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融合架构能否助混合云搭建一臂之力

云计算 超融合 混合云
超融合的基础架构通过将存储资源,计算资源,网络资源,以及服务器虚拟化资源紧密的融合在一起组合在一套设备中,现在一些产品已经开始提供更多的特色功能。

[[127411]]

超融合的基础架构通过将存储资源,计算资源,网络资源,以及服务器虚拟化资源紧密的融合在一起组合在一套设备中,现在一些产品已经开始提供更多的特色功能。很多用户都曾经听闻或使用过融合架构,这有一字之差的超融合架构的特点究竟在哪里呢。在混合云搭建过程中,超融合架构能否助您一臂之力呢?

超融合架构(超融合存储)和融合基础架构有何不同?

融合的系统或者融合的基础架构,通过将计算、存储、网络以及服务器虚拟化等基本组成部分融合在一起,这些资源和技术往往来自不同的厂商,通过融合使他们尽可能的作为一个整体紧密协作。换句话说,将这些资源和技术组合在一起的厂商,很可能会在其上再添加一个管理层,同时也会添加其他组件使得其部署和管理变得容易。

超融合存储(hyper-converged storage)、超融合基础架构(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或超融合系统(hyper-converged systems),这三个术语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主要是指同一个供应商通过依靠自身建立一套完整的基础架构并将其组合在一套设备中。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同一套设备中不仅仅有计算、网络、存储和服务器虚拟化等资源和技术,而且还包括备份软件、快照技术、重复数据删除、在线数据压缩和广域网链路优化等元素。同一个供应商将构成传统IT基础架构的多个构成元素组合在一起,将其应用在一套设备中。超融合构架和之前的融合架构具有很大的不同,在融合架构中只是将三个或者四个构成部分组合在一起,每个构成部分本身仍然相对独立,而在超融合环境中,所有的构成部分都是无缝衔接在一起看不到任何缝隙的。

符合超融合存储这个类型的产品有哪些?

谈到超融合架构,首先就会想到 Nutanix,它是这个细分市场的开创者和先锋,它被认为是超融合产品的前辈。然后是 SimpliVity 和 Scale Computing,但是他们都专注于这个细分市场的较底层部分。VMware公司的 VSAN或Virtual SAN 产品也可以划分到这个类别中,虽然它并不满足超融合存储的所有基准条件,但如果从最终客户的角度考虑,vSAN是可以被视为超融合存储的。

目前用户对超融合存储产品管理程序(hypervisor)的可选择度有多大?

以 Nutanix为例,最初用户只能选择VMware,这也是目前Nutanix最普遍的部署方式,但是目前Nutanix也宣布了他们现在开始支持基于 Hyper-V 的部署了。SimpliVity 在一开始时也是只支持 VMware,直到目前他们也是只提供基于 VMware 的产品。我很希望 SimpliVity 能够像Nutanix一样,推出基于其他 hypervisor管理程序的产品,但是会选择基于KVM还是 Hyper-V,目前还不清楚。

关于之前提到的第三个产品 Scale Computing,这和前面两个存在很大的不同,它从发布伊始就是基于 KVM的,理由也很简单,Scale Computing的目标客户是那些对产品价格比较敏感的低端客户。因为 KVM 是开源的,这可以让他们的产品做到价格更低。另外,因为 VSAN 是 VMware 的产品,所以其管理程序肯定是 VMware了,用户也就只有一个选择了。

超融合存储是不是一般都是和商用通用硬件关联在一起?

Taneja:答案是“是和不是”,我在这里将做解释。目前,Nutanix 是基于商用通用硬件的,Scale Computing是基于商用通用硬件的,虽然SimpliVity 也是主要基于商用通用硬件的,但是它的方案中还包含一个专用的ASIC芯片用于快速在线重复数据删除。SimpliVity 显然是认为实现在线重复数据删除而又不会影响应用性能的解决方案只能是采用专用的硬件设备去实现。

虽然目前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是和不是”两者都存在,但是随着Intel公司的CPU计算能力不断的进步,在过去的三十年我们都目睹了摩尔定律在这个领域的作用,对于未来同样也会如此。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上,如果真的看到所有的超融合存储都是基于商用通用硬件也不要大惊小怪,我认为基于商用通用硬件搭建超融合存储是最终的目标。客户之所以会选择购买超融合存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较低的价格,而较低的价格是通过使用商用通用硬件来实现的。

超融合存储在哪些类型的组织机构和哪些应用场景中最适合使用呢?

关于适用的应用场景,超融合系统适用于IT环境的所有应用类型。关于适用的组织机构类型,超融合存储系统适用的组织机构涵盖小型组织,中型组织直到特大型组织。

需要注意的是,超融合系统的首要目的是管理虚拟化环境,那些目前运行在物理硬件上的应用***还是继续保持运行在物理硬件架构上。所以,除了那些目前仍然需要直接运行在物理硬件环境中的应用程序,我不认为存在一种特殊的应用程序不能被部署在超融合的基础架构中。

原文链接:http://www.searchstorage.com.cn/showcontent_87662.htm

责任编辑:Ophira 来源: TechTarget中国
相关推荐

2013-09-24 09:59:27

开源Oracle数据库系统

2010-06-04 11:40:02

统一通信SBCS西门子

2016-08-19 16:11:15

Informatica云市场

2015-09-15 11:15:48

甲骨文云计算一体机

2020-12-14 15:21:06

5G运营商边缘计算

2011-06-20 13:49:43

快书包合力金桥

2015-12-14 15:34:47

微信

2010-01-19 14:39:42

2024-03-04 10:21:59

KubernetesDeployment云原生

2021-01-13 14:36:14

5G人工智能运营商

2023-11-01 09:00:00

大语言模型人工智能

2011-07-05 09:11:48

飞鱼星飞视美视频会议

2021-01-25 12:34:36

网络IT架构

2013-12-17 09:32:37

802.11adWiGig

2010-05-17 10:07:21

IIS7.0

2016-08-01 11:21:51

2016-09-06 18:56:01

移动·开发技术周刊

2016-09-02 16:10:25

大数据工具

2021-08-26 11:09:51

systemdLinux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