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体》进入,未来的媒体服务就是这么酷?

企业动态
刘慈欣在《三体》中有描绘。在第二部《黑暗森林》中,不管是广告牌还是纸巾盒,但凡有显示面的物体都成为图像的输出界面。这些想象中的未来媒体服务特性,基本可以归结到四个方面:多样化、个性化、交互化和云化,不过在表现方式中各有不同,我们来幻想一下。

未来的媒体形态会怎样改变生活?

刘慈欣在《三体》中有描绘。在第二部《黑暗森林》中,不管是广告牌还是纸巾盒,但凡有显示面的物体都成为图像的输出界面。人人手臂中内嵌芯片,各类显示影像随人而变,完全个性化显示。

在我看来,这更多利用技术的想象,表达了对媒体创新的渴望。在早期的科幻电影中已经有了操作终端的便捷(如星际迷航系列的显示终端)和新奇交互方式(如施瓦辛格的《全面回忆》中的全息投影)。这种局部、直接的体验想象,在《钢铁侠》等***电影中又不断演进,充分展示了更多的想象力。

不管怎样,这些想象中的未来媒体服务特性,基本可以归结到四个方面:多样化、个性化、交互化和云化,不过在表现方式中各有不同,我们来幻想一下。

多样化:场景化生活

媒体服务将不再以简单的内容推送和点播为主,一切远距离沟通和感受需求都可以成为媒体服务的应用场景,除了传统的影视、直播、广告往更高清发展之外,模糊现实和想象边界的虚拟现实类视频服务也将大量出现。

想象一下,足不出户却真实感受到自己在艾泽拉斯大陆上奔跑,在静谧的湖边映着落日的余晖垂钓的场景,当然这还要与下面说的交互性结合在一起。

多样化就是场景化的另一种表述,你可以生活在虚拟中,也可以进入现实生活。虚拟和现实随意切换和变更,随需而变。

交互化:参与其中

交互突出了这样一种可能性,即实现双向交互。在单向交互中,用户通过遥控、触摸或手势完成对视频选择和播放的控制,是一种以主动方式进行的有限选择,反馈的内容只有操作记录的数据,可能会根据视频类型,对不同内容造成影响;

在双向交互中,用户的操作行为就具有了更多的开放性,用户可以以虚拟形象参与到正在进行的节目中进行互动。

流行的词汇叫做参与感。各类视屏根据交互性可能发生巨大变化,而不是一成不变由“导演、编剧、制作”等生产,展示给我们看。我们在这种参与中,可以改变游戏规则。另外,参与感还有重要一个方面是深度沉浸感,传感器能让你感同身受,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触摸到青草,还有与陌生异性的握手紧张出汗....

个性化:你的只是你的

相比于电视台的固定时间播放固定内容不同,网络视频提供商已经提供了不同内容供用户选择,未来的个性化服务应该更进一步,首先应该能主动判别出我们的现实或网络意义上的身份,并以此进行个性化的内容投放;

比如 “头条新闻”这种根据你的网络行为或服务记录提供偏好型的视频服务,或者在符合隐私监管条例的服务中,辨别出个体并提供视频面对面的商业服务。

你的就是你的,我的就是我的,谁也拿不走,但可以共享。

云化:随时点播

这里的云化也包含了网络化的功能在内,不管是在家里、户外,还是办公室,只要有可以联网的终端,用户就可以随时随地接入媒体服务,享受无缝衔接的观看体验和点播乐趣,在公共服务终端普及的情况下,甚至可以享受到《三体》中所展示的“随时有服务人员为你提供面对面服务”。

而服务提供商可以通过构建一个统一媒体中心,向用户提供高效、可靠的服务体验,同时基于这个平台还可以向上支撑各类业务应用,提供各类开放式服务等。

再也不用担心妈妈抢遥控器了。抢了有什么用,我的节目还能随时回来,在手掌中、在VCR中,在马桶盖中继续播放。

未来就在6月11日展开

虽然技术的发展已经使我们看到了这些服务成真的可能性,但出于技术发展和演进的复杂性,这种美好的体验还有多远仍然不可预知。

而且,即便面向客户的软硬件技术准备妥当,媒体内容供应商在服务端也要做好相应的服务平台建设和解决方案筹备才行,这样才能基于客户需求灵活提供相应服务。

所以我们也看到一些媒体服务商正在向这个方向迈进。比如正在“从传统广电媒体到现代传媒集团跨越”的深圳广电集团就在在尝试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相关技术打这样的基础,创新商业模式,提供各种新型服务体验。

5月份,深圳广电正式启动了其全媒体转型的标志性项目——融合新闻中心。在这个融合新闻中心内,虚拟化资源池替代了传统的合成工作站,计算和存储等系统资源可以进行弹性分配和远程可视化管理,不仅可满足各栏目素材的集中存储需要,也可完成高清视频的合成渲染工,资源利用率和运维管理效率更是分别提升30%和50%以上

作为该项目IT基础方案提供商的华为和合作伙伴索贝打算在6月11日,在深圳召开“SZMG融合新闻中心”全媒体峰会,与众多传统媒体一起分享如何加速向全媒体转型,实现节目精准化传播和多元化媒体经营的经验。

按照我们上面的预想,未来,像深圳广电这样的媒体服务方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优势和技术特长提供各种专业的媒体服务,另一方面完全有可能像现在的公有云平台一样,将这些资源和技术能力产品服务化,向公众开放,靠大众智慧创新更多的服务模式。

这样,随着软硬件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各种创新服务模式的出现,那些想象中的媒体服务应该很快就会到来吧。

到时候,又是怎么样的一种体验呢,想想都令人心动。

责任编辑:守望幸福 来源: 51CTO.com
相关推荐

2021-02-26 10:21:35

比特币投资金融

2014-11-25 15:02:01

客服系统

2012-01-09 16:28:01

笔记本评测

2021-10-05 22:09:31

Jar加载机制

2015-09-10 14:40:32

大数据神奇

2017-02-24 13:20:13

搜索引擎数据结构架构

2020-07-15 07:50:31

Github授权框架

2017-11-28 15:29:04

iPhone X网页适配

2014-12-09 13:06:30

华为移动公交

2021-05-24 10:50:10

Git命令Linux

2016-05-13 17:14:51

华为HTML5

2015-03-31 09:35:41

2024-03-12 08:44:56

WebWorkerTypeScript语法

2020-09-24 10:26:43

运维开发技术

2021-08-19 06:58:48

CSS页面布局

2021-12-28 16:54:03

2020-11-30 07:00:49

Redis交流面试

2010-05-11 19:13:12

Unix系统

2020-06-16 10:57:20

搭建

2024-08-28 08:42:21

API接口限流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