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十年来的互联网快速发展,造就了以BAT为代表的一批明星互联网企业,凭借着新技术,各种产业模式和商务模式得以催生。事实上,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发展,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正是极好地与传统产业不断融合而兴起的。然而,却有一种声音不断唱衰传统产业,认为未来“终归是属于互联网的”。
其实,笔者并不反对互联网经济或者互联网思维,我个人非常赞赏用友王文京董事长的观点,他认为现在是一个“数据驱动的时代”,未来没有互联网化的企业可能都会消亡。笔者一直认为,互联网化的企业≠传统互联网企业,互联网是一个大的范畴,其范围和组成必然会在当前乃至未来被逐渐细分。然而,由于本人才疏学浅,对于这一问题难以有更加深入的、触及核心的思考,因此关于此方面的思考一直处于一种萌芽的初阶,直到不久前采访到用友软件高级副总裁郑雨林先生,我才能真正对此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和提高。弗敢专也,必以分人。于是就有了这篇文字。
互联网泛化发展不可逆转
郑总一向是快人快语,开门见山,这次也不例外。他表示,互联网的产业化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同时也涌现出很多标志性的企业,近的比如服装行业的青岛红领,家具制造行业的尚品宅配,远的比如汽车行业的新锐特斯拉。包括这些企业在内的诸多“传统产业”公司,用他们的实践证明,未来是属于产业互联网的。郑总解释道,互联网的前十年,基本是围绕个人应用服务,譬如资讯信息、电子邮件、网络游戏等,而从当前起,与产业结合的互联网泛化发展,已经成为整个产业界不可逆转的大潮流。
因为郑总前不久刚刚去美国考察,零距离参观了特斯拉公司,因此他愿意就此更具体地进行阐述。郑总表示,通常的认知中,我们知道特斯拉是电动汽车,它的核心技术是新能源电池,但是亲身体验之后你会发现,它可能是一个移动终端,有一个很大的屏幕,上面除了可以操控汽车,譬如开窗、开空调等等传统汽车设施以外,可以在里面上网、购物,干各种互联网能干的事情,它就是一台汽车移动终端。更重要的是,特斯拉正在全世界安装充电桩,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特斯拉的充电桩同样是它的核心技术,充电时间最多70分钟就可以跑500公里!充电桩采用的是太阳能,也就是说未来假如地球上的油气枯竭了,但是这个生态系统照样会照常运转。在它的总部,你可以实时看到各种充电数据,譬如为多少汽车充电、充了多少,这也是一个互联网的系统。因此,其实特斯拉是一个互联网公司,或者准确的说是互联网化的公司。尽管和我们所说的传统的互联网公司,比如谷歌等有所不同,但是特斯拉显然就是汽车行业互联网化的绝好例证,它是互联网化的公司,而这就是郑总理解的产业互联网。
以数据为中心的产业互联网
例证之后,自然就是郑总的理性分析。郑总认为,产业互联网对传统产业、行业确实带来很大的便利,甚至是颠覆,它重新建立了新的行业规则。
对于产业互联网的总结,郑总列举了四点。
首先是C2B。在互联网化时代,就是以消费者、客户为中心。社会从工业时代进入到信息时代,之前工业时代最典型的就是B2C,就是企业生产什么就卖什么,消费者和客户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企业也是封闭的。信息社会最有代表性的则是C2B,客户要什么,企业就提供什么,在这种信息对称或者说客户零距离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的边界被打破,企业是开放的。现在就是这样一个时代。
其次是O2O,就是所谓的线上线下,就像很多电商所讲的从线上到线下。其实,这只是O2O的一个侧面,更大的一个方面是从线下到线上,就是传统行业到线上来,这个可以说是空间无限,有着非常宽广的思考和操作空间,其本质就是产业互联网化。
第三个是平台化、生态化。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公司是生态化、平台化的,以后互联网化的公司也会是平台化、生态化的,不会是“传统互联网公司”一家专美。在这里面IT是一个支撑,数据是很重要的。
***一点是数据驱动。现在传统企业管理和运营是流程为中心的,信息时代,互联网化的企业是以数据为中心,不是以流程为中心。同时,在互联网化以后,数据成为企业非常重要的一个资产。以往,资金、人才、技术是企业最核心和重要的三大资产,未来数据会成为第四个重要的资产,其重要性从排序上来讲,可能会依据行业的不同有所差异。
迎接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作为一家专注于企业信息化的企业,用友在中国ERP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为何用友会如此关注互联网化呢?郑总认为,信息化在中国已经发展了30多年(含会计电算化、企业信息化),现在应该是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了,即企业的互联网化,或者说产业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化和信息化不是一个层面上,互联网化是一个更高的层次——信息化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而互联网化则是带来商业模式的变革、解放企业的生产力。互联网化的创新商业模式是跨界的、生态的,技术同样在其中扮演支撑甚至***的作用,而用友则是希望通过自身20余年投身于企业信息化的经验,在产业互联网时代,帮助更多的企业互联网化,提供***秀的产业互联网的产品技术、服务和解决方案。
至少是从笔者的文字中,有些读者会觉得编排了很多传统互联网企业的不是,其实郑总本人在采访中并没有涉及这方面的言论。相反,他非常推崇当前中国互联网领域的一些领导厂商,他认为用友和BAT们之间并不存在太多的竞争,其实双方之间是有很多互补和合作机会的,他谦虚地表示,从以BAT为首的中国传统互联网企业身上,用友实际上已经学到了很多,并且有信心将这些学到的内容,应用于用友的客户,帮助他们顺利地进行互联网化,帮助他们实现产业互联网时代的腾飞。在他看来,改革开放以来的整个中国产业发展,可以粗略分为三个阶段:会计电算化,企业信息化、产业互联网,每个阶段都比前面阶段带来了两个数量级以上的机会,如果说会计电算化是百亿级市场,那么企业信息化就是千亿级的市场,产业互联网则是万亿级的市场!
郑总认为,在技术的应用方面,特别是IT技术的应用和IT商业模式的创新,中国跟美国等发达国家实质上是同步的,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领先,比如说电子商务,这更多是因为中国的市场基础和IT企业的开创性的思维。做好产业互联网的关键,就是要打通思维模式。以软件业为例,以往做软件的,固有思维就是写好代码、做好销售,可是为什么就不能做电商,为什么不能做物流,为什么不能做支付呢?软件公司不缺技术,更不缺乏聪敏的头脑,缺的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商业头脑。BAT们的成功故事已然告诉我们:伸出双手就会有机遇,倘若一味逡巡,失去的将会是整片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