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15 岁开始折腾互联网,到 17 岁真正有意识的创业,再到两年后的今天做着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比起总理今年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才开始进行互联网创业的年轻朋友们多经历了那么一点。笔者深刻地体会到了当美国青年能够在科技,互联网领域大展拳脚的时候,中国青年无法通过简单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想法。此刻,因为我们身处中国。在这片神奇的土地,难度又在无形之中增加了一个等级。
浮躁的年代,疯狂的创业
从今年 2 月份开始,基于政策的发布,在神州大陆,创业开始呈现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15 年前没有全民创业,创业还是小部分人的事情。现在创业成了潮流,随便做个 APP 就想融资几百上千万的年轻人实在太多了。
投资人阎焱说过一句话:如果全民创业,这也是这个民族的悲哀了,说明国家没有给这个社会提供一个好的选择机会和社会保障。其实创业一定是一个社会中间少数人的事,而且它应该只适合于少数人。如果全民创业一定是社会在它的功能上有所欠缺。在中国目前这个机制下,政治体制下,相对来讲创业的人多一点倒是个好事。因为如果说年轻人都去考公务员、去当警察、去国企工作,那可能是更坏的。所以在这些坏的中间比较,创业可能稍微好点。
媒体的鼓吹,社会的膨胀
媒体对社会氛围的影响太大了,现在我看到的天使轮基本上都是 500 万以上的了,几千万美金的A轮随处可见,我想咱们中国人真牛逼。现在满世界都创业者,我们可以拍部电影了,取名为《进击的创业者》,一定热卖。
鼓吹创业的人,都在讲白手起家的例子,听到这些的没有经历过的年轻人,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开始想 change the world。但是不是打击你们,刚出来没有资金,人脉,资源是很正常的,很多人其实也明白。但是看了那些媒体的报道“大学生卖切糕日入十万”,“创业青年卖 APP 月入百万”……马上打了一针兴奋剂,觉得自己就是下一代马云,自己也能搞定一切事情。要知道那些光鲜的 90 后能有多少,成千上万的创业大军就上了那么几个。肖恩在《社交网络》中说过,这个时代 idea 最值钱,但是你要好好想一下,你身处的是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大陆。
媒体喜欢报道年轻创业者,吸引关注度。投资人喜欢投被媒体关注的创业者,方便下一轮资金的接入。创业者喜欢数据夸大,大家也都喜闻乐见了,这对三方来说是一种何乐而不为的事情。Too young too naive 啊。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社会是进步的,从刚开始媒体报道的犀利哥,芙蓉姐到 90 后富二代,官二代。至少今天满世界的创业新闻比当时的满屏幕负面新闻正能量了。这是媒体的力量,可以改变一个社会的风气。
创业不适合大多数人,个人选择个人自由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那么媒体报道的是少数情况还是多数情况就显而易见了。影响新闻价值的因素包括:影响、时间性、接近性、冲突性、异常性。狗咬人太多了,所以没有什么大的影响了。但是人咬狗就从来都没出现过,占了异常性,吸引读者,关注度高,相对的新闻价值就高。那些经常发生的、习以为常的事情不是新闻,而那些很少发生或偶尔发生的事情才是新闻。在这大众创业的时代,成功的创业者能有多少呢?
自己没有资金,没有人脉,没有背景,没有资源,没有经历。那么年轻创业者的热情,信念,激情,天真便是他们***的财富了,当然这也为他们能轻而易举被打鸡血做下了良好的铺垫。你知道的越少时你越觉得自己能改变世界,你对这个世界了解的越多时,你越觉得自己渺小。创业要选对方向,盲目的跟风只会让自己一败涂地。好好想想你的产品能为用户带来什么价值?你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你积累了足够的知识了吗?你现在能成为一位优秀的 leader 么?……
现在衡量成功的标准不再是为社会为人类创造了多大的价值,更多的融资了多少,公司估值多少。现在的创业者可以想想,现在你是在为了什么创业。为了名誉,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为了改变世界,还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徐小平说过:创业是人生资源总和的爆发。如果你现在很年轻而且出身在一个有资本有背景的家庭,你可以试试创业。如果不是,我希望你能明白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生命嘛,休轮公道。跟风鲁莽创业,失败率很高,把这时间拿来做能丰富你自身,投资你未来的事,远比你现在创业要更具价值。多积累,厚积薄发,总有比现在更好的时间段进行创业。
在创业的过程中大家可能因为种种因素而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我希望各位年轻的创业者:勿忘初心,方得始终。只有经历过后,才会刻苦铭心。自己经历过的感受会很深,为你们说出来了,但是你们没经历过,可能会不太在意。个人选择,个人自由,因人而异,不是大多数人现在就适合创业的。多积累,多经历,再创业。慎重创业,自己抉择,做你喜欢做的事吧,即使那是"创业"。
也许有朋友会问我现在你在做什么:我想让这个世界变得美好那么一点点,这是我想做也是我正在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