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和大数据正在倒逼消费金融领域的发展。”—在【WOT2015"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技术峰会】的专访间,马上消费金融CDO刘志军向51CTO记者分享了上述观点。刘志军曾在美国***资本银行工作10年,在这之前曾供职于美国Equifax征信局。专注于数据模型建构技术。2014年底才回到中国,与前京东董事长赵国庆共同创办马上消费金融。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刘志军在中国看到了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的***的机会。
刘志军说,互联网和大数据在倒逼我国消费金融领域的发展。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发达国家里,征信和数据个人消费已经经历过几十年甚至上面年的历史,长期的数据积累使征信系统相当成熟发达。反观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发展尚不完善,虽然央行已经建立了征信中心,但征信数据的提供速度和覆盖量依然处于较低的水平。不过至少,我们已经开认认识到个人征信对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发展的重要性。快速崛起的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让我们加快了向前赶超的速度和可能。
对于从业者来讲,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困难也比较多。对于数据处理、模型建立等基础工作,消费金融公司都需要从头打地基。
消费金融的特性适合用大数据行为预测模型
刘志军认为,消费金融呈现出大量、分散、小额、短期四大特性,这四点决定着消费金融模式具有很强的统计规律。借助大数据技术,我们可以利用构建数据分析型的方式,使在国内征信服务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提升互联网金融风控水平。
- 大量– 适用统计规律
- 分散 – 独立性
- 小额 – 个案不重要,统计规律重要
- 短期 – 数据时效性
谈到数据模型刘志军介绍到,宏观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通用于美国市场的标准模型FICO模型,这是一种市场普适性的模型,对任何领域都具有指导意义,但不具针对性。另一种聚焦于某一个特别领域,但是不能扩展到别的领域。模型的种类和适用的范围是非常多的。在选择模型的过程中,没有绝对唯一的方案,是通过模型的组合,针对某一个领域做定制化的模型,还是做一般性的模型,取决企业业务需求和发展策略。
模型不需要***,而需要利用到***
数据整理好后建一个模型其实是很容易的,前提你并非要建***的模型。刘志军坦言,建***的数据模型当然也不重要,把模型充分利用好非常重要的。目前大家还是一丰在些观念上的问题。比如对于风险比较这种观点,刘志军认为实际意义并不大。这是因为风险本身就有差异,风险也成本、盈利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第。这完全取决于企业的定价策略。
在这个过程中,一旦建立好一个模型,我们就可以把客户的风险进行分类,更好的应用下来。客观模型的验证也很重要。一个信用风险的高低和人品有问题,但不是绝对,不应把个人信用的高低与做坏事、犯罪行为的可能性划等号。业界应该将信用评级要和欺诈严格区分开。
建模数据才是最根本的问题
目前,存在于互联网金融中数据模型的建立,真正困难的不是建模,而是在于数据。在刘志军看来,数据的碎片化、数据的壁垒既是挑战,更是创新的机会。我们要做的是,想办法把数据找到、拼起来。这个“拼”的过程离不开大数据的发展。数据分析模型建的优劣,与大数据密不可分 。如何我们摸准了大数据的技术发展方向,建模方法很快就可以处于先进地位。
戳下方图片,更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