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们的未来还会好么?

商务办公
到了移动端,以Native App为基础的生态逐渐构建,每一个App都可以视作一个入口。而由于使用场景的多元化,用户对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多,从而促使浏览器在移动端更像是一个内容的聚合与呈现平台。
[[120551]]

 

腾讯最近开放了自己的X5浏览器内核,为其他App和创业者提供优化的Web引擎。听着很技术范儿的一件事情,似乎也没有微信添加一个新功能这样的新闻轰动,但是对手机浏览器的发展方向而言,这样的变化或许可以提供一些关于未来浏览器趋势的一种思考。

在单兵作战难以重现昔日PC端辉煌的情况下,在技术层面上和其他App们寻求融合会不会是手机浏览器们未来的方向?

在PC端,大多数的信息都是由网页承载,由浏览器呈现的,浏览器的入口作用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所谓的三级火箭、四级火箭模式也展现出非常强大的能力。

但到了移动端,以Native App为基础的生态逐渐构建,每一个App都可以视作一个入口。而由于使用场景的多元化,用户对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多,从而促使浏览器在移动端更像是一个内容的聚合与呈现平台。

Web App和Native App之比

当然,我们看到的是很多浏览器或者原本生态系统极其依赖于浏览器的公司,在移动端入口的争夺上还是希望重现PC端的那种生态,于是就有了诸如Web App、轻应用这样一些概念。其实这些概念本身并没有太多问题,问题在于用户在移动端的使用习惯已经养成,用一些“反人类”的方式去改变并不如容易。

从浅层面说,用户需要一个使用这些Web App的理由,为什么明明可以在桌面上点开的应用,而我们却需要打开浏览器,然后再去点那些轻应用图标呢。科技以懒人为本,这句话似乎很难反驳。

另一方面,主打无需连接、云服务的Web App们在没有网络的状态下基本上就可以歇菜了,而不少Native App却依然可以提供本地服务,比如说地图。像百度、高德、搜狗们都提供地图的H5版,但是用的却***。

而从技术层面去说,传统的Web技术在页面优化、渲染能力等方面和原生应用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尤其是在调用一些功能的权限和能力上,比如说拍照。当然即便是Native App可能在这一点上做得也不是特别好,越来越重的微信有时候拍照的时候尚且会卡,就更不必说浏览器里面的某个Web App了,Native App还是更接近系统底层。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Web技术在移动端没有未来了,在移动端,社交的地位正逐渐提升。人们热衷于将自己看到的好的内容分享出去,而我们看到一些好的内容、有趣的东西也更多的是来自于朋友圈、微博这样的社交网络。

对于这些内容来说,公众号只是一个其中很小一部分的承载,其实很多内容还是基于Web页面的。

基于Web的内容传播

很多朋友可能对“神经猫”这样很简单的H5游戏记忆犹新,虽然画质等很多方面都显得比较粗糙,但是基于社交App的这种传播能力却是手机浏览器很难做到的。

从技术上来看,这些小游戏的开发者以及一些应用的开发者对Web引擎还是有需求的。相反,手机浏览器们在自己的App内即便是做出了这样有趣的小游戏或者好内容,也很难形成病毒传播的效果。

而往更广的范围说,目前很多主流App的内容呈现方式也还是基于Web的,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微信。腾讯系应用早期大多采用的还是Android系统的内核,最近也是全部换成了QQ浏览器的X5内核。

可以说无论是出于内容呈现本身,还是内容传播效果方面,应用的开发者自然希望好的Web引擎来支撑其产品体验,尤其是在安卓系统中。

对手机浏览器们来说,如果只是局限于Wap网页、Web网页、基于H5的轻应用什么的,很容易就陷入了前文所言的那种窘境之中。和已经非常成熟的Native App对着干。但是如果将引擎和技术开放出去,则可能有更多想象的可能性。毕竟,通过不同App积累用户内容需求的一些特点,在大数据方面做一些探索还是很有想象空间的一件事情。

开放内核之于腾讯

不过,对于腾讯来说,做这样一种浏览器内核和云服务的开放只能算作一小步,离构建一个大的生态还有很大的距离。

首先,腾讯系的产品,尤其是微信选用腾讯自家的X5内核确实给这个产品带来了很大的基础用户数,也让他们能够得到更多用户数据,不断进行技术的改进和迭代。

但是,腾讯这样一块金字招牌会不会让很多公司在选用基于腾讯技术标准的X5内核时有些犹豫呢?尤其是很多和腾讯存在竞争关系的公司,在这方面自然也会更谨慎。

当然,此前也有过谷歌采用苹果Webkit内核的先例,但谷歌在这一开源内核上进行了很多改进,最终也还是转向了自主开发的Blink内核。

对于腾讯来说,开放浏览器内核的机会或许会在创业者这个日益壮大的群体中。创业者们没有那么多的资源和能力去兼顾每一个方面,但是又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够有更好的体验,微信所用的浏览器内核对他们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而国内数量众多的创业所形成的长尾效应,带来的巨大数据和潜在的协同能力则可以为腾讯提供更多价值。

责任编辑:路途 来源: 腾讯
相关推荐

2010-12-21 10:11:35

手机浏览器

2012-03-20 11:22:02

QQ手机浏览器

2012-03-20 11:35:32

傲游手机浏览器

2009-04-15 08:56:11

浏览器手机浏览器市场

2012-03-20 11:25:07

360手机浏览器

2012-03-20 13:12:38

百度手机浏览器

2012-03-14 11:22:17

浏览器

2021-08-28 06:15:49

浏览器手机浏览器夸克

2009-04-22 09:03:07

腾讯手机浏览器

2009-05-05 08:55:00

2021-07-14 07:00:53

浏览器技巧前端

2011-08-01 14:02:15

2011-06-15 09:19:27

浏览器生活

2009-05-26 09:27:46

2012-02-29 15:29:54

傲游手机浏览器

2021-03-08 05:42:26

浏览器FirefoxVIA浏览器

2021-06-04 15:55:32

浏览器UC浏览器安卓手机

2010-04-05 21:57:14

Netscape浏览器

2009-03-05 09:43:04

Mozilla手机浏览器Fennec

2013-08-30 11:06:41

手机浏览器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