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QQ第二?
腾讯刚刚宣布成立由张小龙率领的微信事业群,全面负责微信产品以及腾讯系的O2O业务。从O2O整个环节来看,貌似微信已经实现了流量入口、购买到支付的完整闭环。在移动领域创造出一个从入口到平台的生态圈,尤其是去年到今年一系列的收购、投资和合作行为。
那么,腾讯O2O真的闭环了吗?如果线上平台和入口没有问题,线下呢?通过收购和合作可能是一个方式,比如提供货品和通道,以及交易通道和场景设置,但如果微信仅止于此,那么入口还是入口,流量还是流量,真正本质并没有改变什么?
正如阿里巴巴从2013年开始就一直强调自己是一家数据公司,阿里关注的是数据、服务还有云平台的能力。从长远来看,云平台和大数据服务能力,将会是阿里发力的焦点,尤其是在面向移动转型的时刻(“all in”移动)。
今天,智能移动设备正在将消费者从共性特质的群体变成独特需求的个体,所有的位置、情景、行为表现和交互关系都有了意义。纵使同样都是要作为平台,移动互联网和传统互联网已经出现两个重大的颠覆。1)是人和人的连接,而不是人和机器、信息的互联,体验和交互变得非常重要;2)更重要的,移动互联网后面要提供的是软件、数据的服务,而不仅仅是入口和流量。
这也是BAT们都在关注的重点:如何通过入口、平台以及自身积攒数据和分析能力,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创新商业模式。不管是广告投放,还是判断和引导用户的消费行为,提升客户服务能力,都离不开大数据和个性化服务的能力。
正如像Wish,一家美国移动为主购物APP做的,如何通过数据和行为分析,让顾客获得最想购买的产品,让企业找到最想买他产品的顾客,而不仅仅是做那种传统的交易汇聚平台。这样的新型电子商务公司肯定不仅仅再是中介的平台,而是要承担更强的技术服务功能和生态链塑造的功能。再比如,最近刚刚获得大众点评8000万美金投资的饿了么,这款应用除了表面上外卖和订单汇聚、快送的平台,本质上它的核心竞争能力和收入,还来自它为商家提供了一整套的软件,更高效地处理订单,以及提供数据的分析,比如哪些菜品做的好,以及对地区和客户进行分析,比如订单频率和时间等。更好来帮助商家做好产品和服务,增加上游收入和粘性,将商家从促销和推广的压力中解放出来,也同时***的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这种win-win模式,恰如wish类似的移动电商平台为上游提供的,更好的技术和平台支持,更好的产品建议,更简洁的销售方式,更好的客户获取和维护,以及更低的销售成本。因此,也更好得满足了客户需求。当然这样的说法反过来说也一样:更了解消费者需求,为他们提供了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对上游就能提供更好的建议、支持和产品、销售的建议。
在这里面,数据搜集、处理和技术服务能力是核心。4月30日,Facebook开发者大会上,马克·扎克伯格宣布新推的“匿名登录”(Anonymous Logins)功能。这项功能背后的野心,不但是要让用户更加放心登陆,也让脱敏数据能够坦然保留在facebook数据库中,并被进一步开发应用(事实上,facebook完全可以通过行为确定用户)。无疑,不管阿里巴巴、facebook,还是亚玛逊、wish这些企业都认定,未来针对数据的开发和技术的服务能力都将是最最根本的。
这也是“可以定位、服务到人”的移动互联网的典型特征。美团网CEO王兴就曾说,“我也很焦虑,怕成为传统互联网企业”。调查显示,今天消费者的全部的上网时间中有超过60%是在移动端完成的。随时随地在线,便捷的移动网络让人变得越来越“懒”,对“简洁、有趣和智能化”的追求也会越来越提升。comScore对3000个美国成年消费者的调查显示,46%的消费者认为,当他们使用移动应用进行在线购物的时候,不太会进行很多的比较;他们会更倾向迅速做出决策,或者迅速离开。
在年初曾有媒体报道6800多家天猫店铺关门,尽管阿里巴巴官方予以否认,但又有一组数据调研数据显示,由于成本、规则和平台竞争的压力,居然9成的淘宝商家希望“出淘”。刚刚结束的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腾讯COO任宇昕提出,无论是巨头,还是新创公司,连接型的公司将能更好地享受移动互联网红利。而且, “连接”越智能,价值也越大。当传统的平台规则开始失灵,wish这样的企业的机会才会出现。
这些“更智能的连接者”已经不仅仅是个平台,它们也不仅仅是要为买家与卖家之间创造可能的机会,而是要通过技术的手段,帮助上下游实现***的匹配,同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也就是通过技术和服务能力,让自己不仅成为平台或者入口,而是作为系统的维护者和服务者,通过数据和技术提升粘性而不是噪音,增强信任度而不是反感,带来更高的价值而不是仅仅绑定更多的应用。
这也正是微信们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