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原题:
除了积分、等级、身份标签等较为常见的用户行为激励措施,还有哪些新兴奇特的策略?
竞争图谱、等级、称号 、身份标签、点数 、成就勋章 、排名等等等其实都比较常见,但我想,总还是存在些非常高明的激励措施吧,顺便补充下,没人不知道内容的重要,问题就在于,用什么措施更好地促进用户去产生更多用户行为,让用户去参与内容的产生,还有怎么更有效地建立初期的用户氛围。所以,我想知道的是更多更奇特有效的激励措施。
@司马盆栽的回答 54票
个人觉得:
互联网用户最期待的,是自己的东西被认可,比如发表的博客/帖子,拍摄的视频等,于是“被推荐”是对用户***的激励。“被推荐”可以是用户的帐号又或者是用户的作品。
其次,成就感或者知名度。一旦一个用户的观点多次被很多人认同,那么这个用户在某个圈子中享有一定的知名度,经验、勋章等虚拟形式,可以是这类用户的一个身份,但不是完全的。
第三,被关注。这里指的“关注”不是其他网友对他的关注,而是编辑、运营等人员对他的关注。一个普通的网友,很希望自己能够被某论坛的管理员或者是某博客的编辑所关注,这样他们会觉得自己与众不同。
***,才是一些很小很小的物质奖励。其实这些物质奖励很简单,在特殊的日子里,送他们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小礼品,让他们能在其他人面前炫耀说“XX网编辑给我寄来的XX网纪念笔记本”就足矣。
个人认为,要想让用户源源不断地提供优质内容,就不能放松对每一个优质内容提供者的维护,抓住他们的心。
@Terry Meng的回答 46票
分解下来目标有几个:
促进更多的用户行为
让用户参与内容产生
建立用户氛围
简言之,建立好的机制使客户自发的活跃并传播。
那这句话其实回答了之前5个问题的3个,假设你的商业模式没有其它相关的顾虑。我比较建议从已有的客户群体里先做一些简单的分析:
我有哪几大类客户(customer segmentation)
分别对应的用户行为是什么(专注分析他们的自发产生内容的区别)
以及这几类客户对其它客户影响力的分析
我们可以以 知乎为例子,运营6个月之后,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客户,大致客户可以分为:
大v
活跃客户(登录,看题目,点赞,但少量答题)
路人(偶尔登录,偶尔看题目,偶尔点赞,基本不答题)
假设他们的比例分别为 5% - 60% - 35%, 再利用基本的20/80原则,大V(5%) + 最活跃的活跃客户(15%) 贡献了 80% 的社区内容和影响力。
你可以看到,其实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他们对激励的反应和期望是不同的。比如“路人”这个群体,你使用什么用户积分获等级策略估计对他们不会有太大的反应。而对大v的激励以及活跃客户的激励又会不一样。特别是活跃客户,也基本上是知乎最需要关注的,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户行为有不同的激励方式。
所以你的目标是可以根据现有的数据作个优先:
让这20%的客户持续现在的内容贡献
激励其它60%的活跃客户贡献更多的内容,更活跃
激励一般的路人变为活跃客户
再分析这20%最想要的是什么,可以从平时他们关注的内容你知道,版权问题似乎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怎么防止其它平台转载等等。那你的激励是保障他们的内容得到尊重和版权的保护,并获得相应的credit。知乎出版的电子杂志是个开始,非常好的解决了尊重版权,给与credit。那之后,可以再发展的就是和不同媒体的合作,让这20%的答案也出现在更多的公众面前。“知乎盐”同理。
那么其它60%的客户,他们又想要什么呢?目前知乎对这类人群的激励方式主要是通过“赞”, “感谢”和上知乎日报的方式进行刺激。这部分的客户,有一部分会不断努力贡献内容,无论目的是想才出位还是对于内容的尊重,激励的***方式就是让他们的答案得到宣传。可以假设的场景有,每次知乎日报或微薄推荐什么的,都选取一定量的这类用户,把他们***的回答来推送。(这只是一部分例子,重点强调根据实际情况,也就是不同用户群体的预期来设定相应的机制才是关键。)
而剩下的“路人”客户,也是根据不同类型读者,比如有的人有兴趣,只是没时间读,回答。有的读者只是来几次,但是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话题等等。其实知乎日报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激励在于,当这类用户发现了他们喜欢的话题,并开始互动(登录知乎日报,并回复)。利用怎样的激励让他们开始更多使用知乎便是激励的目标。这块我还没想好。
先回答道这吧,简而言之:
激励不是一个 一劳永逸的机制,当然创业初期可以用粗放式的方法却解决。但是务必要把“不同客户群体,不同的激励机制,创造相应的价值“作为思考的核心。
@科学家种太阳51票
关于应该如何激励用户没什么新想法,但关于“不应该”如何激励用户有点想说的。
马克思说内因决定外因,从心理学上来说人的内部动机也是维持行为模式的强大力量,但外部动机有时可能反而会削弱这种作用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那个犹太老头的小故事:犹太老头门口天天有小孩来玩耍特别吵,老头想了个办法赶他们走。***天他给所有小孩每人一块钱,感谢他们在自己家门口玩让自己特别热闹开心,小孩也很开心。第二天他给所有小孩5毛钱,说自己没那么多钱给了,但还是希望能天天看到他们在自己门口玩,小孩们有点不满意了。第三天他说自己没有钱给小孩了,但还是希望小孩继续在这儿玩,小孩们觉得很生气,都离开了。
玩耍本来是小孩的内部动机,不需要外部的刺激和强化就能一直持续下去,但犹太老头通过外部动机(给钱)使得内部动机的作用弱化,行为的持续依赖于外部动机。而后他撤销外部动机,小孩玩耍的行为就消失了~
对于用户也是这样的,用户大致可以分成狂热者、推荐者、轻度使用者、跟随者和冷漠者这么几个级别,显然应该对他们区别对待。对于那些内部动机很强的用户,只要不施加过多外部动机影响导致破坏他们的内部动机就可以了;而对于不怎么感兴趣的用户,可能更多地采用一些鲜明的实质性刺激吧;对于中间一部分摇摆不定的用户,比较经济实惠而且能长期维持的方式,还是尽可能培养他们的内部动机,把他们转变成狂热者,而不是为了某种实质奖励的势利型用户,不然很容易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