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4G牌照发放之后,运营商市场波澜不惊,互联网下游产业却出现异动。如微信、唱吧和陌陌之类的移动应用,会成为4G时代来临的主要受益者,而一直以来各方都在默默准备却一直不进行推动的短视频业务,则正式从幕后走向前台。
在中国发展短视频的最大障碍,就是运营商主导的网络环境,资费高,速度慢,造成了很多本该蓬勃发展的OTT应用,只能深度蛰伏,等待时机。随着4G牌照发放的临近,前期腾讯发布了社交短视频产品微视,牌照发放后新浪也正式发布了9月就已面世的新浪秒拍。短视频市场的上升空间已被打开,未来几年将有一番激烈争夺,而其中的代表则会是新浪秒拍和腾讯微视。
腾讯的短视频是8秒,而新浪的短视频为10秒,这个产品未来的应用场景相当丰富,甚至可以部分取代人际间的文字交流,成为日常沟通交流的直观工具。前提是网络环境和终端硬件环境都跟得上,产品符合用户特点。在现有环境下,自然仍存在一定问题,不过前景已经打开,方向有了,抢先一步进行发展很有必要。
在网络环境和技术问题能得到较好解决的情况下,发展好短视频业务的关键,就在于谁能拥有大量的用户,如果这些用户中有较强的社交关系存在,那就更容易了。现在看来,新浪在这方面的优势是有一个很强的社交网络平台,即新浪微博,这是短视频这类时尚前沿应用业务一个天然落地点。
回顾一下历史,文字内容在中国互联网上最早出现的时候,受限于带宽和存储功能瓶颈,无法满足用户更多需求。如作为新浪网前身的四通利方论坛,最多只能存储200个帖子,多出来的要随时删除,才能保持后续内容的不断更新。图片内容也是在运营商全面发展Adsl网络前夕出现的,用户在拨号环境下看一张200K的高清图片,需加载至少4分钟,而在如今的网络环境下,用户每天会浏览几十张这样的图片。内容提供商对网络环境前景的预期,是很多业务得以崛起的关键,短视频内容正走在与早期的文字与图片相同的道路上。
短视频与视频虽然只一字之差,但作用完全不一样,视频的目的是进行版权内容传播的,带给用户的是影视剧等观影体验。而短视频进行的则是社交内容传播,所有内容大多来自用户自创,是天然的UGC内容发散地,且用途仅限于社交关系链,不具备广泛传播效应。这也就是说,短视频在未来将部分取代文字和图片功能,作为用户沟通交流的基础工具之一。目前的一系列糟糕用户体验,如拍摄视频不易,上传不易,资费昂贵等弊端,将很快会随着设备、软件和网络环境的进化而消失于无形。
总体而言,未来短视频的竞争格局,有可能会是新浪秒拍和腾讯微视同台争强,类似于Twitter的Vine和Facebook的Instagram,其他玩家包括一些巨头想要进入这个领域,难度不小。首先发展短视频业务需要社交关系作为支撑,而这一优势除了腾讯和新浪以外,其他公司并不具备。
其次,掌握明星和名人资源,对发展短视频业务是重大优势,腾讯在这方面做的不错,但新浪在这一点上无疑更胜一筹。发展新浪微博时的名人资源和运作手法,相信还会在未来被运用到秒拍中去,现在已有相当数目的明星入驻秒拍,未来随着发展时机的日趋成熟,恐将有一波更大的野蛮生长潮,类似于当初微博的崛起过程。明星和名人深度介入某个产品后,会产生非常强大的带动效应,无数用户和粉丝将会纷纷效仿,形成强大的爆涌效应,这对企业而言事半功倍。
新浪还设立了1000万元的基金鼓励用户使用秒拍,并再三宣传秒拍的省流量特点。相信未来随着网络环境的改善,很快就不必再强调自己省流量了。随着发展步伐的加快,短视频的应用场景将越来越多被用户开发出来,使用习惯也将逐步得到培养,这个业务的前景是可以看得到的,就看何时爆发,成为继微博之后又一个火爆的大众级应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