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混进Google的

开发 后端 前端
先简单介绍下自己。27 岁,法国人。我在巴黎的乡下的小城 Lagny 呆到六岁然后搬到法国南部,其间在诸多城市,比如 Toulon, Hyeres, Arles 和 Marseille,间辗转生活学习过。

大概两年前,我刚刚加入 Google 的时候,经常被问到两个问题:

1)我是怎么混进去的;

2)分享一些经验。

我老早就答应回应这两个问题但是迟迟木有动笔。主要因为我是一个内向且羞涩的人,也因为我没有时间(不是借口哦),或许我只是错(zhuang)误(bi)的认为回答这两个问题不很(gou)有(bi)趣(ge)。

现在,我决定兑现承诺——认真把我的经历和经验写出来。

我希望现在不会因为经验的时效性依然对大家有用。

我会尽力总结我的经历和经验并为大家提供几个建议。

最后废话一句。本文不是如何在谷歌找工作指南。根据我的经验,这种指南根本不存在。本文也不会在面试细节上过多着墨(比如面试官都问什么问题)或者披露任何保密信息(严肃脸)。

本文的唯一目标就是聊聊我加入谷歌之前的经历。我希望能对读(粉)者(丝)有帮助,哪怕一点点。

面包与贝雷帽

先简单介绍下自己。27 岁,法国人。我在巴黎的乡下的小城 Lagny 呆到六岁然后搬到法国南部,其间在诸多城市,比如 Toulon, Hyeres, Arles 和 Marseille,间辗转生活学习过。

学习

我高中毕业毕业于“社会和经济学”专业,然后在通用技术学校和多媒体项目管理学校分别待了两年和三年。

这些学校和课程的共同点是教学生们达成不同目标的通用方法。他们没有专业化学生们的意识。我想他们是想把我训练成一把万能的的瑞士军刀。

我的高中毕业证等于一些基本社会科学和经济学混合历史以及哲学加上一点点数学。

后面两年我宽泛的学习了能用电脑做的一切事情,从编程到设计到摄影。

研究生三年我主修多媒体管理。基本上全是关于如何管理人,管理项目,发表演讲以及如何着装。

现在回想,我在那些学校待的越久我花在用来学习现在工作中使用的技能的时间越少。

我在学校学到了我不想做什么。

我认为学校的主要目的不是教你什么,而是为了拓展你的眼界。我基本上忘记了在学校学到的东西,但是学校帮我想清楚我想做什么和不想做什么。

只有学习一样东西你才知道哪些技能不适合你。

我学了数学才知道我讨厌它,我学了编程才知道我更爱对齐像素(align pixels?)。 穿了西装我才意识到我喜欢穿什么衣服。在学习管理人和项目过程中,我对每天听着 Hans Zimmer 和 Amon Tobin 泡在 Photoshop 里的生活充满向往。

也许这不是最佳的学习路径,但这是我的方法。不要误解我的意思,我还是在学校学到了不少有用的东西,就是这些让我烦极了的课程让我受益匪浅且引领我学到我现在的最有用的最常用的工具。

在任何项目里,我都主动做设计部分,设计就像我的避难营。专注一件事是我对填鸭式教学的反抗。

高中毕业后的五年里,我忽略很多潜在的可能会对我未来发展有帮助的非设计类知识专注研究交互的细节。

这么干对吗?哥也不知道。我不聪明。然而专注做事情更适合我。

总结下学业结束后的我:

专注互联网和移动设计端的痴迷于交互的设计师。我可以很自信且自在的在众人面前展示我的想法。

我的日常如下:每天花一个半小时在网上发掘,保存和分类有启发性的材料然后花 8 个小时做视觉设计。最后强调一点,我英语讲得好,这一条非常重要。

工作

我的工作经验和我的求学经历常年纠缠在一起。三年的多媒体管理只是辅助。我上一个月学然后花两一个月时间去找个人品超好的公司录用我这样的菜鸟。

对我来说最走运的事儿是,我所在的公司除了让我端茶倒水还让我做些实际工作。这份信任至今仍让我感动不已。下面是经验分享时间:

问题:最佳的学习就是为现实的公司和真人一起工作。

半工半读的好处远远大于专心读书。任何实习工作都能让你学到课堂上多得多的工作。

我的意思不是你不需要上学。你需要去学习些基本知识,虽然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才是最主要的。对我来说,结合学校和实际工作是学习的最佳途径,至少在我们行业是这样。

第一年

第一年,我学会了打印,标志和身份定位(identity design)设计。按照实习生标准,我干的老牛X了。按专业设计师的标准,我可以去屎呢。现在看来我负责的部分错误百出。好在小伙伴们一直帮我收拾残局。

在你的生命中,你会遇到很多帮助你成长的贵人。这些人让你站在他们的肩膀上达到你不敢想象的目标。

就像我第一个老板。公司只有我们两个人。他经验丰富,有耐心且喜欢分享。每次发现我身上哪怕一点长处他就协助我拓展。

这些都是意料之外的。完全想不到一个为生活打拼的人还有精力和意愿帮助他人在专业和个人两个层面同时成长。我也试着成为我老板这样的人,可惜我做的远远不够因为这种行为需要一颗更加无私的心。

工作第二和第三年

我研究生的第二和第三年是在另外一个公司度过的。离开第一家公司是因为我需要多赚点钱(主要原因),而实习生已经成为了第一个老板的负担(借口)。而且我已经准备好继续前进了(实话)。

第二家公司是个小的互联网代理公司,创始人厌倦了被呼来喝去的日子。想要为他自己做些酷酷的事情。

下面给一些想找实习工作的设计师们一下建议:

建议:微笑然后全心投入。其实很简单。在我内向且没什么自信的年代,说我面试时的表现不够深刻都算很客气了。如果没有公司的工作人员支持,我应该还在找实习工作。

回到刚才的话题。我连着遇到两个像我第一个 Boss 的老板实在是运气爆棚了。而运气是每个人职业生涯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后面我会专门讨论。

这两年我的技术进步神速,主要是我有机会在很多不同种类项目里磨练自己的技术且能游走于内部项目和客户项目之间。这些情况让我在养活自己的同时还能得到一点工作自由。我甚至为几个邮件群发系统设计了电子邮件格式,这是设计师行业的生存潜规则。下面建议老重要了:

建议:不是你接到的每一个活儿都能让你出去吹牛逼,但你总能从每个项目里学到东西。(你是有多讨厌邮件这帮人设计东西啊)

和上学一个逻辑,做点你不喜欢的工作强化你作为设计师的技术且捍卫你作为设计师的尊严。

所幸,大部分工作都是非常有意思的而且能给很多年轻设计师带来挑战。这段时间我的技术得以全面快速的成长,因为我要为自己的工作负全责且有绝对的自主权。我的老板是我的庇护所,和导师。他总是在我需要的时候给与我适当的指导,但不会干预我的工作。

做你想要帮助成长的人的安全港。让他觉得自己可以影响和掌控自己的工作。

毕业之后和我去谷歌工作之前的一年,我全职在这家公司工作。我爱极了在这儿的每一天。

自学

除了上学,和大牛一起玩耍之外,自学是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中最棒的进步方式。甚至有些人说自学是每个设计师唯一必要的学习途径。

任何让你感兴趣的东西或者事务都应该让你自然而然开启自学状态。自学的最佳状态就是你很开心。

对我来说最佳的自学是通过研究别人的工作成果以及逆向别人分享的 .psds. 吸取精华和教训。这也是我做本期分享的原因之一—回馈社会。

社交和设计者圈子

以前我讨厌社交。虽然现在好一些但是依然显得怪咖。我猜我的表情有时让人觉得讨厌。但我自己分析主要是因为性格内向。

不管怎么说,我很小的时候就意识到社交对于每个人的职业生涯的好处,特别是干我们这行。Dennis Covent 可是在他的博客里清楚的解释为什么我这么牛逼,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我不用花时间解释同样地事情。

互联网最赞的地方就在于你可以不用见面联系网络上的任何人。你可以把自己塑造成设计师,而仅仅通过参与各种网络社区向世界宣布自己的存在。假设你在一个孤岛上,如果有网络,你和其他网民被认出来的概率相同。

上面的假设当然不完全正确,一个住在旧金山的外向男肯定比住在法国山区的网络连接不稳定的棕熊更容易社交。

感谢佛菩萨,我不是熊,我的网络连接稳定且我有分享的冲动。所以我在 Tumblr 上开了个博客。我的博客基本上都是分享关于设计的心得和一切和设计有关的东西。虽然读者不多,但是我很享受。下面是通过写博得出的重要建议:假设你喜欢分享,即使是对非常小的读者,只要喜欢就尽量坚持下去。

我于是坚持写我的小博客,然后我被法国最大的设计公司注意到了。这之后我的读者人数呈爆炸式增长。发现 Orman Clark 和他的”Premium Pixel”之后我的写作重点从分享灵感变成建立我自己的设计资源库,我叫她“freebie”.我曾经而且至今依然是 Orman Clark 的死忠。对我来说这是完美的进步方法,满足了我对高像素的要求并且给我很多灵感去分享。逆向工程是我学习进步的三种方式。我甚至开始写教程。

然后博客的老板抛了一个问题给我:“你需要 Dribbble 的邀请吗?”(Dribbble 是设计师大牛网上问答的平台)

Dribbble:

专门为 Dribbble 开一个版面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Dribbble 对我的职业发展有不可估量的影响。2011 年 3 月 6 号,我加入 Dribbble 并发表我的第一期节目。第一期节目发表后我迅速涨粉。同时我也在以每周一篇的速度更新 freebie。除了工作和用 photoshop 制图更新博客之外我的时间都花在了 Dribbble 和 freebie 上。这么做的好处显然比我设想的要多。突然,法国以外的工作开始找上门来。

当然,谷歌也是这么找到我的。

一点“私活儿“

当时我还在第二家公司,已经开始通过 Dribbble 接活。我的第一份私活是一家瑞典的印刷公司给的。对于刚毕业的我来说既兴奋又充满挑战的工作,因为我并不知道如何处理生意上的事儿。老板听说之后同意以公 司名义来完成这个项目,他来处理商务方面的事,我来处理专业方面的事。

根据我的经验,作为年轻设计师,一定要抓住机会给课堂以外的人工作,这才是学习的最佳之道。

项目进展顺利,客户很满意,我按时交货。我和瑞典这家公司的良好关系由此开始。我特意把这件作品放到了我的作品集里,因为在心里舒适区(Comfort Zone)外出色完成一件工作极大的提振了我的信心。

在心里舒适区外完成工作,会极大提振信心。

我的日常变成了经常发 Dribbble,花一半时间 photoshop,给网站们,邮箱系统们,iphone 和 ipad app 们设计 mock-ups。小到一个网页上的按钮,我几乎什么都设计。我的粉丝和工作邀约越来越多。

我接了法国,丹麦和美国的项目。每一个项目都拓展了我的设计眼界,这些项目涵盖社会结构和 DJ 软件。

工作多到接不过来的时候,我学着挑选我想做的项目。具体的标准就是我极喜欢这个公司也能有时间开始一些我自己的新工作。所以工作都进行的非常好的唯 一原因是:我所有工作都是通过 Dribbble 上了解我擅长什么的且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客人发出的。能够挑选自己的客人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我能够享受这个奢侈就因为我有个全职工作。

如果你有时间且你的情况允许,有全职工做的时候干点儿私活儿,看看菩萨给你准备了什么惊喜。但是要做好每天熬夜的准备。

攒了这么多客户之后,我终于建立起来了自己的作品集。然后:

干活儿不要钱!(继续读下去之前,我推荐大家先读一下 Dann Petty 的文章。)

我知道这是个微妙的话题。 每一件工作都需要等价的工资。有很多人愿意利用这个机会给新人一个机会。你会听到这样的要求 “我打算花 200 刀做一个像 youtube.com 一样的网站。”或者“同时有五个设计师在干这个活儿,我只付钱给我看中的那个设计师。”

免费干活完全是为了建立自己的作品集

这一切都建立在你能支付的起你的日常开支的前提下。不收费的最大好处是你能挑自己想干的项目。这样你就可以快乐的工作并且可以快乐的展示自己的成果。如果你运气好,机会之门会为你而开。

这就是我分文不取的完成了很多项目,比如任何学生组织需要设计一个广告,任何一个小的网页设计。

最好在你是学生的时候干这些事儿,趁你还愿意加班,趁你还愿意干各种杂活儿。别人肯定会让你当便宜劳力,但是经验对于年轻设计师来说是无价的,你只要小心区分机会和陷阱就好。

看在能自己挑客户的份儿上,免费工作是件奢侈的事儿,确实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到。

“随便聊聊?”

几年过去了,我收到一家西班牙公司的入职邀请。奇怪的是,第一次有人想让我正式的为他工作,在一个大的系统下,在我的祖国以外。他想知道我愿不愿意去聊聊,并且是在他们位于西班牙的总部。

我和我老板讲了实际情况,他回答:“去吧。” 记得我早些时候提到的帮助你成长的贵人吗?

于是我启程去了西班牙。我不是很喜欢我当时居住的城市,虽然我爱我的工作,但是我看到了一个成长的机会。

如果看到机会,即使你有哪怕一点点疑虑或者犹豫,就大胆去尝试吧。

西班牙的哥们儿们负担机票和食宿的所有费用仅仅是为了和我聊聊。我知道,对于有些人这是在正常不过的事儿了。对于我这个经常遇到客人吝啬到不愿多为一个好的设计多付几个钱的人来说,这简直是屌爆了。这些西班牙哥们儿,他们什么费用都愿意付!

抵达以后,我走完了面试过程。事情每一步都进行的有条不紊,我开始考虑从法国搬到西班牙。这儿的人很酷而且法国到西班牙路程不远。一周后我收到了另一封 email.

这是个骗局

宝宝们可能都猜到了,这是封来自 google 的电子邮件。我当时真的以为这是封诈骗邮件。完全超乎我的想象。我还是回复了,万一呢。

那会儿是大美帝的节日,大概过了五天我才收到回信,让我更加确信这是个骗局。当我发现是真的,我迫不及待的想多了解。

在了解了诸如我是否愿意搬到美国之类的问题后,谷歌人力通知我马上进入面试步骤,从一通 Googler 的电话开始。

这会儿我得感谢我工作时听大美剧的几千个小时。不然第一通电话必然纠结万分。虽然还是有些理解障碍,被动的听和实际与人交流的区别很大而且我 14 岁去美国交换的两周貌似并没有什么帮助。

我以为我的表现烂极了,但是貌似 googler 还愿意继续。下个环节是设计练习。

这是个让我斗志昂扬的部分。我终于有机会展示我认为应该如何发布作品。过程和我向其他客人展示的时候并未有太大区别,只是结果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我一边祈祷一边发送我的最终作品,尽量不去想象他们收到我作品后捧腹的贱样儿。

两周之后,他们通知我去 Mountain View 聊聊。

我在这儿都干什么?

那会儿我和一个哥们儿在纽约玩儿,就是“我们终于不用在上学啦”一类主题的旅行。选在美国是因为我们想更了解美国和纽约。

通知我入职的 email 就是这段时间收到的。我每天得去星巴克两次蹭 wifi 查 email。我告诉谷歌们我在纽约,如果要见面的会方便很多。双方一拍即合,两天后我就坐上了去加州的飞机。

飞机在旧金山着陆,开着我租来的车在我以后每天上班都要开的路上去见我未来的同事们。Big Deal For Me!

第二天开始正式面试。在我意识到之前就结束了。我还记得,两场面试之间,谷歌的小伙伴问我打算什么时候加入谷歌。我回答我从来没想过因为我从来不敢想,加入谷歌的概率对我来说几乎等于零。

虽然这不是个好答案,但对于又累又绝望的我来说,这是最真实的答案。

真实

有时候想想,这可能真的是最佳做法。不管你申请什么工作或身处什么环境,说实话是最佳的做法。在对的时间说对的话或许能帮你找到一份工作,但你是冒着没法找到对的事情的风险。很多时候对你的老板来说也是这样。

这次我也没有忘记微笑。

剩下的就是等待最终结果。我上了回纽约的飞机,透过机窗俯视旧金山,一座将来我为了找住处才会探索的城市。

运气

周五我接到一个询问我是否愿意加入 Chrome 的电话。我一秒迟疑都没有就答应了。互联网帮我走到现在,是时候回馈把上网体验变得更好了。

如果加入谷歌是你的目标之一,你可能说我太幸运了。我走运因为我上学的时候就发现了自己想做什么,我连续遇到了两个好老板,googler 在 Dribbble 上搜寻合适人选的时候我刚好接到了 Dribbble 的邀请,他们想见我的时候我刚好在美国,我申请签证的时候正好还有配额。所以,你完全正确。

运气在整件事里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如果没有运气,我也不会在这儿写这篇分享。多一句嘴:

为迎接运气做准备,假设她会眷顾你,你最好能接住。

结束语

我自己读这篇文章,我感觉自己好像再写魔法故事,听起来像个广告。也有可能你不同意谷歌现行的做法,尽管读完这一整篇貌似浪费了你很多时间。我一家之言而已。

我试着在我每个阶段的心境下分享当时的情况。我真的很感恩我一直和比我聪明的人们一起工作。每天都过的超级赞吗?如果你问。并不是,也可以是非常让人受挫的经历而你也不可能每件事情都同意。你是一部在做完全不敢想象级别的项目的机器的一部分。这也是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我会在谷歌一直呆下去吗?我不知道,我在 Chrome 起起伏伏,但我爱 Chrome, Chrome OS, 我的团队以及 Google。现在来说,我哪儿也不想去。

我认为最牛逼的经验就是我来了谷歌,确切说不只是在 Google 是在整个湾区。每当我表现的像个被关怀了的孩子一样的时候我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自己,谷歌随时可能意识到我就是一骗子然后直接把我送回法国。

 
责任编辑:王雪燕 来源: Nextoffer
相关推荐

2015-07-29 14:51:11

身份验证PeriscopeGoogle认证绕过

2015-08-10 09:24:42

谷歌google工作

2014-11-10 09:29:13

Google

2023-03-21 17:06:24

树莓派路由器

2012-08-27 13:44:01

Google

2013-06-27 15:47:18

Motorola MoGoogle

2016-08-16 14:52:38

IT

2013-10-22 10:03:11

2013-04-24 09:08:17

Google眼镜

2013-10-22 09:36:48

2011-08-01 09:08:49

程序员

2014-11-04 11:19:51

2021-08-07 07:23:08

Webpack中间件模型

2021-01-15 05:19:08

wireshark软件网络

2016-05-18 10:04:17

技术面试

2016-11-21 15:08:38

Leader工程师团队管理

2015-01-28 13:10:55

2018-05-23 09:11:42

微信Android开发面试

2010-03-02 10:13:56

程序员面试

2009-08-27 10:20:14

思科认证CCNA准备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