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14被称为移动元年,无论是移动硬件厂商锤子科技大打情怀牌,还是支付宝钱包近日推出的10年账单,无不反映出一个“台机没落,移动兴起”趋 势,在台机拥蹙们略带伤感中,手机等移动设备正以迅雷之势占领互联网各主要入口,移动时代全面接管互联网,已大势所趋。
IT 业界主动或被迫发生着改变,无论基于互联网的智能硬件厂商,还是服务供应者,都争相推出移动端App,希望抢占更多用户。其中竞争最为激烈的,当属在线教 育市场。这一起步于10年前的行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面临由桌面向手机的转型,众新老厂商推出成百上千教育App,各具特色,使用户顿生迷乱,难于抉 择。
有 人说2014年的暑假,孩子们尤为幸福,因为一款教育App——作业帮的面世,帮助孩子们和晦涩的暑假作业彻底拜拜。这是一款为中小学生打造的,作业问答 和话题交流的平台。通过这款App,孩子们不仅能求教各类作业问题,还能与同龄人交流,可以说是中小学生专属的“偷懒神器”。神器的***亮点是可以将作业 题目拍照上传,取得学霸解答,连输入都免去了,当然了,这款App推出后,获得了学生的一致力捧,同时也遭到老师和家长腹诽。
作 业毕竟只是一种形式,能力最终还要在考试中体现,猿题库的出现,无疑为众多“考奴”带来了生机。作为一款在线题库类产品,猿题库App提供了历年各类考试 真题,供考生复习,在这一应用上,考生还能进行模拟考场训练,由模拟考官出题,考生同步作答,即时检验备考成果。目前猿题库涵盖了初高中、公务员、司法等 多个职业类考试以及K12领域高考题库,帮助众多备考人士走向了希望彼岸。
这 样看来,似乎用户需求已被满足,事实上,还远远不够。作业帮面对的仅为中小学生群体,提供的资源也仅限于家庭作业处置,这种资源是随机的、分散的,缺乏统 一、系统、连贯,而中小学生本身以学习为职业,课堂教育已能满足其大部分需求,作业帮的介入,无非是对课堂的一种补充,而大打暑假作业牌的宣传口号,甚至 有哗众取宠之嫌。
猿 题库相对而言,更为专业、客观,然其本质终究只是互联网思维下的新模式题库,尽管加入了互动作答模块,仍难改其题库本质。覆盖多领域考试范围,为其培养了 大量用户,然而他们只是在备考前才会用到猿题库App,平时的系统学习,则只能另选他途。这样看来,猿题库只是一款备考神器而已,算不得完全意义上的学习 平台。
综 合学习平台北大青鸟、四中网校、101在线等,目前尚固守电脑端,未见进军App迹象,对于大量激增的移动端用户而言,可谓爱莫能助。去年中后期由美国漂 洋过海的MOOC平台,在移动App经营方面,则颇可圈点。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慕课网(http://www.imooc.com/),作为一家深度垂直 IT学习平台,自今年中旬上线以来,注册用户已突破160万,移动端活跃量更为可观,慕课网App也同时被苹果Store认可,并获得了各主流安卓应用市 场好评,用户突破600W。
***打开慕课网App,就被简洁大方的界面设计风格所吸引,没有复杂的引导流程,也无需注册,即可进入课程界面,收看超过6000节IT流畅清晰的视频课 程。如果希望参与课程互动,只需邮箱注册,整个过程仅需十几秒。此外,课程按不同的语言类型分类,作为一个新用户,很容易就找到了我自己想学习的课程。慕 课网不仅课程全部免费,而且全程无广告,也没有积分墙,是纯绿色的学习环境。对于很多用户担心的流量问题,慕课网也***给出了解决方案——课程支持离线缓 存,下载视频后,即时在无网络条件下也可以随时随地看视频。流畅、便捷的学习体验,牢牢抓住了用户的心。
慕课网CEO陈志锋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做App和传统教育网站不同,他们全面铺开,我们则专攻一点。因而我们的App能做得更简洁、更直观,一个“开始学习”按钮即解决所有问题,我们有信心赢得更多用户关注,因为我们是最懂用户的MOOC产品。”
不 仅如此,内容上,慕课网App专注于深度IT教学,特邀小米科技、淘宝、百度等知名企业产品经理以及业内专家参与课程录制,紧随IT界潮流,同步推出相关 课程,使用户***时间掌握最前沿的IT知识,在专业领域游刃有余。例如针对近期流行的H5及移动App热潮,慕课网推出的JAVA系列及移动端开发系列培 训,就获得了众多好评,《移动端开发入门》课程上线仅2分钟,学员关注就突破8000,可谓盛况***。这种专注于IT领域的App,专业、实用、好用,无 疑为其赢得了一众IT菁英的支持。
业内人士 对此评论:“综合性学习平台固然更为全面,然而移动互联网已逐渐成为用户上网***渠道,未来的在线教育平台将转战移动端,手机屏幕,方寸之间,想要在 App上***呈现多学科、全领域内容,会占用较大系统资源,操作起来也绝非易事,这将给用户带来消极体验效果。而慕课网作为垂直教学平台,其App呈现方 式简洁大方,占用资源极小,而覆盖的却是当下最为主流时尚的IT群体,无疑将成为大众普遍选择,未来移动端发展趋势,大致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