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摩擦、带来便利,这就是Apple Watch的***价值所在。
很多人认为智能手表属于创新历程中的一段失败经历——理由很简单,智能手表拿不出显而易见的杀手级应用。然而这类产品更像是调味酱,看起来我们并不能靠它们填饱肚子,但享受由其带来的额外风味又有何不可呢?
走进酒店,系统会认出我们、预计房间的房号会在手表上弹出,我们直接走向房间、并用手表打开房门。
步入机场,我们的航班资料会显示在手表上、包括通向对应登机口的导航信息。要办理登机,我们只需要刷一下手表即可。而在着陆时,我们可以直接走向自己提前租好的专车,然后用手表打开车门。
当我们需要参加会议时,手表会弹出通知信息,告诉用户目前交通情况很差、***能早点动身。
在购物过程中,我们发现自己得跟家人联系以确认是否需要购买牛奶,那么直接向手表说法对话联系人的姓名即可。在未来手表甚至能够直接检查冰箱里的牛奶储备,不过就目前而言还不行。
诚然,这一切功能完全可以通过手机来实现。举例来说,利用Android上的Google Now。在这种情况下,手表所做的并不是开创新功能、而是原有功能变得更加便捷易用。通过复杂的后台处理系统,它能够根据用户本人以及当前所在环境提供对应的判断结果。相比之下,长期埋身于口袋或者钱包里的手机不够方便,而且明显通用性太强、专用性不足。大家的手表就像是一套小小的视窗,我们可以用它来窥探更为广阔的联网世界。
在开发出我自己的手表扩展、使用其它扩展方案并倾听了众多与这一议题相关的讨论之后,我可以得出一项明确的结论——手表的体形太过小巧,因此将永远受到局限。大家永远不可能在一块手表的UI上获得太多发挥空间。甚至就连那些最聪明的程序员也只能受困于这小得可怜的屏幕以及手表那孱弱的处理性能。
不过这一切并不是问题。每一款设备都有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而无论是用户还是开发人员,适应一款新型设备永远都需要花费不少时间。
一款智能手表所要做的并不是支撑起新的应用程序类型,而应该是让用户更轻松地接入到规模更大且更为智能的系统当中。通过这种方式,我们的生活将变得更为顺畅。
迪斯尼乐园风格的智能手表理解角度
这种理解角度的一大现实体现也许有些出人意料,但想想却又在情理之中。Cliff Kuang曾撰写过一篇题为《迪斯尼斥资10亿美元打造魔法腕带》的文章,而FastCompany网站的Austin Carr也在《由重塑幸福带来的巨大商机》一文作出了相关阐述。那么这两篇深入且充满启示的文章到底讲了些什么?
迪斯尼公司创造了一款彩色的MagicBand(魔法腕带)产品,大家可以将其佩戴在自己的手腕上。这款腕带包含有大量电子元件,允许迪斯尼方面了解佩戴者的身份以及在乐园中的当前位置。迪斯尼方面会与这条腕带进行通信,以利用它一步步解锁游客的“迪斯尼体验”。这实在是种发挥可穿戴设备潜力的***方式,而且这种体验过程完全不必投入任何学习或者适应成本——正如这款腕带的名称,像魔法一般。
这款腕带到底能做些什么?
在抵达餐厅之前就开始点单。这样我们在走进餐厅之后就能直接选定自己喜欢的位置,服务人员会在餐品准备就绪后直接为我们送上,因为迪斯尼知道我们这些佩戴有腕带的游客是谁、坐在哪里、点了些什么。
迪斯尼方面会根据大家的喜好创建一份行程规划,帮助大家以最短的路在园区内体验到所有感兴趣的项目。我想通过这种方式,游客肯定能以行程为基础更轻松地完成游园过程——而不用再像过去那样到处乱转。
一旦航班抵达奥兰多,大家就能够乘上直通公园的专线飞机,而行李也将被直接送抵所住酒店的对应客户。在园区内,我们用不着使用门票——魔法腕带就是我们的门票。当然,也用不着携带现金,园区中的一切项目都会直接从与魔法腕带绑定的信用卡中扣款。
正如Cliff Kuang在文章中所言:
对于迪斯尼而言,魔法腕带能够与数千个传感器进行通信、并接入到上百套构建出MyMagicPlus的系统,这一切让游乐园变成了一台巨大的计算机——实时数据流能够显示游客的当前位置、正在做什么、想要获得哪些服务或者产品。其设计目的就是为了满足游客的全部愿望。
很明显,这些腕带并不是系统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智能手表或者智能手机都可以实现同样的效果。魔法腕带的***意义在于其设计思路,外加让整个项目切实生效的复杂后端系统。越是深入了解这一主题,我们就越是为之惊叹。
令人惊讶的是,当初迪斯尼公司内部曾经出现过可观的阻力,认为根本没必要构建这样一套系统。很多管理人员、甚至可以说是大多数管理人员都投下了反对票。现在想想这样的反应的确有些奇怪,特别是考虑到魔法腕带完全就是利园利民的一项创举。
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我们身边的世界也会变成一个规模更大的迪斯尼乐园。在这里,我们能够享受到更加顺畅且便利的生活方式。虽然这样的结果无论如何都会出现,但智能手表的诞生无疑会让它降临得更快。
苹果怎样在这一方向上做得更好
尽管苹果公司已经在尽可能推动这一发展趋势,但我认为他们还能够在帮助开发人员方面做得更多。下面是我个人给出的几项建议:
将Siri向应用程序开放。在手表上使用Siri语音服务确实能够带来***的使用体验。但如果能让应用程序通过Siri实现功能扩展,那么语音控制机制的加入无疑将令开发人员拥有更广阔的发挥空间。这样的效果在手机可以说是锦上添花,但从手表的角度看却可以说是不可或缺。
室内定位。我们真的希望能在室内环境下拥有谷歌街景以及谷歌地图等服务。但目前我们仍然无法引导使用者在室内顺利到达目的地,因为我们既没有室内地图、也没有室内“GPS”。为了填补这一空白,我们需要打造出能够在室内拥有等同于室外环境使用效果相媲美的应用程序。
将应用程序作为服务容器。苹果公司利用应用程序作为可开发单元,但应用程序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作为单一程序存在了。它们开始以大量组件作为构建基础。一款应用当中可能包含有手表扩展、AirDrop支持、提供共享扩展、照片扩展、键盘扩展、今日新闻部件、处理远程通信以及其它种种元素。手机上的环境已经迎来了全面的有机发展,但这同时也让程序变得更令人困扰也更难于开发。相信每一位开发过iOS应用的朋友都能理解,如今我们要想让代码运行在后台或者在不同组件之间进行通信有多么困难。如果能够将单一应用程序视为运行在手机上的服务,结果可能会更好。这类服务能够提供API,且能够通过统一化方式为应用程序内的所有组件所使用,包括发送通知、调用功能以及同步状态等。
为应用程序连接体验提供开放性标准。在对用于创建使用体验的数据进行控制方面,苹果公司显然比谷歌更为保守且固执。因此在iOS平台上,应用程序实际上属于一个个孤岛。如果能够在不同应用程序彼此协同运作,同时提供一套无缝化使用体验,那么结果肯定会好得多。我们的打车应用如果能和机场应用协同起来,对出行效率的提升绝对不言而喻。对于这样的结果,相信用户和开发人员都会表示热烈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