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近日撰文称,微信、WhatsApp、Snapchat等消息应用飞速增长,传统软件面临巨大竞争压力。以Facebook为代表的开发商意图打造全新的服务平台,新平台将与Android和iOS争夺统治地位。
文章全文如下:
“如若发现,我建议抓住他的脖子,摇到他口吐白沫,掏出他的内脏,让他自己吞下去。”硅谷人可不常引用英国小说家佩勒姆·G·伍德豪斯爵士的文章。但硅谷风投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的班尼迪克·埃文斯(Benedict Evans)认为,消息服务会对移动软件和企业软件“下此毒手”。
目前,最显著的事例就是Facebook的F8大会。Facebook在会上宣布,消息服务Messenger将转型为搭载和整合各种第三方应用的“平台”。Facebook Messenger只是一款支持iOS和Android的应用,但它将成为移动系统应用商店的竞争对手。简而言之,它将成为一款蚕食App Store的应用。
消息应用兴起
有人认为消息应用只是年轻人分享花边新闻的另一条途径,但消息应用的发展前景势必让这些人诧异万分。消息应用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这证明它们将成为一种持久的现象。
市场研究公司Flurry统计显示,去年消息应用总用户量增幅超过100%。前十大消息应用总用户量已经超过30亿。***人气的消息应用WhatsApp用户量已达7亿。
随着用户量的增长,专用版消息应用相继问世。Snapchat凭借阅后即焚功能闻名于世,Secret、Whisper和Yik Yak让用户匿名交流。Telegram因超强的加密功能而引起关注。无需互联网,FireChat用户的手机可直接通信。
用户在消息应用中花费大量时间,尽管部分消息应用的盈利模式尚不明朗,但投资者还是给予它们相当高的估值。去年,WhatsApp处理超过7万亿条消息,相当于每个地球人发送1,000条信息。
研究公司Forrester称,英国用户的WhatsApp使用时间与Facebook社交应用使用时间几乎相当。在中国,微信用户月均使用时间约为1,100分钟(大约18小时)。
企业领域
尽管数据较小,但商业世界正在发生类似的变化。消息服务Slack已取得成功,但在Slack所处的企业社交网络领域,很多公司都以失败告终。年仅一岁,Slack现在已经拥有50万用户。Slack表示,每个工作日用户的使用时间为135分钟,每月发送总信息量达3亿条。去年10月,Slack的估值已经超过10亿美元。
Slack将海量的信息分类成为易于管理的“频道”,每个频道专门面向一个项目或一支团队。用户可以创建和订阅频道,交换信息,公布链接和上传文件。除了可以减少电子邮件处理时间,这些频道还可以帮助新员工快速了解新项目,他们再也无需用空空如也的收件箱来了解工作。
类似Slack的企业消息服务还有很多,Quip、HipChat等初创都提供相似的服务。大型公司同样不甘落后。最近,思科推出企业消息服务Spark。Spark的界面和体验有点类似Slack,但Spark提供语音和视频通信功能。IBM也紧跟这股潮流,推出网络电邮服务Verse。Verse用户即可以发送即时消息,也可以用IBM人工智能引擎沃森Watson分类和回复信息,从而降低通信负担。
营收模式
无论是消费者消息应用,还是企业消息应用,为了迎合投资者,它们最终都需要盈利。为了达到目的,它们可以选择几种途径。一种途径就是以低价大量销售附带产品。例如,一些亚洲消息服务销售表情包。
另一种途径是从自己网络中的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抽取分成。微信用户可以直接打车和订机票;Snapchat让CNN、国家地理等新闻媒体在其平台上发布文章,Snapchat获得部分广告营收分成;与Facebook Messenger一样,Line和Snapchat最近还添加了支付服务。
尽管多数消息服务是免费的,但WhatsApp收取小额年费(99美分)。事实上,一旦用户及其联系人都习惯于某款消息服务,要求他们支付小额年费并非难事。如果乘以庞大的用户基数,再扣除少许的运营成本,年费收入同样相当可观。
至于企业消息服务,由于企业用户习惯于为电邮系统支付年费和维护费用,它们更倾向于收取这样的经常性费用。无论企业规模大小,企业用户都拥有各种在线服务,例如客户支持和软件漏洞跟踪,这些服务的警告和查询信息令企业用户烦恼不已。因此,只要新服务能够更有效地处理这些信息,企业用户就愿意为新服务付费。
每位Slack用户每月需支付7美元费用。Slack可以把大量的信息转移到频道中,让服务成为所有信息流的处理中心,因此Slack深受企业欢迎。
平台之争
但是,美好的愿景可能还要依赖Facebook这样的公司——让消息服务成为平台,其他公司可以在平台上开发内容和应用,开发者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创收。微信几乎已经成为一个平台。Facebook现在意图更进一步,让Messenger成为其他服务和应用的接入点。例如,点击消息流中嵌入的链接,用户可以直接打开其他应用。
咨询公司Ribbonfarm创始人文卡泰什·劳(Venkatesh Rao)表示,在软件行业,这样的平台之争是一种自然演变。类似的竞争已经发生过,最为显著的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浏览器大战”。当时,网景浏览器意图取代微软成为一个霸主平台。如今,Android和iOS是移动平台霸主,它们必然将予以还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