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Cocos 2015秋季峰会”在厦门集美盛大举行,本届峰会以“手机页游崛起”为主题,邀请了致力于手机页游领域的重磅游戏厂商、主流渠道代表以及核心开发者们共同探讨。针对于开发者颇为关注的“CVP”项目,触控科技联合创始人COO Gary、触控科技副总裁Jane、CVP代表Cocos教程作者沈大海、CVP代表Cocos知名博主卞安共同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以下为根据相关速记整理的信息。
记者:您好,我想问一下,CVP是一个什么概念?会产生什么价值?能够对行业产生什么影响?
Gary:我很早也在做一些和技术相关的事,技术这个历史发展过程中,很多事得以发展,和技术高手,技术专家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在很多情况下,整个IT行业,绝大部分的公司都是叫软件公司,我们说互联网公司,这个游戏也好,那个游戏也好,核心都是软件开发,软件开发里人是最重要的,你想做一件事情,核心就是你先要有一个做软件开发的高手。很长时间以前,我们就在商量,Cocos的占有率非常高,这么长时间,几乎所有想做游戏研发的人,当他第一次看到Cocos的时候,他的想法就是我从哪里去找人,什么人可以帮我把这个事做起来。我们说的CVP,全称Cocos Valuable Professional,Cocos最有价值的专家。其实包括我们在各个公司的技术负责人的背景上,或者是职业经验上来看的话,很多各个公司的技术负责人他在最开始的时候,一定是在某项技术上是专家。我们基本上见到的公司在技术管理的人原来不是做技术,不是专家,不是高手的很少。不同的是有一些人横向懂更多,有的人是纵向是专家,无论是哪个方式,技术高手是最重要的。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虽然Cocos现在整个占有率非常高,但实际上,并没有一个很集中,或者说很专注的标准对技术专家进行一个评定。很多情况下,都是只能通过我去问问他这个人怎么样,问我想找谁合伙靠谱。如果说在这个圈子里大家很熟就好办,如果不熟的话,因为做技术的人比较不太善于沟通,不知道他,就没有一个评判标准。我们设立CVP,其实有一点像技术俱乐部,这是一个圈子,但这个圈子又是官方给的荣誉。这样一来,我们就有一个很明确的标准,说这个人是CVP,那么没有问题,这个人一定是Cocos专家。这是我们希望构建的方式,同时又希望这个机制有互相带动作用。一人成为CVP,又可以带动其他人。
记者:CVP的好处里面,提到了培训收益和技术收益,那么CVP技术收益有多少?这个技术收益是怎么来的?
Jane:这两个部分我们原本计划第二阶段会实现,现在也有部分实现。当前,我们着重招募更多的CVP:开发者可以登上CVP的网站申请成为导师,如果资历不够的话先做学员,花100元拜师CVP。我们为CVP划分6大体系,Lua, 2d-x, JS, Art, iOS, Android,学生接受导师的指导,为Cocos贡献内容,累积财富达到500分的时候就可以申请成为CVP,享受CVP的权益,比如:可以招学生,接收企业项目等。培训收益和技术收益,是我们第一期招募到100名CVP之后就会打开的通道,是指企业可以通过平台找到CVP大牛,埋单方是CP。CP常常面临技术壁垒,现在手机行业特别缺人,你招不到人,有时候也不必在小团队里养N个技术高手,那这个时候找什么人来做技术支持,就可以到CVP平台上找到CVP,企业来挂出任务,这个任务是带有标价的,比如一个美术我做不了,是用Cocos来做的,这个谁做,比如这个标的挂出来2万,那CVP都可以接这个任务,作为甲方CP可以挑选CVP,可以在线成交。我们平台和CVP二八分成,这个就是技术收益的来源部分。
培训部分也是同样的道理,因为我们今天也看了有很多教育培训机构线下开课,收费是很高的,四个月的课就2万多学费,这个时候找不到足够高质量培训老师,就可以去我们网站上去找,培训机构也可以挂一个任务。比如我花五万元钱进行某一段时间的授课,也会有很多CVP去接单,对接成交
以后,平台和CVP分帐。培训收益和技术收益就是这样产生出来的,由我们官方来主导,我们把需求方培训机构,还有CP的需求方,企业的需求方,把有知识,有能力,愿意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取财富的人,把双方对接起来,在我们平台上实现共赢,同时我们平台也有分成,是Cocos引擎商业化的一部分,这是触控在生态布局上一盘很大的棋。
记者:我想补充问一下,这些CVP的背景方面,官方有没有数据化作为指标?
Jane:我们有一些指标,但不是特别严格数据化,因为人不好具体地量化,有背景分或者是印象分,也有作品分,我们有大概的粗线条,市场上有五类人可以成为CVP,第一是原创高质量技术博客达到15篇以上,就可以申请成为CVP,现在走绿色通道直接就可以成为CVP;第二是自己主笔或合作出版过Cocos相关书籍;第三是担任过或者现在正在担任Cocos技术培训的讲师,比如在北方集团,或者在厦大教授Cocos课程,有这样的资质就可以立刻成为CVP;第四是写过质量高的Cocos教学课件或录制过教学视频;第五是在游戏公司担任主程,开发过知名游戏,可以直接成为CVP。至于那些还未达到上述五类标准的人,则要通过CVP官网cvp.cocos.com, 拜师和贡献博客代码,成长并积累财富值达到500,申请通过才可以成为CVP。
记者:沈大海老师你是为了培训收益和技术收益才要成为CVP的吗?
沈大海:CVP的推出是解决了CP的问题。从开发者来讲,开发游戏都需要开发者以及开发者的服务,触控肯定不需要有这么多的技术资质人员,把开发者整合起来为其他的CP服务是一个很好的事。
从CVP的角度来讲,赚钱只是其中一个非常小的部分,以我为例,首先可以参加触控组织的行业会议。另外,很多开发者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来分享自己学习内容和知识体系,比如说原来写过Cocos博客或者出版过Cocos书,或者想传播Cocos技术,通过这个方式可以传播更快,对某些CVP来讲,希望在自身价值和影响力方面可以得到提升。还有我以前在Cocos1.0的时候就做Cocos开发,那时候教程非常少,没有交流的平台,浪费了很多开发时间,如果有CVP的话,就可以建立一个交流俱乐部,大家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共同快速地提高。现在的问题是,Cocos的版本不断推出,每隔三个月要推出新版本,我们今天看到的很多新技术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学习,对一些还在从事老版本开发的开发者也需要快速学习,网上大量资料版本不同会导致学时过长,我们有一个组织,就可以快速和官方的引领者对接,我们就可以快速提升,也可以加快开发效率。重要的是可以交到很多Cocos的朋友,可以把自己掌握的知识快速传播,还有很多Cocos活动,对CVP来讲都是很有收获的。所以,我觉得从我个人来讲,是非常支持CVP计划。
记者:现在有CVP成功的案例吗?
沈大海:在做CVP之前,很多开发者就有各种各样的问题,Cocos架构方面怎么做,比如Cocos引擎研发团队每天都有大量的问题,所以当时王哲就把问题扔给我了。我给很多小的CP讲了Cocos课程,我都给他们服务过。这个事情之前就有很多Cocos对接的案例,只是没有现在这样系统化,通过对创业公司讲Cocos的课程,他们就可以快速的掌握,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还有一部分,在开发过程中,有一些问题解决不了,找到Cocos,找到触控,触控也是把这个需求对接到CVP,有现场答疑和调试,很快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很多做游戏的团队不是原来就是游戏公司,有很多是从其他行业转到游戏行业,他们对引擎就不是特别熟悉,所以在开发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引擎的特点,还有很多新的特性,可以让开发者快速的上手开发一款游戏。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成功的团队,很多成功的游戏,需要对于技术的提升还有相关技术服务的配套跟进,才可以让生态更加完善。我们需要这样一个平台,让很多开发者,比较资深的开发者能够对刚刚进入Cocos生态的CP有一个比较好的支撑,包括对培训的对接,对技术指导的对接。
记者:之前触控有一个教学内容模版,目前CVP计划会在学生中间进行推广吗?
沈大海:我的理解是服务整个生态,学生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记者:刚听了整个介绍,整个运营感觉有点像O2O的模式,你们是怎么想到这个运营模式的?
第二个问题是,假设我们这个模式很成功,是不是可以消灭技术外包的空间?
第三个问题是,现在中小CP在不断减少,我们这样做的话,市场空间有多大?
Jane:这些问题都很具有挑战。其实最早在去年冬天,我们就在思考Cocos生态还能怎么再壮大,用什么样的模式。有一些会员制,也不光是O2O,还有直销的概念,让CVP会员去发展会员,对参与进来体系的开发者都有奖励,把各方面的利益集成在一起。因为Cocos大家认为是做雷锋,Cocos的引擎商业化我们从去年碰到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有不断的人问我们,你们的引擎商业化到底这个模式怎么走?后来我们就想到了通过CVP把Cocos的开发者聚合,这个人群实在是太大了。在中国我们的市场份额非常大,怎么把这么大的“流量”变现,引擎就有商业化的路可以走,高端开发者不见得每一个都是CVP,但是他们这么多年的投入和经验积累,怎么把这些知识经验货币化,我们想到这里一定是有机会,有市场的。因此我们就想怎么能把它做成一个平台,因为我们是官方,我们一定是通过平台,把这个架子搭起来,我们组建团队,有技术,产品,运营,还有市场推广的人员一起做这个事。很早期的时候我们就请沈大海老师作我们的顾问,我们一起商量可行的模式。我们不想完全从平台思路去定义,我们建平台服务的客户就是CVP和开发者,我们就想早期就要让他们参与进来。我们从官方定义这个平台,要做Cocos引擎商业化,所以我们一定要让CVP的代表早期参与进来,我们一起制订游戏规则,一起设计平台的理念,一起来想我们怎么把这些散落在民间的Cocos开发高手聚集起来,让他们加入我们这个体系一起来做这个事。所以我们借鉴了一些O2O的概念来设置这个体系。当然这个体系也在不断完善过程中。O2O就是把供需方整合在一个平台,把市场两端连接起来,我们没有刻意去拷贝O2O,只是现在O2O特别火,大家就不谋而合了。奖励机制我们则借鉴了直销概念比如美国的NuSkin,因为都是口碑营销,基底理念是相通的。
长期会不会消灭技术外包,还不知道,应该不会完全替代,CVP人群,通常自己拥有小公司,或者在大公司打工,能够加入到CVP队伍的人在公司里通常都是优秀员工,因为八小时以外,愿意花时间去钻研学习,写书写博客写代码,或者参加活动搞培训,一定是一些朝气蓬勃的人,高能量乐观积极推动事情的一些人,他们在这个高端精英的俱乐部里面大家一起做一件事。但是这些人有个特点都比较忙时间不够用,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大摊事,所以做纯粹的技术外包,他们不一定有兴趣,他们更多的是透过这个平台结交更多志趣相投的朋友,获得官方更多的支持,愿意带一些小团队,接一些小项目。可以说是“一群有意思的人,一起做一件有意思的事”,作为技术外包一个有益补充,我们并不想去消灭技术外包,在整个大的生态里面各人有各人的活法。对中小CP,现在越来越不好存活,我们也是感受到这一点,比如大的CP比较容易找到王哲,中小CP就很难,那就需要到我们的平台上可以找资深热心的老师带路帮助你成功,我们CVP平台的推出,中小CP是受益的。现在我们只是集成了技术优势,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可以把运营优势,评测优势,和扶持中小团队的优势都集成到这个平台上来,帮助整个行业来发展,这样对整个行业是很有意义的。
记者:CP想做成的项目,CVP提供服务,触控在中间怎么把控这个质量?
沈大海:我们在给CP提供服务的时候是不是有标准,是不是达到了服务的标准,就涉及到提供CP的服务有哪些,有的是培训,有的是技术指导,有的是对某一个支持的发布,内容可能不太一样,服务项目也不太相同。第一步先让这些CP上来,对CP各种需求,有的需求是通过量化的,有一些是非量化的,后期对CP有全年的服务,包括给他做技术的指导,作新技术的介绍,作培训,作相关项目的解决,可能各个CP的需求都不同,针对这些不同的需求我们提供一个打包的方案,而不是给你解决一个问题多少钱,讲一天课多少钱,终极目标是让CVP的技术价值可以更好的对接到企业的需求上,最后的量化不是通过特别严格的标准,可能也没有那么好的标准。之前也想过在CVP的早期也想过,把讲课定多少钱合适,后来就想没有办法定。第一步还是让CVP的平台吸引大量优秀的开发者到这个平台上来,让大家交流,有了这样一个交流平台,一般的问题都可以解决。我们也是希望CVP既是一个对CP服务的组织,也是一个大家互助学习的俱乐部,俱乐部的作用比单纯的服务更重要,我喜欢和很牛的开发者沟通学习。关于这个服务是不是可以达到标准,就需要看各个具体不同的项目,我感觉是没有问题的。到目前为止,只要CP找到我要解决的都解决了。
红孩儿卞安:大海刚才讲的已经很全面了,技术标准的话,这个还是要因实际情况而应,根据实际需求,既然是服务开发团队,肯定要达到开发团队的满意。我们作为CVP本身也有能力,CVP硬指标已经保证了在应付这种对方需求的时候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而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即使说因为个人的一些原因,比如我擅长哪一块,我在实地项目对接,包括SDK的接入有一些缺失的地方,既然作为CVP俱乐部的一员,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也都会去帮助,或者是去指导我在服务上有一个完整全面的服务。大家互通有无之后,在Cocos引擎整个一套技术体系上不会有死角。
记者:您刚才说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一个CVP可以带一个小的团队?这个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态?
Jane:你在CVP官网点击“加入“,就可以进入看到六大知识体系,各个体系都有CVP知名导师,可以网上拜师成为他的学生,我们平台设计“拜师”这个环节老师是不能拒绝的,必须要接受辅导你,当然学生要付一点费用。大海老师有10个学生,这10个学生可能特长不一样,有的人擅长做手机页游,有的人擅长工具类的东西,大海老师就可以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不同的指导,这些特长不一样的学生实际就是一个虚拟小团队。我们第一个阶段是搞精英俱乐部,第二个阶段是走到跟企业对接,去接培训和技术支持的任务,CVP导师现在积攒他的团队,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导师对每个学生的技术特点和沟通是逐渐了解的,而且学生对老师有天然的尊重,他们之间磨合了一段时间,就可以去接一个企业任务,获得团队财富了,接任务是自愿的。
记者:我想问一下Gary,作为触控创始人,触控当时成立的初衷是什么?一直到现在,经历了哪些关键节点?未来怎样?在整个过程中,决策有什么转变?
Gary:这个事情比较有意思,包括我们今天做CVP这个事也是跟我们初衷很像的。行业内很多公司是因为两件事知道我们,最早是因为捕鱼达人,第二个是CocoaChina。在2008年3月份的时候,我有一个个人网站,我们做触控当时说实在是没有想做游戏,就像我们更多的是想说一个开发者社区,我们当时那个社区是在苹果社区开始之前就有的。我们最初的初衷是因为自己也在做研发和开发,所以不管现在做开发的人多还是少,我们总能够通过自己的经验,让现在做开发遇到困难的人得到我们的一些帮助。最初的时候,我们没有想到经过这几年就变得这么火,我们最初的时候就想这个事,当我们遇到王哲团队的时候,主要是大家价值观都很接近,当时王哲他们是义务的,没有很商业的方式,他们就希望做一件事,这个事是对别人有用,对谁有用?当时第一个就是对自己有用。因为我们当时做完捕鱼达人的时候,非常需要有一个新引擎。我记得有一个媒体朋友,在去年或者是前年报道我们公司的时候,提了一句话,说往回看几年,这家公司说的话和他真正做的是一样的。我们现在做的事都是我们真正想做的事,也是我们希望给这个行业,给这些开发者提供更多,我们也一直在做。这个初衷是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变的。
包括到今天CVP,是我们原来做的一个事的深化,我们原来是单点的,我们提供一些服务,或者是提供一些培训,或者是社区,论坛也好,我们是往外发散的,我们一直在做生态,不是说就是自己家的,这个东西是大家的。当我们在做开源的时候,包括红孩儿他在上面贡献了非常多的东西。这个事情是大家的事情,不是光我们自己的事情,这个深化是相当于第一次把大家都串联起来,我们真正是把大家联结在一起做这个生态,最终的结果是大家都受益。就比如大家在这个街上种树,我种了前面一半,大家就会觉得这样对大家很好,来这吃饭的人就会更多,然后就有人进来把另一半树也种上。我们是帮助遇到问题的人解决我们已经解决的事情。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这样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