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泡沫与真相

移动开发
自2015年两会政府报告发布之后,“互联网+”顿成显学,在TMT投资领域,报告言必称互联网+,投资标的非互联网+不看,一时间泡沫泛滥,牛鬼蛇神上街,股价上窜如脱缰之马,浑然不顾价值基本规律。


自2015年两会政府报告发布之后,“互联网+”顿成显学,在TMT投资领域,报告言必称互联网+,投资标的非互联网+不看,一时间泡沫泛滥,牛鬼蛇神上街,股价上窜如脱缰之马,浑然不顾价值基本规律。

 

 

毫无疑问,互联网+是潮流所在大势所趋,但是,面对市场狂热,面对各种不冷静,我们必须冷静下来,思考互联网+真相,寻找泡沫下面的真金。

 

 

 

市面上现有两种互联网+


 

一是互联网+工业,意在通过互联网技术改造传统的生产模式,进而提振不景气的经济;

二是刺激信息消费,意在通过电子商务改造流通模式,推动内需外需增长,促进社会就业。

 

 

第二种是互联网公司提出的互联网+,其特点是轻资产+服务。

 

 

 

从两会之后,主要分为两大流派:

 

 

 

一派是腾讯+,按照马化腾“连接一切”的表述,可以理解为通过QQ和微信平台,连接公共服务,提高社会运行效率。他们希望政府能够数据共享,让老百姓通过微信来办那些需要跑政府才能办的事(比如微信签证),以此增强用户的粘性。

 

 

 

另一派是阿里巴巴+,阿里巴巴一直在输出一种理念——云计算犹如水和电一样,是未来人类的必需品。其目的在于推销云计算,希望中小企业、各种组织乃至各级政府,都接入自己的云计算,进而完善自身的大数据资源。

 

 

 

再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无论阿里还是腾讯,这两家公司其实都瞄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大数据资源。何以故?正如去年夏季在中信证券策略会上提出的观点:再过几年,世界上将没有什么互联网企业,只有数据企业,一个企业拥有的数据“数量和质量”将决定企业价值。

 

 

 

一、先泼一桶冰水:四个真相

 

 

 

1、真相:我国ICT发展水平低,互联网普及率有待提高

 

 

 

欧美发达国家为什么没有人谈论互联网+?很简单,不需要。在美日等国,互联网及相关产业已成为最具活力、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与之相关的产业在其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经达到甚或超过50%,对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的贡献率更是远远超过第一和第二产业,成为创造就业岗位的重要推动力。

 

 

 

相比之下,我国ICT水平依然不高,与欧美等国相差至少10年以上。在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2014年《衡量信息社会报告》里,中国ICT水平排名86位。

 

 

 

2、真相:无网世界不是你的菜

 

 

 

国内有些传统公司试水互联网+,往往将中国13亿人口当成自己的潜在市场,实际上,这是个陷阱。因为互联网已经把中国社会分为有网和无网两个世界,全国互联网普及率47.9%,意味着还有约一半以上的人口是游离于互联网世界之外。传统公司做互联网+业务,比如手游、在线教育或者在线旅游等热点行业,主要适合开拓有网世界的存量市场,而无网世界是潜在的未开发市场(开发周期或需要20年),如果将这两者混为一谈,就有些天真了。

 

 

 

3、真相:国内技术创新多为C2C,缺少原创,处于产业下游

 

 

 

互联网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典型代表,起步早使得欧美互联网发达国家在产业发展中占尽先机,这些国家由于掌握了核心技术,也就牢牢控制了相关领域发展的主导权。

 

 

 

与之相比,中国尚处于产业下游。国内“发达的”是互联网应用而非核心技术。由于这些核心也统统“学”自于美国,以至于业内有C2C之说“Copy2China”。尽管经过了20年发展,在某些应用技术中形成了新的优势,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我国本土互联网技术创新主要集中于应用的完善与改良,除了少数巨头企业,很少涉及核心技术研发。

 

 

 

4、真相:我国互联网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偏低

 

 

 

对互联网公司而言,技术创新是企业成长的重要动力。事实上,本土TMT企业技术能力整体低于国外同行。在这种前提下,国内成长起来的网络龙头,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公司,都已经奔赴海外上市。留在A股市场上的,大都是行业中弱势群体,造成了“一流公司奔海外,二三流公司上A股”的现象。但令人惊奇的是,这类公司获得的关注,却远远高于海外同行。更稀奇的是,还有一些传统业务公司,仅仅因为贴上了一个互联网或互联网+的标签,也迅速的获得了高倍的溢价,市值随之膨胀飘飘悠悠浮到空中。我就奇了怪了,这不是泡沫吗?

 

 

 

二、互联网+:一轮新的泡沫正酝酿

 

 

 

1、谁说没有泡沫?

 

 

 

一提起泡沫,我就想起了15年前的那一幕悲剧。1999年我所在网站踌躇满志准备IPO,没想到2000年夏季就开始战略调整,然后就是战略收缩,市场、销售、编辑、技术……许多同事都不见了。2000年3月10日,纳斯达克指数达到了5132.52的高点,随后便一路下跌;在这期间美国有210家“.com”公司倒闭,千百亿市值瞬间挥发。最近,Nasdaq指数又回到了5000点,A股也水涨船高,这是否意味着又一次互联网泡沫的降临?

 

 

 

对此我们有必要分析一下,当今互联网+兴起的状况与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相比,有诸多相同和不同之处。

 

 

 

第一个相同的情况是,两者都崛起于大牛市。不过纳斯达克牛市的形成基于美国经济的走强,而A股牛市的背景却是宏观经济下行,整体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由此来看,国内泡沫化的可能性更大。

 

 

 

第二个相同的情况是,估值高的吓人。当年一大堆科技股估值看起来都高到不合理,在最高峰的时候,Nasdaq本益比高达100倍。在A股市场,目前TMT领域的公司本益比已经接近100倍,有的达到数百倍,甚至远超于纳斯达克当年情形。与纳斯达克不同的是,纳市当年集聚了世界上最优秀的科技公司。而A股市场上几家公司的质量,与之相比,还有相当差距。

 

 

 

 第三个相同的情况是,风险投资大量集聚。风险投资的多寡,几乎是泡沫与否的一个风向标,风险投资额越大,泡沫化的可能性越大。根据Venture Source的调查报告,中国在2014年获得的风险投资额已经跃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风险投资越来越高,这不能不让人加剧对泡沫的忧虑。

 

 

 

与15年前不同的是,现在的互联网规模已经是过去的15倍。2000年全球网民只有2亿,而现在全球已经有30亿网民。其中,中国网民数量高达6.49亿,超过了全美国总人口2倍。显然,全球互联网及高科技行业并不一定会遇到2000年那样的泡沫破裂,从长期来看,互联网仍然是一个具有较为广阔前景的行业。

 

 

 

然而,我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其中的风险点。国内互联网+崛起之后,沉渣泛滥、鸡犬升天,中国股市不缺乏概念炒作、题材驱动,不缺乏那种由餐饮摇身一变为云计算的公司,缺少的是主流的平台级互联网企业,缺少的是掌握独特核心技术的互联网企业。

 

 

 

因此,我们关注点应该落脚于如何“挤掉泡沫”,如何发现存在于泡沫下面的真正有实力的企业,注意绕过那些穿着互联网+的马甲。

 

 

 

2、为什么值得长期看好?

 

 

 

有泡沫并不等于泡沫一定会破。互联网值得长期看好,因为肩负着重大的政治使命。“互联网+”在政府报告中首次出现,实际上是受命于危难之间——宏观经济持续恶化,经济增长需要新的引擎。目前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到中低速增长阶段。从GDP来看,我国GDP增速已经由2007年第一季度的14.5%,下降到2014年第四季度的7.3%,我国出口也呈现疲软态势。加之制造业领域产能过剩问题依旧突出,我国迫切需要找到经济的新引擎。

 

 

 

政府已经注意到,互联网经济增长迅猛,对促流通、扩消费、惠民生具有积极作用,也意识到了互联网龙头企业的重要性。与2014年政府报告对比,可以发现,互联网的重要性和基础性明显提升,这既说明政府对互联网的理解加深,也表明了互联网在政府心目中已经升级为国家级主导产业。可以预期,有关制度红利将会随着行政改革的深入得到进一步释放。

 

 

 

三、龙蛇混杂,如何识别真假互联网+?

 

 

 

顶层已经卷起大风,我们有理由相信随后相当一段时期,各地各级政府,各种“互联网+”行动计划会大量涌现。全社会的创新创业热情将得到极大释放,互联网发展的公共环境也会得到改善。

 

 

 

我想提一个新的认识框架:互联网技术对传统行业的作用,目前集中体现在对生产模式的改造和流通模式的改造,前者更多的依靠IOT技术,而后者依赖于电子商务。

 

 

 

互联网+是一种新的企业形态,它兼具互联网和传统企业两者优势,但并非所有企业都会互联网+,至少目前如此。

 

 

 

1、并非所有企业都必须互联网+

 

 

 

究竟哪些企业适合互联网+,哪些企业不需要互联网+?我们首先要分析一下企业的行业需求特征。当前互联网逐步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之中,不同的企业多少都会涉及到互联网,根据不同企业互联网需求度的高低,我们可以将企业分成四个类别:

 

 

 

1 无网企业:即没有接触互联网的企业,仍采用较为传统的无网化生产流通方式,这类企业可能有信息化基础,但是业务跟互联网基本无关,比如建筑业、采掘业;这类企业实施互联网+的可信程度很低。

 

 

 

2 边缘企业:即互联网边缘企业,这些企业可以是互联网公司,也可以是传统行业的公司,信息化基础较好,就后者而言,主营业务依赖于线下资源,开始尝试互联网技术进行营销。这类企业有较高的互联网+意愿,比如餐饮、医疗等。实施成效较高,风险较大。

 

 

 

3 ICT企业:提供传感技术、通信服务与设备以及计算机软件硬件产品等的企业,生产和经营中互联网化程度较高,例如软硬件公司与IT解决方案提供商和电信运营商等;这类企业互联网+的意愿高,风险较低,主要围绕现有客户和市场转型,尚未大规模跨界。近年来,有少量新兴企业开始渗透其他传统行业,其业务以提供信息化系统为主而非互联网+。

 

 

 

4 互联网企业:以互联网为基础开展经营的企业,例如BAT等企业,完全基于互联网生存,这些公司渗透传统行业,有助于自身市场覆盖范围快速扩大,主动实施互联网+意愿最高。然而,互联网公司跨界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实施难度很大,风险较高。

 

 

 

在上述四类企业中,边缘企业最为焦虑,这些传统企业有迫切的融入互联网的需求,但是常常不知如何采取行动,其次是互联网公司。这两大类企业属于政府报告互联网+的指向,也是社会关注的重点。而无网企业和许多ICT公司,则是泡沫存在的土壤。

 

 

 

在这四类公司中,我们需要给焦虑的边缘企业和互联网巨头更多关注。

 

 

 

2、边缘企业:你怎样不焦虑?

 

 

 

互联网+的本质,不是简单模块叠加,而是再造质变。边缘企业要解除互联网+焦虑,至少需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改造流通:实现销售的互联网化,将公司的产品服务以电子商务模式推广,同时开展网络营销;

 

第二个阶段,改造生产:调整生产管理经营,利用互联网理念(比如用户为中心)改造自身体制来适应互联网经营的需要;

第三个阶段,产业协同:企业可以实现供应链上的互联网化,逐步实现产业协同。在这个阶段,企业可以围绕自身业务形成自己的生态,或者加入别人的生态中。

 

 

目前国内许多传统行业上市公司的“互联网+”集中在第一阶段,很多人以为开辟了电商平台,或者进行了网络营销就等于实现了互联网+,这是一种比较危险的认识,也是造成失败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是因为,此类公司多属行业龙头,体量大而经营模式成熟,转型难度较大。互联网+需要做脱胎换骨式的体制改造,倘若企业仅仅把电商当成一个新生业务渠道,或者把互联网业务当成一个新业务模块而非战略方向,则难免跟自身线下渠道恶性竞争,产生左右手互博现象,导致内部资源耗损巨大,难以让新业务渡过有投入无产出的成长期。

 

 

 

要成为一家真正的互联网+公司,至少要具备四大素质:技术、数据、模式和组织。

 

 

 

首先,从技术素质来看,互联网技术和应用已经由服务业向工业和农业渗透。

 

 

 

传统三大产业当前基本处于2.0阶段向3.0阶段过渡时期,不同产业中的边缘企业,可以采用互联网技术创新来驱动生产和变革流通。比如,农场采用IOT技术加强农业管理,工厂采用智能化的生产工具如CPS来支持企业进行更高效的生产,饭店采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安排互联网订单。软件更多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硬件上大量使用机器人,万物采用智能化芯片互联,人、物品、流程与数据将通过互联网结合为一体。

 

 

 

其次,从数据素质来看,数据分析可以驱动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

 

 

 

应用了云计算的企业,会沉淀大量运营数据,这些数据来源于顾客、供应商以及企业内部生产与管理的各个部门,利用相关的数据分析工具,有助于经营决策,预测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反应。在未来,拥有更多的数据以及更高效的数据处理工具,企业的价值就会更高。

 

 

 

再次,从模式素质来看,当前的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网络营销平台与线下资源“结合”。其中,C2B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新兴模式,它的核心是以消费者为中心---“你定我产”而非“我产你购”。这种模式有可能成为未来电商的重要模式。

 

 

 

最后,从组织素质来看,企业组织结构需要进行脱胎换骨的变革,加强激励制度变革。组织结构上需采用互联网企业所具有的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化整为零,鼓励小分队创新,形成创业氛围;同时,需要改造传统的激励制度与之配套,宜采取股权激励措施,化雇佣为合伙人,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3、如何渡劫?

 

 

 

我认为具备了上述四大素质的企业,也就具备实施了“互联网+”的前提条件。即使如此,也应该看到,“互联网+”的风险依然极大,形同渡劫。如此一来,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渡劫方式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一家传统公司通过什么方法渡劫?一家互联网公司如何渡劫?从现有的案例中来看,“渡劫”的方法可以分为自力更生、收购兼并、结盟合作等方式。

 

 

 

不同类型及规模的企业所采用的策略不同,每个企业都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风险承受能力以及未来发展战略来选取合适的策略。对于巨头类企业(如腾讯、阿里巴巴、平安集团等),其融合策略更倾向于自力更生以及兼并收购,要么通过自身巨大的资源优势直接渗透到其他行业,要么通过兼并收购优质企业,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对于规模与巨头相比相对较小的大型及中型企业,由于其自身实力并不足以支持其自力更生,其融合策略更偏向于兼并收购与结盟合作。

 

 

 

四、互联网+历史性机遇在哪里?

 

 

 

1、产业发展逻辑:三生万物

 

 

 

很多年前,我认为是市场决定未来,需求推动互联网发展,但是,随着年岁日增,越来越倾向于认同技术的作用。技术是推动互联网发展的主动力之一,产业互联网的兴盛也需要依托一定的技术基础。因此,我们更关注技术对未来的影响。

 

 

 

互联网在中国经过了20余年发展,经历了“一生二、二生三”的两个发展阶段,现在进入新的“三生万物”阶段,在这个阶段,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三个领域融合为一体,“大智移云物”技术将迎来产业发展高潮,这些技术会深度介入整个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它从营销、生产与产业协同三个维度,重新组织劳动工具、劳动者和劳动对象,实现整个社会的生产力的升级。

 

 

 

在三生万物的阶段,互联网+将造就大批新型企业,机遇出现在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三者的交集中。例如工业互联网,它注重软件、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也融合了移动网络技术与物联网感知技术。为抓住这个重大的产业机遇,2014年3月AT&T、Cisco、GE、IBM和Intel成立工业互联网联盟(IIC),旨在改进物理与数字世界的融合,实现关键工业领域的更新升级。

 

 

 

2、借我一双慧眼:未来企业的五大特点

 

 

 

我认为,未来的企业应具备以下五个特点:

 

 

 

1)OTT化生存。以电信行业为例,微信的OTT已经使得传统电信运营商感到了生存恐惧,不得不全面转型。OTT的威力远远没有发挥出来,下一个发力重点或将出现在广电领域。传统行业,存在着大量OTT生存的空间,微信正在大张旗鼓的干这件事。

 

 

 

2)O2O模式。O2O打通线上线下资源,完善了企业营销与流通链条。大多数电商平台已经实现在线交易和支付,并且将线下的物流、退货等业务流程进行线上管理,实现了线上线下的一体化。

 

 

 

3)C2B经营。意味着企业生产经营正在从以生产者为主体转向以消费者、客户为主体,信息透明,生产者与消费者建立直接、平等的连接。对传统企业来说,C2B是由外而内的改革,也是互联网思维影响下的彻底的改革。

 

 

 

4)数据资产决定企业价值,数据和资金一样重要。数据资产的重要性凸显。在日常经营管理中,数据驱动是互联网化企业的特征,与之对应的是传统企业的以流程为中心。

 

 

 

5)形成生态或加入生态。企业的生存依赖于生态系统,构建生态是一件很艰难的任务,如果企业规模不足以形成生态,则可以加入到某个生态中成为其中一员。例如,对很多公司而言,与其自己组织技术力量做电商,不如成为电商生态里的一个角色。

 

 

 

3、谁能笑傲未来?

 

 

 

具备了以上五大特点就能笑傲未来吗?也不一定,但是,如果不具备上述特点,则肯定有问题。因为我们判断一个企业是否能够真正通过“互联网+”走向未来,还需要考虑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企业是否真正实现了社会价值的增值,也即企业的创新是否对社会产生实质性的突破。这种突破,在ICT领域,更多的来源于独特的技术。

 

 

 

只有当企业因“互联网+”而出现了质的飞跃,而不是仅仅穿上了“互联网+”的马甲,不是仅仅给自己贴上了五大特征的标签,这个企业才有条件穿越泡沫,走向未来。

 

 

 

谁能笑傲未来?我们有必要验看一下历史,追索互联网发展规律,互联网经过40多年发展,当前已经演进到产业互联网阶段,互联网+三大产业,目标是实现生产、流通等的智能化改造,客观上要求传统企业与拥有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宽带、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等资源的互联网公司进行合作。

 

 

 

中国道路如何?从国情来看,我国互联网核心技术远不如美国,工业制造能力又不如德国,优势在于中国市场大、网民多,互联网应用服务相对发达。中国产业互联网之路,或将从服务业入手,通过互联网应用优势反求核心信息技术,使它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全局服务,同时带动传统工业、传统农业和其它领域的发展,这才是最能发挥中国优势的道路。

 

 

 

由此来看,我们需要给阿里巴巴、腾讯和百度这样的互联网巨头更多重视。这些公司已经在现代服务业广泛布局,高度渗透,并具备强大的技术优势,有战略眼光的传统产业巨头早已开始在线上谋划布局,并在积极寻求与互联网公司更深层次的合作。互联网巨头与边缘企业共同发展的模式乃大势所趋。

 

 

 

 

 

责任编辑:chenqingxiang 来源: 虎嗅网
相关推荐

2022-03-16 09:29:49

裁员互联网361

2012-06-15 15:35:37

2018-08-15 09:02:59

产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物联网

2019-03-20 10:10:17

互联网数据技术

2012-07-08 20:59:35

移动互联网创业

2019-10-29 15:12:01

产业互联网消费

2017-08-03 16:37:35

互联网法院司法

2015-07-22 17:23:08

融资互联网泡沫大数据

2013-11-29 17:17:54

互联网网宿科技

2018-03-22 07:06:20

互联网互联网++互联网

2017-09-20 08:45:58

2015-05-28 16:11:07

互联网+

2021-11-22 10:03:47

互联网薪资技术

2015-06-24 15:35:54

2015-10-08 15:20:34

互联网物联网

2021-03-09 10:02:40

996互联网商业

2022-03-04 09:54:51

互联网技术

2013-12-30 09:19:52

2015-10-30 17:50:18

互联网金融

2021-04-26 11:11:05

区块链互联网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