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下半年,信息技术服务标准(ITSS)宣贯培训会相继在北京、江苏、湖北、广东、四川、湖南、山西等地召开,ITSS推进“马不停蹄”,标志着我国IT服务行业正在逐步走向成熟阶段。
IT服务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成长受掣肘
从1996年开始,以IT服务为主营业务的独立服务商出现至今已经有十八年历史。十多年来,中国IT服务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颇具规模。2013年,中国IT服务市场规模达到3069.79亿元,同比增长20.86%,预计2016年整个市场规模将达到5637.66亿元(数据来源:易观 2014.05)。IT服务行业已经成为中国IT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成为了中国企业级IT市场的增长引擎。
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兴起的推动下,IT服务更迎来了快速上升时期。新技术驱动与“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为IT服务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一方面,IT与业务融合的步伐正在加速,新技术的发展使用户对IT服务的需求不断变化,企业用户对信息化建设有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这对IT服务商的能力与商业模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我国IT服务市场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快速的市场需求变化,导致行业与用户对需求及服务方面都难以把握,市场格局混乱、发展集中度不高等问题愈发凸显,对IT服务行业良性发展产生制约。因此,如何量化规范IT服务,已成为提升市场服务水平、引导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IT服务将“有据可依”ITSS成果初现
任何一个行业,标准的制定都是其迈向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IT服务行业也不例外。在用户需求难以把握、服务水平难以衡量等问题的掣肘下,行业标准体系的制定与出台成为众望所盼。一方面,从培育市场、提高用户对IT服务价值的认同、引导和规范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只有标准先行,才能加快企业转型升级,避免“先乱后治”的被动局面。另一方面,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服务门类不断增多,商业模式、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如何对市场角色和能力进行评价及管理,都需要更成熟的理论和方法。
这些都促进了ITSS体系的诞生与发展。2009年,为规范和引导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工信部软件服务业司在北京成立了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工作组,工作组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研究提出信息系统建设、信息技术运维、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信息技术治理、软件即服务(SaaS)、软件应用服务等方面的标准需求,研究并建立信息技术服务标准体系,制定信息技术服务领域的相关标准。经过5年的发展,ITSS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如已颁布实施的《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等4项国家标准、1项电子行业标准和2项行业标准完成送审,8项标准正在征求意见,10项标准正在研制中,组织制定1项国际标准。
为推进ITSS标准的应用,2014年3月,工信部软件服务业司发出了《关于做好2014年度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宣贯培训和应用推广工作的通知》(工信软函[2014]4号),要求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充分发挥各地方主管部门和ITSS分会的作用,深入开展ITSS的宣贯和推广工作。为此,ITSS宣贯培训工作在各地迅速展开,截至8月,北京、江苏、湖北等9个省市召开了ITSS宣贯会,据不完全统计,有超过1100家企事业单位的1800多人参加。
IT服务业摆脱无标之痛自主可控标准先行
随着ITSS日臻完善,我国IT服务业将摆脱无标之痛的历史。ITSS分会副会长、北京荣之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吴烜表示,ITSS在各地展开宣贯,标志着IT服务标准开始落地,IT服务行业进入标准化时代;当前国家强调自主可控是信息化发展的重中之重,“自主可控,标准先行”,若想构筑自主可控的IT生态环境,上至法律法规、标准,下至具体的IT产品或服务,需要建立完善的体系才可实现。ITSS的推广与应用,不仅打破了我国IT服务业的无标历史,更为实现自主可控的IT系统提供了有力的前提基础,为整个产业的健康成熟发展提供了政策性引导。
作为ITSS工作组副会长单位和数据中心运营管理工作组副组长单位,荣之联(微信号:rongrongrzl)参与了ITSS多项标准的牵头与制定过程,成为首批通过《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1部分:通用要求》标准评估的企业,牵头《信息技术服务云服务服务级别规范》、《云服务能力等级评测规范》等标准的编制,参与起草多个标准,在数据中心运营管理系统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积极推进ITSS的研究与应用。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ITSS已经成为打造良性市场竞争与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截至2013年,我国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达到3.3万家(数据来源:工信部 4014.04),ITSS的推广与应用,将为整个IT服务行业的竞争与发展起到引导与示范作用。中国的IT服务业必将迎来更加成熟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