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记得自己19岁时,曾在曼哈顿市中心为高盛投资工作,那是我第一次见到Windows。那时候的我还沉浸在DOS那个以命令作为操作主体的设计当中,然而于1990年推出的Windows外加Office套件在未来的人生当中成为我无法舍弃的重要工具。
在Windows 95推出之前,我们一直生活在以合作式多任务机制运行16位应用程序的世界当中。“合作式多任务机制”的意思是,如果我们在开启Excel以及PowerPoint时遭遇Word崩溃,那么一切未保存资料都将直接消失。在这种情况下,每隔五分钟保存一次工作成果就成了一种必要的使用习惯。想象一下,如果大家通宵加班为投资银行完成了一份报备材料,但却需要向另一时区(仍在工作时段)的投资管理者承认最后两小时的工作内容由于合作式多任务机制下的崩溃状况而彻底消失,相信对方一定会恼怒地想冲到电话这头给我们来一顿拳打脚踢。
Windows 95真正将32位抢占式多任务机制带入了我们的生活,而且我发现自己的工作因此而变得更加轻松愉快。与大多数技术人员一样,我认为这是自己半辈子以来见到过的最引人注目的Windows版本。
Windows的发展历程当中既不乏成功案例亦存在大量失败情况,甚至有点像《星际迷航》系列电影的前进道路——一代出色、一代差劲。Windows XP令人惊艳,Windows Vista饱受诟病,Windows 7坚定踏实,Windows 8则过于激进。就目前来看,Windows 10已经获得了相当积极的客户反馈。
微软公司正在努力再次创造辉煌,从而避免再度重蹈隔代方案不受欢迎的命运。在Windows 10当中我们见证了开始菜单的回归,Continuum等新功能的加入外加用于取代IE的全新浏览器方案——未来对于Windows忠实用户们而言似乎一片光明。
但事实是否真的如此?
我们正处于Windows模式转型的重要历史阶段。微软公司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将Windows 10以免费形式推出,而一旦接受了这种获取方式,大家还愿意再度为操作系统付费吗?具体答案相信在Windows 11(或者其它最终定名)出现之后揭晓。也许正如我的同事Woody Leonhard所提到,Windows将以“Windows即服务”的方式转向订阅获取道路,这种转型甚至在下一代系统出现之前就有可能被确定下来。
微软方面正在全力冲击基于云的基础设施(Azure)与服务(Office 365)解决方案,不过各类计算设备(包括PC、平板以及其它智能设备)仍然需要一套通用的操作系统产品。只要这种需求仍然存在,无论是以本地安装的形式还是选择桌面即服务联网途径,Windows将继续不断更新并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重要比重。Windows为我们所熟知、易于使用,而且适合各种年龄段的用户群体选择。与此同时,很明显微软公司也开始放弃将Windows打造成“Office专用操作系统”的思路,并将这一生产力套件王者逐步推向iOS/Mac以及Android等设备平台。
我们还见证了基础设施领域的迭代思路,Windows服务器开始越来越多地运行在云体系当中。不过无论是否立足于云环境,这些设施运行的仍然是Windows系统。从近期角度看,接下来内部/云交互这一混合思路将成为发展趋势,而全部相关系统也仍将大部分运行Windows。无论是企业桌面还是后端服务器,Windows都还没有遭遇到任何真正具有威胁的系统竞争对手;但是必须承认,随着越来越多平板设备入侵计算世界,微软将不得不放弃一部分既得利益以为各操作系统供应商提供对应版本的应用程序,从而保证Office/Office 365在全平台之上的对接能力。但我得说,这是一着好棋,真的。
我生命中有二十多年都在坚持使用Windows PC设备。我尝试过Mac并发现自己并不太喜欢这种风格。当然,我也尝试过平板产品,也赞赏其在阅读书籍、文章以及观看流媒体内容时的便利性;不过无论如何,我仍然是个热衷于PC加Windows组合的家伙。我欢迎不断出现的各种变化因素,但同时也仍然保持着自己的怀旧理念。曾几何时,微软本身也是酷炫的代名词——那时候人们会排队到零售店里购买Windows 95,那时候比尔·盖茨刚刚建立自己的软件帝国。虽然美好的时代已经过去,但Windows仍然热门,也将继续红火下去。
对于软件产品来说,三十年真的是段相当漫长的时光。虽然未来十年当中Windows将迎来更加巨大的变化,但其依旧强大如故,并将继续在接下来的发展当中重新发明自身。我也期待着见证一切相关成果,同时为Windows庆祝四十岁生日。
原文标题:Windows turns 30, but will it reach 40?,作者:J. Peter Bruzzese
【51CTO译稿,合作站点转载请注明原文译者和出处为51C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