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浙江网商银行正式开业,成为***家核心系统架构在云上的银行。借助蚂蚁金融云,网商银行实现了用大数据进行贷款发放,区区300人就支撑了全国的业务量,这其中2/3是数据科学家。
网商银行是中国首批民营银行试点之一,在2014年9月底获准筹建,由蚂蚁金服、复星、万向、宁波金润、杭州禾博士和金字火腿等六家股东发起设立,注册资本40亿元。2015年5月27日,网商银行获开业批复。
“网商银行搭建在蚂蚁金融云上,所有的底层和系统都是采用的阿里云计算的技术。同时,阿里云结合蚂蚁金服的技术能力,面 向整个行业推出了金融云,目前已是中国***的金融云计算平台。”阿里金融云总经理徐敏介绍,在阿里云平台强大的性能优势和大数据能力之上,金融云重点强化了安全、可靠、稳定能力。
“在金融行业的应用,我们走的异常谨慎。每一项技术都进行了充分的验证,从余额宝、蚂蚁微贷,到网商银行。我们让云计算不断去拓展可以适用的场景,然后不断的去验证”,徐敏说,网商银行证明阿里云的技术能力,足以支撑银行核心级别的复杂业务。
显然,网商银行的成功上云将进一步推动金融行业走向自主可控。此前,金融业一直是国外传统IT品牌的腹地,海外巨头几乎垄断整个银行领域。某中型股份制银行电子银行部人士表示:“在金融后台领域逐步实现国产品牌的替代,肯定是确定的大方向。”
现在来看,云计算成了行业的***选择。目前,金融行业普遍面临着客户互联网化、移动化的新格局。纷纷提出互联网金融战略、大数据战略、客户体验战略等新的方向。而这些新的方向所带来的IT能力需求已经完全不是传统的IT架构就能满足的。
此前,股市交易量暴涨导致的多家券商系统崩溃,正是一个典型。传统的IT的建设,首先会根据业务需求进行容量规划,之后进行采购、安装、上线,整个周期一般为三到五个月。面对不确定的股市,这种方式早已不能适应,快速部署、支持弹性伸缩成为券商的主诉求。徐敏透露,目前阿里金融云上的券商已有超过50家。牛市在一定程度上倒逼了券商上云。
此外,阿里金融云大幅降低了金融系统研发与管理的难度,将金融系统的安全性、一致性、连续性、可靠性等特性整合到了一起。“上云”的金融机构,只需要付出远低于传统金融技术的成本,就能够拥有处理高并发金融交易、海量大数据处理的能力。
从野蛮生长走向规范发展的P2P、小贷等微金融企业,开始寻求阿里金融云提供的“银行级IT能力”:阿里云上的微金融企业已达到数百家,包括行业前三的红岭创投。
这些微金融企业更为关注阿里金融云提供的同城灾备、安全防护等能力。借助同城灾备服务,企业数据可自动在同城机房进行备份,若一处机房出现故障,备份机房可分钟级切换;阿里云还具备全球级的安全防护能力,金融企业可采用云盾、安骑士等安全服务,保障业务的稳定运行。
徐敏认为,云计算可以支撑金融机构以互联网的方式去做创新、去做试错,同时在云上实现的跨行业数据大交换拓展了金融的宽度和深度,未来70%以上的金融创新都将发生在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