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还记得2011年时HTC那些新机的热销。那时候HTC Desire系列销售极其火爆,是安卓领域最热卖的机型。可到了2012年,HTC一系列新机都不及三星S3了。各方面数据都开始一路下滑。到2012年 底的HTC年会上,HTC的高官们声嘶力竭的呐喊M7,要重振雄风。当年还拍摄了一部内部宣传片,为全公司打气,拍的也是众志成城,笔者看的也是感动。希 望HTC在2013年崛起。2013年HTC开始了精品战略,发布了HTC One。但最新公布的2013年Q4财务数据显示公司连续第二季度亏损。而此前三个季度已经亏损1亿美元。到去年三季度,HTC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占率已跌 至2.2%。市场形势可谓一落千丈。
那为什么HTC2013年仍旧未能成功了?
未能在界面设计方面赢得消费者
智 能时代是一个极其注重设计的时代,尤其软件界面的设计。硬件再优秀,如果拥有一个糟糕的系统界面,仍旧会丧失消费者。2013年HTC推出HTC One X,该机拥有强悍的硬件。但却推出了一个乏善可陈的HTC sense5。HTC sense5,带有卡片式风格的Blinkfeed、为黑色系主题。整个智能设备领域都在追求极简、扁平、科幻的设计风格,追求界面交互的清新、明快、绿 色感知。但HTC的新主题风格却一走反路。这个主题风格跟三星推出的S4蓝色界面风格立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笔者认为HTC One的这个风格严重影响了用户对产品在美感上的选择。HTC sense 5是一个失败的创新,是一个失败的UI跟UX。
未能在营销推广方面胜过三星
HTC 很多时候说自己的下滑是因为营销推广做的不好,尤其在与三星的对比中。这的确是事实。所以2013年新年伊始,HTC就高调宣称2013年要加大在营销领 域的投入。2013年HTC确实在行动,更换了全球CMO,推出了新的VI,请了新的代言,拍了新的让人看不懂有些困惑的广告片。确实是努力了,但销售上 还是失败于三星。所有的营销活动也未能给HTC的品牌带来任何加分效应。而三星的全球营销投入高达百亿美金,推特美国区的广告一直在打,各种线上线下的营 销推广就未停过。国内很多大的卖场三星手机的店一层楼一开就好几家,而HTC到2013年下半年的时候专卖店没有了。渠道有崩溃之势,甚至不及诺基亚。三 星在营销空间、媒介资源、销售卖场的抢夺上远比HTC要凶残。
此外HTC在过去也未能探索出一条可以将自己与三星或其它品牌差异化的市场策略。
精品战略难敌智能生态圈
2013年HTC鉴于2012年的失败,开走精品战略,放弃了以前的多机型高中低并上的战略。2013年推出的新机基本都是HTC One系列的,并价格都很高。界面、外形等基本都一样。其余再无新的产品出来。
而三星了,成功之后则继续其多产品战略,在推出S4后,又Note3,又智能手表,又安卓智能相机,又安卓平板,又儿童安卓平板,又智能电视等。手机领域高中低并上。是在努力打造一个智能生态圈。这种生态圈的品牌优势开始发挥影响力。
HTC是一家只做智能手机的公司。出了HTC One后,在智能设备界就再无新的产品,虽有尝试平板等,但仅限于尝试。到2013年下半年,产品领域几乎就听不到HTC的声响了。几乎从科技新闻领域要消失。最终看到的是在Q3/Q4的亏损新闻。
没有控制智能设备核心组件
智能设备绝对是这个时代最高精尖的消费产品。牵扯到操作系统、应用商店、APP以及各种供应紧张的硬件资源等。
在HTC开始下滑之后,台湾的科技界就在反思为什么台湾的这么多企业甚至还不及一个三星。台湾的IT产业体系也是很健全,从上游的CPU到到主板、屏幕、原材料等都不缺,并且品质也不差。但问题是这些东西分散在各个企业。
不像三星,自己设计封装CPU,自己生产内存、主板,并且有卓越的智能手机屏幕,更甚者有着强大的生产力。在产品上市时可以绝对不愁产能问题。并且由于自家生产,可以更好的控制利润与成本及供应。
反 观HTC则几乎没有什么是控制在手中的。2011年的时候收购了Beats股份,2013年的时候又卖掉。从2011年到2014年年初,HTC在控制智 能手机核心如芯片制造、内存、屏幕等关键组件上几乎无任何可取之处。可以说在关键组件的上HTC一直没有清晰的战略。也因之影响着HTC的分销、物流等。
无 论是今天还是未来,智能设备的核心组件如芯片、操作系统变的日益重要,日益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对于智能设备等核心组件的控制力是决定生死的关键。小米的 “换芯门”事件就是最好的说明。以致今天的华为、中兴都要自己设计生产核心组件。苹果对关键组件更是高度控制,亲自设计CPU、巨资投入关键组件的采购。
2010年到2011年那时的HTC是何等的辉煌,凭借其在智能硬件领域超强的设计能力,设计出了市场上硬件性能最强悍的手机。但当整个产业快速发展,各家硬件能力都上来的时候,HTC的优势也就不复存在。营销宣传也很难再为其带来差异化品牌属性。
对于HTC,当务之急是找到自己的优势与特点设计出足以让消费者惊喜的产品,否则未来仍旧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