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6月16日刚刚结束的“China V2015中国产业互联网峰会夏季嘉年华”,小微听到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互联网+教育到底是不是拿着资本的钱在烧”。不得不说,“互联网+”教育的热度已经超过了“互联网+”金融,这样一个被誉为未来10年的明星行业本不该被这样谈论,然并卵。小微发现,传统教育的优越感和互联网教育的自嗨情节是这一问题的症结。
首先小微解释下“然并卵”——网络流行语,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意为“然而这一切并没有什么用”。 “互联网+”教育以传统教育与互联网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基础,传统教育的优越感和在线教育的自嗨情节都是阻碍双方有效融合的两大壁垒。如今的“互联网+”教育行业仅新东方、学而思等企业的出彩并不能代表整个教育行业的觉醒。想要突破壁垒,就必须撕掉创业者们的眼罩——在你们沉浸在如何在投资人面前秀PPT的时候,金字塔尖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互联网创新玩体验,企业发展看需求
“互联网+”教育目前处于一个超级无秩序的野蛮生长期。近几年,网易公开课发展势头正旺,全方位覆盖经济、社会、心理、文化等领域;果壳网也不甘示弱推出的MOOC(慕课)更是将大批职场人圈到了自己的粉丝计划中。我们还发现一直以来在即时通讯、移动电商都没有太多基因的百度反而凭借百科、知道、文库在下一个十年反将一军。尽管腾讯课堂和淘宝课堂纷纷加入战局,却抵不上百度多年的资源积累。百度快马加鞭收购传课网,行业并购风一起,不难预测百度的影响力会让行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
那么,这些教育模式的创新是否就意味体验至上?在小微看来,这些变化起码在职场教育上获得了很大的成就,K12教育则需要更进一步的推动。
质疑是动力,创新是责任
“教育模式”是教育行业区别于其他行业的特殊之处。只要涉及孩子的教育问题,家长们就会神经紧绷,充满了不信任感。面对家长们的质疑,可见“互联网+”教育本身正在争议中成长。家长们的质疑将为整个“互联网+”教育行业提供了解、探讨、体验甚至是反馈的机会。
不少教育行业从业者认为教育如今已走入从口碑转效果的时期,但小微认为K12教育与职业教育仍旧存在3-5年的时间差。创新带来的变化需要信息对称为行业和用户提供信任基础。全球医药巨头诺华集团CEO曾表示:“在一个失败是常态的领域里,为实现创新成功,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敢于承担风险。承担风险意味着可能会有失败,但我们不应该惧怕失败,失败的时候我们往往可能收获更多。”
创新意味着承诺,承诺意味着责任。那么回到最初的问题上,“互联网+”教育行业是否在烧钱?小微希望各位提问者能够迅速摘掉眼罩,感知由金字塔尖吹来的风,帮助并推动教育行业降低风险,顺利完成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