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购买融合基础设施才有意义

云计算 虚拟化
融合基础设施(CI)集成了各类服务器、存储及网络设备,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并使用统一的管理工具对这些设备进行管理,承诺能够解决某些问题。

虚拟化获得成功往往取决于对底层硬件基础设施进行良好的管理。这听起来可能像是一个简单的前提,但当数据中心混合了各类厂商及各种型号的设备时,实现该目标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困难,最终受限于各类系统管理工具所能提供的能见度。融合基础设施(CI)集成了各类服务器、存储及网络设备,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并使用统一的管理工具对这些设备进行管理,承诺能够解决某些问题。但CI并不一定适合各种情况,IT专业人员必须理解CI的元素、CI如何与遗留系统进行交互以及CI的最佳部署场景。

在CI中有哪些元素,什么是真正的虚拟化?

CI的目标是使用高度集成并经过优化的硬件套件包括服务器、存储以及网络设备取代异构的数据中心设备。虚拟化应用于服务器、存储以及网络这三大领域,允许IT专业人员在众多虚拟机之间快速池化并部署存储及网络资源,每种资源都能够轻松地在本地以及远程硬件之间迁移。

CI部署中实现的高级虚拟化及灵活性为部署私有云或者是某些类型的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提供了前提。

CI平台可以从头开始构建,比如采用IBM的Flex System。IBM的Flex System包括一个IBM Flex System企业机箱,一些x86或Power服务器,PCIe扩展设备,IBM Flex System V7000或者Storwise V7000存储单元以及可选择的网络设施包括以太网以及IBM Flex System fabric。勾选的硬件都通过单一的管理框架进行管理,比如IBM Flex System Manager。

Cisco UCS是另一种选择。例如,Cisco UCS C系列机架服务器以及用于UCS机架服务器的Cisco Nexus Fabric Extender能够在部署CI时一同使用,同时还可以访问现有的SAN网络。通过UCS Manager或者UCS Director软件可以管理Cisco UCS。

CI平台还可以集成多家厂商的设备。例如,NetApp的FlexPod在经过验证的CI产品中整合了NetApp存储系统、Cisco UCS服务器以及Cisco Nexus fabric。Cisco的UCS Director能够通过单个统一的管理工具对FlexPod的组件进行自动化管理。几乎所有的hypervisor包括Hyper-V或vSphere都能够提供虚拟化功能。

融合基础设施如何与现有的非CI系统进行交互?

对于融合基础设施环境来说,异构问题一直面临挑战。一般来说,CI能够与非CI设备(无论虚拟化与否)进行交互。例如,不同厂商的服务器无法添加到现有CI平台的交换机端口中并非技术原因。然而,这往往会导致部署CI的意图以失败而告终。

请记住融合基础设施总的出发点是使用综合的管理工具提供单个统一的软硬件框架。所有的一切都经过了调试并可以协同工作。当外部设备与CI连接时,新异构环境可能会带来性能、管理问题或者是其他互操作性问题。传统异构企业环境的上述问题为众人所知,但引入CI后却不希望发生这些问题。

现有数据中心环境加入CI,尤其是作为私有云平台时,通常会使用独特的管理工具管理CI,而通常按照原有的方式使用其他的管理工具对现有的基础设施进行管理,对IT员工来说,支持两种不同的环境需要做大量不同的工作。

考虑融合基础设施时,在做出采购决策前进行深入的PoC测试并考虑CI厂商对异构或遗留环境的支持程度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测试可以准确获知CI如何与现有数据中心内的异构设备进行交互。

如果已经有了一个虚拟数据中心,有必要迁移到融合基础设施吗?

融合基础设施已经证明了自己是现代数据中心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和典型的异构数据中心相比,CI能够提供一个更加稳定、灵活及更易于管理的高性能虚拟基础设施。但CI仅仅是一个用于处理企业计算任务的工具,和其他工具一样,理解什么时候以及如何最高效地使用CI是很重要的。

CI bundle(服务器、存储以及网络)在本质上取代了现有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以及在基础设施、软件许可以及服务协议上的投资。很少有组织希望丢掉在现有数据中心中的投资,转而使用一个全新的平台,这恰恰是CI未获得广泛认可的原因所在。在很多情况下,只有更新技术或者启用新数据中心时才会考虑采用CI,管理员应该寻找部署CI平台后重新利用旧基础设施的方式。

CI可能会给厂商带来挑战。虽然CI平台设计实现了高可扩展性,但意识到与CI bundle兼容的产品非常有限是非常重要的。有限的产品选择(以及对CI厂商产品生命周期及发展蓝图的依赖)往往会转化为更高的产品成本而且在今后可能会在产品生命周期上面临挑战。

组织的计算需求以不可预知的方式增长在产品升级时可能会面临成本挑战。这与传统的异构数据中心差异很大,在传统数据中心中可以使用任一x86服务器或者以太网交换机。

其他基础设施模式比如主机托管以及提供高效计算资源及所有必要支持的公有云服务商(只需要支付月租费而没有采购成本)同样会延缓CI的部署进程。当组织寻求更好地控制IT支出时,将CAPEX转换为OPEX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

融合基础设施平台能够大大提升IT运维及系统管理的效率,但该技术可能无法与现有的数据中心进行充分的交互。采用投资回报率分析以及彻底的PoC测试应该能够清晰地证明CI部署的合理性。此外,基于可预见的计算需求评估CI厂商的产品路线图组织能够减少今后技术分裂的可能性。如果CI势单力薄,那么组织应该继续采用更为传统的数据中心模式。

责任编辑:老门
相关推荐

2024-04-19 11:34:10

数据中心

2017-08-24 10:01:02

基础设施迁移

2020-04-09 10:57:12

超融合基础设施服务器超融合

2011-03-22 09:36:27

融合基础架构私有云

2009-12-22 13:59:59

惠普基础设施运营

2009-12-18 17:14:25

惠普基础架构

2020-05-28 10:34:43

超融合基础设施HCI服务器

2022-02-23 12:27:56

超融合基础设施IT管理

2017-12-27 14:41:57

融合云计算服务器

2021-05-21 10:33:37

数据中心数据存储

2023-01-30 07:55:44

代码过度设计

2019-01-24 10:23:58

Web前端密码加密

2017-06-09 15:25:23

IT设施数据中心融合

2022-12-12 17:42:38

人工智能预测性维护智能建筑

2011-09-09 10:31:40

Xen虚拟化linux内核

2022-02-28 22:52:56

混合云工具技术

2010-11-10 10:50:06

2020-09-11 11:17:40

超融合基础设施服务器虚拟化

2021-02-19 09:45:50

Python面向对象代码

2021-03-04 13:25:22

Python面向对象代码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