenStack平台之上的;第二是共享的网上学习系统,这是一个面向全国农村信用社的培训平台。
此外,农信银核心清算业务的优化改造项目也正在进行中,共分为三期,一期主要在数据库、软件方面进行优化,目前已经完成,第二期是平台的优化,将平台打造成横向扩展,可以实现随着业务量的增长来增加资源。第三期是结合OpenStack灾备项目,打造成多活的灾备系统,农信银现有的灾备只是双活切换模式,在北京和长沙两地数据中心进行切换,未来会做成异地多活,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频繁更新?定制化?NO!
由于OpenStack每半年更新一次版本,过快的升级导致用户接受程度也有所减缓,那么,农信银是怎样考虑的呢?姚春杨认为,系统平台的稳定可靠是第一位,而不是追求新版本。金融行业的企业最重要的就是业务连续性、平台的稳定性,当出现问题时能够快速及时的响应,并且快速解决问题,保障业务不中断,这是平台最为关键的。
目前,农信银使用的是EasyStack的标准产品ESCloud,但是没有过多的进行定制化,而是增加了一些必要的功能模块。EasyStack联合创始人及COO王瑞林表示,客户对OpenStack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平台越熟悉,使用起来越顺手,于是对平台的要求也就越高,诉求点也会越多,当新的社区功能发布后,也需要将其加入到项目产品中,这是一个演进的过程,并不是直接定制化很多板块。
EasyStack联合创始人及COO王瑞林
的确,很多公司也许都会基于OpenStack来搭建自己企业的私有云,然后在平台之上根据业务需求进行了大量的定制化开发,但是,这已经偏离了OpenStack的方向,虽然看似使用开源技术,但是最后却变成了闭源。
OpenStack实践需循序渐进
随着OpenStack的发展不断成熟,我们看到了很多的金融企业都纷纷加入到OpenStack的阵营,例如中国邮储银行 、美国运通、富国银行、英国巴克莱银行、西班牙对外银行、PayPal等。在互联网+转型过程中,农信银也选择拥抱云计算、拥抱开源,来支撑自己的创新业务。
姚春杨表示,OpenStack的应用实践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企业都会将非核心业务部署到OpenStack上,等待平台都成熟后,才会将核心业务进行迁移。“随着不断的使用,你对OpenStack的信心来源于两方面,首先是平台本身的安全可靠,这个只有使用过才会清楚,第二就是自己对平台的掌握。有些时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不会用,掌握不了。因此,在OpenStack实践过程中是循序渐进的。”
如今,OpenStack已经发展了近六年,逐渐打败了其他同类开源技术,成为了IaaS领域的标准。然而,我们看到的现在使用最多的还都集中在互联网行业,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传统企业会拥抱OpenStack,并且将其运用到实际的生产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