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比尔盖茨对网络的这些预言居然都成真了!

网络
1996年1月3日,比尔盖茨在一篇叫做 “ 内容为王 ” 的文章里,大胆预测了20年以后的互联网。

一年开始,许多人都有做新年计划和展望未来的习惯,不过有些人总是比另一些人看得更长远:

1996年1月3日,比尔盖茨在一篇叫做 “ 内容为王 ” 的文章里,大胆预测了20年以后的互联网。

这可不像听起来那么简单:如果你了解当时的互联网是个什么样子,当时整个世界 99 %的人都不知道互联网是个什么东西。即使有知道有互联网这个玩意,也不过只能利用拨号,在极其有限的几个网站中间选择。网站很多还是聊天室和个人网站,我们现在熟悉的各种便利服务,以及绝大多数的门户网站要么是摇篮里的宝宝,要么根本不存在。

 

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要预测好互联网的未来,需要相当的勇气和判断力的。但是,比尔盖茨,这个***微软以及整个 PC 时代的男人,却不是一般人。在文章里,他大胆预测了从平面媒体的死亡到UGC类网站的繁荣,许多跟现在的互联网惊人吻合。

让我们来看看他到底预言了什么吧。

基于互联网创造的内容会成为像电视一样,成为巨大的金矿。

“互联网内容会诞生出非常多的商业机会。因为每一个内容都是广播。”比尔盖茨写道。

在他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互联网只有很少的多媒体内容,因为连接非常慢。广告商也不觉得互联网是个有潜力的渠道——那时地球上只有约1000万人上网。

但盖茨预测,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 – 和更好的 – 将内容交付,越来越多的人希望看到它,它会通过数字广告赚了不少钱。

如今二十年过去了,情况如何?以下是 2010-2015年 中国重点媒体广告营收规模及走势:

 

可以看出,比尔·盖茨的预言不仅应验,甚至还略显保守 —— 互联网广告不仅与电视并驾齐驱,甚至已经达到了电视的两倍。这还是仅仅只算了广告,没有计算互联网其他潜力的情况下。

由用户生成内容的网站会成为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关于互联网的令人兴奋的事实是,任何人只要有一台电脑和一个调制解调器,就可以发布任何内容,他们可以自行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说,互联网相当于一台多媒体复印机,它允许内容以低成本复制,不管观众多还是少。”20年前,比尔盖茨这样写道。

时代所限,盖茨并没有提出“UGC”这样的词。在 1996 年,美国,乃至世界上人们所观看的媒体内容,大部分是由几个关系密切的企业和机构创造的。普罗大众如果要让大家听到自己的呼声,唯一的办法是向媒体求助——例如写信给报纸的编辑。

但新生的互联网提供了民主化的世界,盖茨意识到,互联网的一大意义就是允许任何拥有调制解调器的人来创建新的和令人兴奋的事情。

如今,盖茨的预言也实现了:Youtube、Twitter、Reddit上的内容,正在迅速的从用户自我消遣转化为全球媒体内容流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而在太平洋的另外一边,在2011年之后,中国的微博、微信公共账号,垂直性网站如知乎、豆瓣上的内容也已成为中国流行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互联网将给小公司更大的机会,以及更公平的竞争环境。

“对于涉及提供信息或娱乐服务的领域。公司的大小将不再是一个限制。” 比尔写道。

如果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在1996年提出来,一定会被人视为空想:那是一个大公司尚且热衷于互相并购的年代,小创业公司,尤其在媒体上的创业公司,只能在巨头指缝里讨些残羹冷炙。

然而,这个局面在互联网时代确实有所变化 —— 尽管巨头还是巨头,竞争也还是竞争。但是互联网的长尾效应给了许多专精于某一部分内容的创业者以充分的机会,而病毒式的传播和植入式广告又让人们看到这些创业所带来的明确前景。如今,每一个细分内容市场都几乎可以找得到创业者在耕耘。

盖茨预见到了平面媒体的凋亡。

“许多人在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在传统印刷时代获得成功的媒体,有多少也能在互联网时代获得成功?”

盖茨不仅预言了纸媒的凋亡,他还认为,如果仅仅只是把纸上的内容搬到网上,而完全没有根据内容进行数字化创新——就像许多传统媒体现在所做的那样,这种拯救注定是徒劳的。

事实证明,他是对的。不仅仅是对于纸媒被互联网取代,而且还在于纸媒面临互联网会采取的种种措施,我们看到,在新时代纸媒实际上不能说不积极,它们纷纷推出的电子版、网络版、移动客户端、微信公号等,但是面对新型的网络内容巨头,它们仍然无能为力。

 

(在这个元旦节,又有三家纸质版报纸离开了我们。它们是《今日早报》、《都市周报》、《鹤都晚刊》。)

新闻将会使得一些“当地”的事件被全球化。

“虽然在互联网里“淘金”的气氛今天仍然主要局限于美国,但是席卷全球的通信成本下降和本地化内容在其他国家中的涌现,会使得这个趋势最终传遍全球。”

传统媒体的下滑并不意味着受众获得信息会变少,事实恰恰相反。盖茨预言,访问互联网的成本将大大下降,世界上将会有 40% 的人使用互联网。如果现在你已经不再为这个数字感到惊讶,请你想想在1996年这个数字是 1%。

上网的人数增多, 不仅仅意味着全球内容逐渐走向世界每一个角落,也意味着每一个 “当地” 的内容也有可能突然成为全球的中心。随着受众和创作者的日益广泛,越来越多的人在网上获取全球各地的新闻,“当地”、“区域”和 “全球”、“中心”的边界逐渐模糊。

在今天,我们越感受到这一点:不仅是全球的巴黎、弗格森、巴勒斯坦、叙利亚的新闻能够迅速占领我们的社交媒体和日常谈话,也包括任何一个你身边的人,都有可能成为整个国家甚至世界的谈论

有很多例子,但人们可以期待2014年的抗议活动弗格森,密苏里州,巴勒斯坦人在地球另一边通过社交媒体所支持的。还是斯诺登泄漏国家安全局的间谍,震撼了世界,因为他们***次在2013年在网上公布。

 [[161718]]

(2015年最令人悲痛的一幕:巴黎爆炸案)

他还预测“付费墙”技术和多种内容盈利模式的出现。

“在一年之内,收费机制会逐步到位,但是收看内容仅需要一毛钱或几毛钱的信息费。如果你决定要访问一个会花你五美分的页面,你会不会写支票或邮件去申请。你只需点击你想要什么,然后收取总数就可以了。”。

这个想法如今看上去稀松平常 —— 尽管网站的收费内容仍然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话题。但在1996年的技术网站,网上支付这个概念本身就是全新的。而且,一个网站可以收取几美分的想法也非常特别。

盖茨自己就是收费墙的首倡者:1996年七月,微软推出了知名网络杂志Slate.com,并且收费$ 19.95 美元。不过这个确实有些超前了,一年之后,Slate.com 取消了收费,但是许多新闻网站,开始继续付费内容和多种商业模式的探索,一直到今天。(对于中国,这个***的意义就是促进了一系列的网络文学产业的出现)

当然盖茨也预言了,这种方式可能会有局限性,因为你在建立有效的收费壁垒的时候,也在减小可能阅读的人数和广告收入。但是,它毕竟为担心自己的内容会上传到网络上的原创者提供了一种可见的模式。

2016年即将到来,你对于 20 年后的互联网有什么看法呢?赶快把它记下来,说不定20年后它们也会成真!

责任编辑:何妍 来源: 搜狐科技
相关推荐

2016-01-20 16:46:25

技术周刊

2020-07-31 16:54:52

戴尔

2019-01-28 21:42:20

比尔盖茨资产微软

2015-11-06 13:45:00

2011-11-08 14:47:07

2013-08-27 13:56:18

2009-12-28 09:54:54

2009-07-27 09:38:55

盖茨BASIC语言

2019-01-22 08:27:50

比尔盖茨微软鲍尔默

2012-02-02 10:16:21

比尔盖茨开源软件

2023-12-01 14:44:30

2020-03-14 12:17:19

微软比尔盖茨

2010-06-11 10:52:44

盖茨奥巴马

2010-10-13 10:48:32

比尔.盖茨

2021-05-06 09:31:31

比尔盖茨互联网婚姻

2019-11-08 09:13:58

微软华为Windows

2010-01-26 09:53:09

比尔盖茨互联网

2020-08-20 13:36:36

微软开发AI

2017-07-06 13:38:15

预测盖茨CIO

2018-11-08 09:32:29

机器人人工智能系统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