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传统的企业级存储昂贵、复杂,并且被供应商频繁的断代式升级所绑架。戴尔SC系列存储赖以常青的两大法宝,帮助企业用户摆脱传统存储的僵化和限制,保护IT投资的长期价值。
老朋友们的新冒险
对于科幻迷们来说,《星球大战》是必看影片之一。酷炫的特效结合紧凑的剧情,总是让人欲罢不能。在阔别10年之后,影迷们终于又迎来这一殿堂级影片的最新作《星球大战:原力觉醒》。哈里森•福特饰演的韩•索罗带着丘巴卡重回传奇飞船千年隼号再次展开冒险历程。
正如从上世纪70年代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星战系列影片一样,戴尔Compellent存储系统(今天它的官方名称也被叫做戴尔SC系列存储,SC代表Storage Center)同样在随着时代的发展、用户需求的改变不断进步,戴尔SC系列存储系统利用软件定义的内核和流动数据架构的独特设计不断焕发青春,好比“星战”中的老朋友和新朋友,将历史和未来连接起来,不断带给用户全新体验,既保护现有的基础架构和用户投资,更持续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长期以来,传统的企业级存储昂贵、复杂,并且被供应商频繁的断代式升级所绑架,基本上每隔3年更换一代新的产品。而每一次升级都需要重新获得软件许可,数据与硬件绑定,非常僵化,不灵活。而且更重要的是,各代产品之间通常存在巨大的鸿沟,无法互通而形成数据孤岛。甚至于同一款产品的不同版本之间,升级换代也可能导致孤岛的出现。总而言之,传统的企业级存储,不光购置成本高,使用成本也十分昂贵,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可能受到种种制约,并严重影响到客户业务的发展。与此同时,企业所面临的数据爆炸性增长又客观存在。今天,业务对IT系统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如何能保证自己的基础设施能够适应这种不断提升的SLA要求?如何快速的引入新技术以应对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呢?
软件定义+流动数据架构戴尔SC系列赖以常青的两大法宝
正如“星战”系列中灵魂角色绝地武士所依赖的两大法宝——原力和光剑,戴尔SC系列存储或者说Compellent存储所赖以常青的众多法宝里面也有两大亮点,即软件定义的系统内核和流动数据架构的独特设计。
本期我们先来聊聊戴尔SC系列存储软件定义系统内核的核心价值。
所谓软件定义的内核,对于戴尔SC系列存储系统来说是个既传统又新颖的特征。事实上,早在目前流行的软件定义存储(SDS)概念热潮席卷业界的很多年以前,戴尔存储SC系列(那个时候官方名称还叫Compellent存储)就已经在践行“软件定义”的本质了。作为第三代智能存储的代表,戴尔SC系列存储一直利用业界领先的X86平台作为硬件载体,结合优化的软件实现创新的存储系统。
我们知道,如今的软件定义存储,无论是像VSAN、Ceph这样的分布式架构,还是Nexenta ZFS这种集群架构,更多意义上强调的是软硬件解耦合。而传统企业级集中式存储,则强调的是软硬件紧耦合。一字之差,基本上就决定了两者的销售和维护模式大相径庭。前者重软件轻硬件,软件的发展好比一匹脱缰的野马,一路狂奔。而作为支撑的硬件往往变成了X86服务器+硬盘的简单拼凑,在大多数情况下仅作为软件系统的运行载体而存在;而后者重硬件轻软件,长期以来软件功能都是硬件系统的附属,采用的也几乎都是软硬一体销售的模式,软件系统封闭且完全依赖硬件,无法独立发展,难以及时跟上飞速发展的技术趋势。
而戴尔的SC系列存储系统,从诞生之际就走出了一条结合上述两者优点的创新之路。遵循流动数据架构设计的平台提供了一个稳固的、可长期投资发展的企业级基础架构,成全了传统企业级集中式存储的高可靠性、高性能和企业级服务特性。同时剥离出来的软件内核(Firmware)作为存储系统的灵魂得以不断发展,并能及时反映出业界最新技术的进步。目前,戴尔SC系列存储系统平台的操作系统称为SCOS(Storage Center Operating System),版本号已发展到6.7,并已在Dell World 2015大会上正式向全世界发布。
SCOS 6.7不仅仅带来了对新硬件的支持,同时也发布了一系列增强的软件特性。比如:进一步增强了存储的双活容灾特性Live Volume,对应用环境的支持更加友好;对性能影响极小的增强型重复数据删除和压缩功能;支持微软云基础平台的Azure Site Recovery功能等等。而包含这些特性的SCOS6.7对于那些拥有旧型号存储的用户来讲同样是有效的,大部分已购买的功能支持免费升级到最新版本,从而在系统稳定性和功能等方面能够立即获得全面提升。
SCOS 6.7的特性包括但不限于:
●具有自动故障转移功能的Live Volume;
●支持增强的两地三中心(3DC)容灾方案;
●允许在线进行同/异步容灾模式切换,更好的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增强的压缩功能,支持闪存和机械硬盘配置,可节省高达93%的容量;
●可以从包括EqualLogic的异构存储上进行精简导入和数据迁移;
●更方便的和Oracle整合,帮助DBA更快捷的恢复数据;
●得到IBM VIOS的认证,可更好的支持IBM AIX平台;
●支持Microsoft的Azure云基础架构平台;
超越生命周期不断代满足客户需求
事实上,所谓软件定义之所以能得到业界认可,最重要的一点在于软件定义技术克服了硬件生命周期过短,不能以合理成本及时响应用户需求变化的问题。
我们知道,以往IT行业的硬件发展一直存在一个3到5年的更替周期。以业界某厂商的磁盘阵列所用硬盘规格为例,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就完成了从SSA到光纤接口再到SAS接口的转变。飞速的发展虽然带来了新技术的快速应用,但也存在投资回报低,财务成本过高的问题。同时,用户在进行技术选型时也面临着更大的风险。什么是最适合的?什么是未来发展最有前景的?在进行企业IT核心的基础架构建设决策时,这些问题在技术层面上可能会遇到多个模凌两可的答案,这无疑会让CIO们伤透脑筋。
那么,戴尔SC系列存储系统是如何延长硬件的生命周期,从而提升投资回报率(ROI)并最大程度实现现有设备的再利用呢?
戴尔SC系列存储系统独有的投资保护设计,允许上世代、甚至上上世代的存储硬件也可以享受到最新的软件功能。得益于戴尔存储系统卓越的软硬件设计,戴尔SC系列存储系统可以在无需中断的情况下,实现控制器软件升级。操作非常简单,完全消除了用户的技术风险。
客户案例:
以戴尔在湖南的某高校用户为例,通过在老型号SC40存储上保留数据就地升级系统到新的SCOS6.7版本,并由此获得了Live Volume的功能支持,从而使3年前购买的旧存储设备焕发青春,并在Dell服务团队的帮助下顺利部署了时下流行的存储双活平台,令原本濒临淘汰的设备重装上阵,以更高的SLA级别服务于用户的重要业务。
另一方面,戴尔SC系列存储系统更在业界唯一推出了永久软件许可证设计。
戴尔存储-永久许可证机制
传统的存储系统,硬件和软件捆绑打包一起销售,用户在升级换代时需要为新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许可付出代价。即使是同一代产品的不同型号,用户也得为自己的硬件升级行动付出额外的软件成本。
而通过永久许可证机制,戴尔的用户在产品更新换代升级时,无需为已购买的软件再次付费。旧系统上的软件许可证完全可以移植到新系统上,从而极大地节省了购置成本。事实上,基于流动数据架构的设计更将此优势进一步发扬光大:新型号的存储硬件甚至保留了对上一代存储系统硬件层面的兼容性,从而使数据的完整保留和就地升级成为可能。比如说,在上一代SC8000/SC4020得到广泛部署的磁盘扩展柜(SC200/SC220/SC280)就得到了新一代旗舰产品SC9000的支持。他们的用户可以毫不费力地让集成最新技术的存储控制器去处理现有磁盘柜中的数据,从而用很小的代价就实现性能和可靠性的大幅提升。
客户案例:
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和苏州工业园区信息中心就是此技术的受益者。
在多年前,微软中国的技术支持部门从Compellent选购了SC40,得益于软件定义和永久许可证机制,客户至今仍然享受着软件升级所带来的好处。2015年7月,服役多年的SC40在戴尔技术专家的帮助下,在线升级到SCOS 6.5.20,增强了稳定性的同时,也获得了新特性带来的技术优势。
同样,苏州工业园区信息中心多年来一直以Compellent存储为基础构建数据容灾平台,从最早的SC30,到现在的SC8000。存储架构从一开始的单台存储发展到主备机房的双活容灾,再到连接异地机房的3DC部署。存储系统在保持在线稳定运行的前提下,不断进行着可靠性和功能上的增强。而这些,并不需要用户在早期的过度投入,也无需担忧将来的技术断层。在永久许可证机制的帮助下,用户将2011年购买的SC30平滑升级到SC8000,在线更换存储控制器,以前购买的磁盘和存储软件license全部可以继续使用,客户以往的投资被充分利用,且减少了数据迁移、数据再比对的停机时间,实实在在地享受了软件定义存储带来的好处。
苏州工业园-基于SC8000的两地三中心部署
通过这些设计,戴尔SC系列存储系统真正实现了“未来就绪”的承诺。一代又一代接力管理着用户的数据,一代又一代不断满足用户变化的需求。将历史连接到未来,支持着老朋友们继续新的冒险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