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下午茶:技术创新才是王道

开发 开发工具
老杨近年来接触了不少技术创业者,发现他们身上有着共同的特质:虽已到大叔之年,近乎纯粹的技术本色却一如当初。而这一点在日志易的陈军身上体现得似乎更加明显。这次下午茶,老杨与陈君的话题很自然地从为什么选择“日志”作为创业的切入点。

由于WOT活动和其他的一些选题,老杨近年来接触了不少技术创业者。这其中有一群人很有特点:他们系出名门——曾经在全球级别的互联网企业承担技术方面骨干,然后回到中国进行创业。这其中包括前LinkedIn 商业分析部门高级总监张溪梦、前Google总监周杰、前Facebook技术专家覃超等。但给老杨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就是,虽然大家都到了“大叔”的年龄,但技术本色却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这一点,在日志易的陈军身上似乎更加明显。 

[[164307]]

十几年码农缘何走上技术创业之路

和陈军约在了下午两点,老杨比预定时间早到了日志易公司几分钟。两间办公室略有些乱,也没有前台——这让老杨瞬间想起来了十年前51CTO创业时的情景。记者向坐在门口的一位员工问起陈军,他们回头看了一眼,就告之“陈总去外面吃午餐还没回来”并把我领到办公室——显然,陈军没有给自己设单独的办公室,他的工位也在大家中间。

几分钟后,陈军来到了会议室。见面的寒暄都很正常,但很明显陈军对这种应酬并不擅长;但当技术的话匣子一打开,陈军的风格完全就显露出来——这是一个近乎纯粹的技术人。

事实也是如此。陈军曾在美国当了十几年的码农,而且是在思科和Google这样的豪门。2009年陈军回国加入腾讯,从事云和大数据的技术工作;2014年,他创业日志易。

我们的话题很自然地从为什么选择“日志”作为创业的切入点。很多人都知道,日志易的背后有大数据业***个上市企业Splunk的影子,甚至有人说他们就是模仿Splunk而已。但多年的采访经历告诉我,基本上没有哪个技术创业者的选择是突发灵感,这背后一定有多年的积累。陈军也不例外,他的积累超过了十年——早在十年前,陈军在Google负责在搜索网页的排序因素中增加验证https数字证书的有效性,每天必须查看几TB的日志——这种体量的日志当然不能用编辑器来看,所以日志的分析处理就成了基本工作。2009年陈军负责腾讯云数据中心的运维监控,同样需要处理日志。值得一提的是,多年来陈军一直都在自己写程序处理日志。这些经历,也就是陈军在2010看到Splunk时深为震惊和眼前一亮的原因:因为Splunk是用搜索的方式来处理日志的。这和陈军此前的经历是如此的契合!

一层窗户纸就此捅破之后,陈军觉得,这些他也能做到,而且能做的更好!于是,他就做了。

[[164308]]

日志易CEO 陈军

技术创新——而不是商业创新才是核心竞争力

和很多创业者交流,我一般都会问,你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但显然,在陈军这里,这个问题无须询问,因为肯定是技术。

2014年,陈军带着一群非常强的技术团队很快完成了产品的基本研发工作——虽然用陈军自己的话说,这个门槛还是非常高的。日志的管理和搜索要求实时进行,就是说从日志的产生到搜索出结果必须在几秒钟完成,所以必须采用流式处理,也就是一边做索引一边就要能够检索,这就给技术研发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对比来看,Google等搜索引擎采取的措施是将下载、索引和查询的三项进行分离,这样会大大降低技术难度,当然代价就是做不到实时,最快也只能搜索到5分钟之前更新的网页。目前,日志易已经能够做到每秒钟实时处理500万条日志,一天下来可以做到100TB数据,这是一个***的数字。

听陈军滔滔不绝讲出这些,我打断他,问他和Splunk相比日志易现在怎么样。他毫不犹豫地说,日志易“架构比Splunk好;产品整体比Splunk强,产品功能也和Splunk非常接近”。当然,在国内,日志易的本地技术支持优势更是Splunk无法比拟的。陈军补充说,纵观全球,目前实现可以在搜索框里编写脚本程序对日志进行高级分析的只有三家,另外两家都在硅谷,日志易是国内惟一。

坚持在技术上进行突破,是陈军从创立公司之初就定下的目标。在他看来,日志易没有、也不需要做什么商业模式的创新——直到现在,他们也是按照日志处理数量来收费这种最常规的模式。他说:“我们找的是一种非常有挑战性、门槛非常高的一个技术产品。做这样的东西,一家公司当然能够成功,它必然是用户和市场导向的,必然是有市场需求的。”

为了确保技术上的突破,陈军对技术人才的重视就成了理所当然。交谈中他多次向我强调,日志易的研发队伍实力非常强,工程师基本上都来自腾讯、百度、阿里等国内一线互联网公司——他的很多技术骨干,如果到其他创业公司都是可以做到CTO级别的。在陈军的公司里,技术人员一直占据着80%以上的比例——在公司成立很长的时间中,公司的职能部门长期只有1个人的编制。

 

技术创业者如何规划未来?

经过两年的发展,日志易已经初步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但下一步,日志易该做什么样的储备迎接随时袭来的挑战?

陈军坦言,他们下一步会将日志管理的范围拓展到工业大数据,包括物联网设备产生的数据——事实上,Splunk目前已经在做这些事情了,例如一些汽车生产厂商的数据也开始通过这些平台进行处理。此外,面对用户随时变化的需求导向,通过底层技术去解决用户的综合需求,将核心级别的产品平台化,也将是日志易的基本思路——就像他们此前研发的在搜索框里可编程的检索系统,就可以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灵活快速配置,而不是像做项目一样在产品代码里定制化用户的具体需求,这样就能大大提升产品的交付速度。

但归根到底,这些都要靠人来完成。陈军再次向我强调,他最担心的还是人才问题,尤其是具备实时搜索引擎研发技术的人才,市场上还非常匮乏。虽然由于前不久成功地获得红杉资本的A轮投资,资金压力并不大,但陈军坦言,他对扩大人员规模还是非常严格,他的要求是“新招进来的这些人一定是在原有的平均水平之上”,这样才能确保整个人才梯队水平的上升。

采访结束的时候,我问陈军,2016年的规划是什么?

他回答说,没什么别的,就是把这家公司做好就行了。

我没想到就这么简单,一时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补充说:“我就是技术出身,我的兴趣就在去解决这个技术难题,把原来中国人做不了的产品,做不出来的产品,把它给做出来。我觉得市场上这个钱本身就在那里,只是看你有没有能力做这样的一个产品来挣到这个钱。我就是要解决这样的问题。”

这就是陈军,一个正在走创业之路的本色技术人。

【总编约茶】

“总编下午茶”是51CTO总编老杨主持的关注技术应用和IT前沿的访谈栏目。想和老杨一起喝下午茶?欢迎联系yangwf@51cto.com。

责任编辑:Ophira 来源: 51CTO.com
相关推荐

2016-04-11 09:03:48

2016-08-26 10:53:58

华为ICTICT开放

2016-04-20 09:49:34

应用交付太一星晨印朝晖

2016-07-11 00:27:51

2017-02-08 14:30:21

微软微软Azure云计算

2016-06-13 10:00:11

2016-05-03 10:04:08

UCloud云计算

2016-04-27 13:05:45

2015-12-11 10:07:37

四合院楼房云架构

2017-03-07 10:45:31

2016-12-29 10:19:36

思科数据安全

2017-06-02 13:47:48

思科芯片

2017-04-20 09:32:55

思科互联网

2017-04-05 17:59:29

思科CTO下午茶

2018-07-18 12:43:13

多云云计算云技术

2021-03-30 21:46:01

存储

2015-01-06 13:44:39

2010-03-31 16:59:02

企业采购

2022-08-30 15:27:27

WOT技术大会

2017-07-03 16:41:20

思科运维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