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去的十几年的发展,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已经获得了广泛肯定与应用。现在,随着云计算、开源、Docker等为技术界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同时,用户使用方式与生活方式都在移动化浪潮的裹挟下发生了巨变,“微服务”架构(MSA:Micro Service Architecture)这一全新的企业架构模式越来越受到关注,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平台服务商开始将“微服务”的概念转化为实践,掌握到第一手的实战经验。
应该如何理解“微服务”的性质和特点?转型“微服务”架构能够解决哪些问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为了回答这些疑问,我们对普元软件的资深架构师顾伟进行了采访,请他介绍自己对“微服务”的理解和经验。
对话全文内容如下:InfoQ:请向InfoQ的读者介绍下自己,目前主要的工作方向及关注的技术领域。
顾伟:大家好,我是普元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架构师顾伟,目前主要从事云计算、智能运维、平台基础架构等方向的工作,同时对插件开发、HTML5、Docker等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
InfoQ:微服务架构近一年多在技术社区频频被提及,热度颇高,但对“微服务”似乎还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您是如何理解“微服务”的?
顾伟:在云计算运用愈加广泛和深入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家的生活都变得越来越碎片化。坐在地铁上,你会随手发个朋友圈,走在公园里,你会随手发个微博。当日常行为变得这么碎片化时,相应的支撑服务应该是什么样的?在我看来这些服务必须是“零散”的,支撑的业务是可以快速变化的,服务之间是可以快速融合的,服务的性能、安全是有足够保障的,当达到这种标准的时候,这些服务就是我理解的微服务。
InfoQ:与传统单块架构相比,“微服务”架构有哪些特点?
顾伟:特点其实是比较显然的,比如开放、轻量、松耦合、易迁移、易伸缩、容错性、自监控、语言中性等。总的来说,微服务架构是一种更灵活、更可靠、更开放的架构。
InfoQ:像您所说, “微服务”是“零散”的,这种特征又能够帮助企业解决哪些难点和痛点?
顾伟:我们可以反过来看这个问题,传统的企业级架构,往往会面临着几个难题:弹性能力不够。单块架构使得要伸缩就是整体的伸缩,但你的流量中可能占90%只是针对其中20%的服务的访问,那为什么不把这20%的服务独立出来呢?将好的资源用于支撑这些服务,达到资源的最大化集约使用。
业务变化调整较慢。由于业务部署在一起的原因,单个业务的调整使得整个应用都需要重新集成、测试、发布等,虽然有一些自动化的保障,但还是无法做到成本最少,风险最低。
开放能力不足。随着云计算、云服务的高度发展,服务按需的模式会越来越多。一个企业不可能所有服务都自建,也不可能永远封闭,而是需要能够快速整合外部服务,同时将内部的服务开放出去,这也是对传统企业架构的一大挑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正是微服务架构的关键目标所在。微服务的“零散”特征使得企业能够快速应对服务扩容、业务开放、业务变化、服务整合等需求。
InfoQ:您认为“微服务”架构适用于什么样的企业和应用?
顾伟:如果你认为IT建设是一个持续演进的过程,对企业发展有着重大支撑作用的话,微服务架构都会非常合适。I
nfoQ:我们已经了解“微服务”架构的优势,那从单块架构转型到“微服务”架构,又需要考虑哪些因素或注意哪些问题?
顾伟:前面一直在说微服务架构的好处,但使用微服务的同时,对企业的IT支撑管理、运维等能力的要求也会相应提升,比如:微服务之间的通信问题。企业需要提供一套比较完善、轻量的通信机制,保证服务调用的可靠、可跟踪、高性能等。
微服务的监控度量问题。服务的分散使得交易路径有时候会变得比较复杂,如何从业务维度对链路实行跟踪回溯,如何度量整体业务的吞吐,如何快速发现业务的瓶颈,是使用微服务必须解决的问题。
微服务的粒度问题。在很多企业实行微服务架构时,往往会走到一些技术极端,过度的拆分服务。微服务更应该类似Unix的服务,每个服务目标单一,只做一件事情,能够有很好的复用性。
InfoQ:您在“微服务”架构的实践上已经有比较丰富的经验,是否可以简单介绍一个典型案例。
顾伟:去年做过一个电信领域的数据发布的项目,主要场景是将企业内部产生的各类数据,按照不同协议安全发布给外部客户订阅。这个项目中会涉及到很多微服务:包括集中调度(订阅推送)、文件传输、文件存储、元数据管理、权限认证等,每类服务都是集群部署的情况下,最终至少会有20多个进程,每次到一个地方部署都要结合具体环境花费不少时间。最终解决方案是结合了当下比较流行的Docker技术,通过对Container的管理,完成了服务的自动发布。其实这个方案也间接的说明了一些问题,比如微服务架构和云计算、智能运维等是都密不可分的。作为“微服务”架构的倡导者,普元与InfoQ共同主办了PWorld 软件架构&平台创新大会,将于5月26日和6月11日分别在北京和上海举行,今年的大会以“大平台、微应用”为主题,顾伟也将在大会上分享“基于微服务的开放弹性企业应用架构”。大会限时免费报名中。
高危漏洞频发,隐私泄露,普通开发者该如何避免和防范;开发者如何从逻辑上避免风险?在【QCon北京2015】“新时代的安全”专题中,在Pwn2Own 2015上夺冠的Keen Team安全研究员Peter Hlavaty将解读内核安全精髓;阿里巴巴安全专家祝建跃将分享互联网全球最大DDoS攻击防御实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