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十大云计算发展趋势预测

译文
云计算
云计算正逐渐成为技术领域中的标准化规则,而不再像过去那样仅仅作为应用程序部署的特殊情况。这一趋势将使2014年的技术行业变得更为有趣、甚至给开发商、服务供应商以及IT企业带来破坏性的影响。

伴随着2013年步入终点,我们不禁对未来作出展望、希望了解接下来的一年将会呈现出怎样的面貌。另外,现在也是时候对技术行业中的开发重心作出预测,评估未来十二个月中又会有哪些目标由小众转化为主流。在过去几年中,我一直在对云计算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这些观点也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很显然云计算已经成为业界无法忽视的一大组成部分。

 

回顾此前给出的预期,我基本上并不太关注某种特定趋势或者太过具体的准确性议题。作为从宏观着眼点出发的展望,我更倾向于解读云计算将转化为怎样的形式、又会给业界带来哪些新问题。

 

就在四到五年之前,云计算在很大程度上讲还是一个存在争议且未经证实的概念。在撰写了《虚拟化入门指南》这篇文章之后,我成了云计算的坚定拥护者并在Amazon Web Services面世早期就一直对其加以关注。我的结论是,云计算的优势将在不久的将来使其成为默认的IT运作平台。

 

我很高兴自己的预测能够确切得到验证。很显然,云计算正逐渐成为技术领域中的标准化规则,而不再像过去那样仅仅作为应用程序部署的特殊情况。事实上,目前非云应用的部署已经失去了统治地位。怀疑者们虽然还在继续强调云计算的固有缺点,但他们手中有说服力的论据正变得越来越少。

 

时至今日,针对云计算的争论已经非常有限。“某些应用程序所需要的架构与云环境并不能很好地契合,”批评者们指出,这表明云计算环境确实无法普遍适应每一款应用程序的要求。然而这很正常,相信也不会有人指望世界上真的存在一套大小通吃、无所不包的技术平台。

 

另一些批评者则认为云计算在安全性以及合规性方面仍然面临问题——虽然这样的呼声与过去相比已经显著减弱,但确实还真实存在。在对2014年的趋势预测当中,Forrester公司的James Staten认为“如果大家仍然由于安全性问题而对云计算表示抵抗,这样的理由显然并不充分”。他同时指出,云安全已经通过实际表现很好地证明了自己。

 

我则一直抱持着不同的观点:那些甚嚣尘止的云安全怀疑论其实只是某些IT人士不愿改变熟悉现状的借口。另外,对云安全的担忧绝不会因为某些IT人士的顽固不化而消失;事实上,他们已经逐渐意识到另一种更为严重的事态:自己必须拥抱云计算,否则未来将面临另一种更令人无法承受的后果——失业。

 

随着云计算一路高歌猛进,2014年该领域又将迎来怎样的变数?很明显,这一年必将成为云计算继续发展且令人兴奋的一年。理由很简单:在2014年,云计算有能力产生全新类型应用程序的结论将成为技术行业的普遍共识。我期待明年能看到更多文章介绍云应用程序奇妙之处以及云计算如何使这类目前无法实现的应用程序变成现实。也请大家共同关注这方面话题。

 

考虑到这一点,我将自己对2014年云计算的发展趋势汇总成这样一份清单。与以往一样,这份清单将主要分为两大类别:五项关于终端用户的预测以及五项针对厂商/云服务供应商的推断。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云计算对于用户的影响同样重要、因此也值得认真加以关注。


1. 将有越来越多企业成为软件公司

 

就在几年之前,Mark Andreessen曾宣称“软件正在吞噬整个世界。”明年,这一论断将开始真正深刻而显著地改变我们周遭的环境。简单来说,每一款产品或者服务都将被包装在IT的外壳之下,而所有这些应用程序都将在云环境当中找到自己的安身之所。

 

先来举个自己经历过的实例,我的医生建议我每年进行一次体检,这也促使我开始随时关注自己的血压情况。但怎样才能把结果及时发送给他呢?比起将测量数字填写在电子表格中再通过邮件寄送给他,他推荐了一款血压追踪监控器——这款设备能够与智能手机上的应用相连,自动将测量结果发送至他所在的单位、而后再经由另一款应用将数据下载并打印到我的医疗记录之上。

 

将产品与服务通通划归IT大旗之下所带来的直接效应在于,因为IT工作因此由后端支持变成了前端价值交付角色,因此全球的IT支出总值也将大大提高。IT规模将因此而很多超过内部部署的承受能力,并最终导致大规模云计算的迅速普及。#p#

 

2. 应用程序开发人员的地位将愈发重要

 

如果应用程序逐步成为业务产品的真正核心,那么负责创建应用程序的开发人员自然也会获得与之相适应的崇高地位。分析企业RedMonk公司将这一趋势形容为“开发者为王”,因为现在开发人员已经成为实现业务产品设计及实施工作的关键性角色。受到开源、敏捷实施以及持续交付流程的多方面推动,如今开发实践正迎来井喷式发展。这一趋势不仅改善了开发人员的生产力与创造力,同时也令开发人员们更积极地开发出有趣以及意义重大的应用程序成果。

 

开发人员对于云计算早期发展的巨大贡献早已不是秘密:经历了集中式IT部门糟糕反应的打击、又受到云服务供应商实时资源交付特性的吸引,他们成为推动云计算形成的真正主力军。早期促使开发人员支持云资源访问的理由是既方便又快捷,而这两大优势将随着开发人员重要地位的提升而进一步推动云计算普及。

 

主流企业对于开发人员重要性提升的处理方式应该会颇为有趣。很多企业从传统上一直忽视IT部门的重要性,并将其视为成本中心或者受排挤的对象——甚至希望通过外包手段将其完全清除。当这些企业开始顺应时代要求而提高应用程序开发工作的重要性时,他们将面临着一项重要挑战:人才招聘将成为一种成本高昂但却难以回避的运营支出。当然,他们也可以选择以外包形式将应用程序开发工作交给专门机构以及系统集成商来打理,这样支付给这些企业的高昂价码至少不一会给公司内部的一般性薪酬结构带来影响。#p#

 

3.应用程序工作负载安置决策也将开始由终端用户作出

 

Gartner公司曾于去年曝出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预计到2017年,CMO将控制整体IT支出数额中的一半以上。当然,我们并不清楚这样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但前面提到的两项论断显然已经得出了一项类似的事实:在应用程序领域,终端用户已经成为指示前进方向的掌舵者。真正的问题在于,这些面向业务的应用程序到底将被部署在内部体系中还是云环境之下。

 

我们先来看三项与此相关的重要事实:

 

1.业务部门用户,例如CMO,在内部部署方面几乎无需承担什么职责——因为这是技术部门的事情。简而言之,他们对于工作负载的部署位置并不关注,但却往往比IT部门的同事们更乐于向云环境敞开怀抱。在这种情况下,应用程序的负责人很有可能选择将工作负载迁移至云环境下,这类选择在心理出发点上都是共通的。

 

2.第二项关键性因素在于,如之前所提到,开发人员已经在利用云计算编写应用程序。一般来说,大家会倾向于将生产应用程序部署在同一套负责其开发流程的环境当中,也就是云环境。

 

3.第三点事实在于应用程序设计与实施会给部署决策带来怎样的影响。很多开发人员会自然而然地在开发过程中利用云环境中的一些特性为应用程序设置特定功能。这样在进入部署阶段时,应用程序就会被与开发环境绑定在一起——换言之,要部署到其它环境则需要对应用本身进行重新编写。这实在是太过麻烦,由此带来的必然结果就是部署决策最终又将回归云环境。

 

可以预见,2014年会有众多企业在采用全新互联网业务产品时意识到其中99%以上都需要依托于云环境方能实现后端处理。#p#

 

4. 私有云将迎来严峻挑战

 

在过去几年中,IT部门已经逐渐意识到并非承认云计算所带来的不容置疑的诸多优势;但与此同时,对安全性与隐私问题的关注促使用户在实际部署应用程序之前优先采用私有云体系。大多数此类私有云项目已经开始步入扩展流程,不过受到预算紧张、供应商评估周期、员工技能培训以及内部政策的限制,扩展流程的进展并不理想。

 

尽管这种进展缓慢状况并非不可接受,但作为新平台迁移过程中的必要阶段、同时也是成长历程中难以回避的磨难,2014年将迫使用户尽快落实自身在私有云领域的进展。应用程序工作负载部署决策将成为日常工作内容;而每一次将应用程序推向公共云的决定都意味着更多应用永远不可能再重新回到业务环境内部。不要相信云服务供应商放出的“将您的云应用转化为具备生产质量的内部云”之类的豪言,事实上只要一经部署、应用程序就会发现自身已经不可能再脱离这套第三方环境了。

 

这意味着IT部门需要以更高效的节奏规划出私有云环境,从而尽早为应用程序提供安身之所。否则,云部署决策将走上另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此外,衡量私有云水平的标准在于它是否能够提供可与公共云供应商方案类似的便捷性与功能性。一套只能让IT工作者的任务变得更快捷、但却无法服务于云用户的云环境最终只会沦为空无一人的鬼城,在追求敏捷性与业务反应能力的开发人员与业务部门眼中,这样毫无吸引力的环境只会招来反感并最终走向灭亡。#p#

 

5. 云代理将成为关注重点

 

正如私有云将在2014年迎来一系列严峻挑战一样,作为融合了内部数据中心与外部云环境单一同质技术且由内部技术供应商打造的折衷方案,混合云在未来一年中的前景同样很不太平。事实上,每一家企业都将利用多种云环境实现异构式平台的交付。面对这种迫切的需求,只有一个答案能够为我们创造或者提供管理不同云环境所必要的统一型管理框架——这就是云代理商。

 

顺便提一句,对于云代理商的需求绝不仅仅源自技术层面。尽管在各类云环境当中遵循“单一界面”、也就是统一化工具进行管理可谓至关重要,但管理机制的执行效率与成本在这类环境当中也同样重要,而且其重要性在2014年中将变得愈发显著。

 

财务代理业务在未来一年中也将成为用户关注的重点,因为企业将在逐步推出关键性应用程序的过程中意识到其资源使用与整体成本存在不可预测性,而这一点在公共云供应商所推崇的“按用量计费”原则中可能给企业本身带来沉重负担。作为云计算方案的重要实施前提,企业需要多种有能力追踪资源使用情况并为使用率及整体成本提供优化建议的工具。有鉴于此,专门负责打造此类工具的技术代理商将在2014年中赢得重要地位。

 

除此之外,云代理也将成为IT部门向终端用户交付价值的途径。一旦IT部门意识到自身处于基础设施管理地位而非资产所有者地位下,他们将很快发现辅助开发人员及企业用户从公共云计算环境中获取最佳成效的方案具备巨大的潜在价值。#p#

 

6. AWS将继续延续自身如火如荼的创新步伐

 

说起Amazon,最引人注目的话题在于他们在拓展服务以及提供新功能方面所投入的精力以及实现的出色效果。有时候云服务供应商行业类似于电影中的主角——他们会快速穿过一个场景,而作为配角、其它行业的发展及反应速度明显慢得多,他们只会在同样的场景当中来回打转。

 

从传统角度看,一旦某家厂商完成了新产品或者建立起新服务,其创新节奏将立即陷入低潮——由于企业需要帮助客户逐步接纳其创新产品,因此投入到其它创新活动中的资源将变得非常有限。这种现象甚至拥有一个传奇性的名称,叫作“跨越鸿沟”,源自同名书籍。这个名词是指厂商为了取得主流意义上的成功而一步步走上竞争对手之间相互模仿的同质化进程。

 

然而作为一项刚刚将营收数额推向四十亿美元大关的服务,AWS似乎并没有放慢创新的脚步。实际情况远非如此。在其最近召开的re:invent 2013大会上,AWS公布了五项主要新产品并指出自身已经在2013年年内推出超过250项新产品或者服务改进。

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AWS在2014年的运作策略将出现任何形式的改变;我们基本可以期待未来一年中大量新型AWS服务与服务产品的登场。在最近关于AWS硬件与软件基础设施的系列文章当中,我曾指出在诞生的第一年内、AWS创造出一套全球性的高度可扩展基础架构,同时为用户带来可靠的计算、存储以及网络基础功能。

 

时至今日,AWS已经能够利用这些重要基石打造出更适应客户新型需要的高级别功能。举例来说,刚刚公布的AWS Kinesis事件处理服务就将EC2、弹性负载平衡器、DynamoDB以及IAM融合在一起,通过与针对Kinesis服务的特定代码相结合作为新方案的组成部分。

 

Amazon实现如此可观的创新成果是由于该公司将云计算作为一种完整的软件发展规则而不是对托管技术的扩展,在这一点上市场上大多数竞争对手都没能做到。在未来一年中,我们将看到更多进一步的证据、以更具说服力的角度证明软件方案比硬件方案更能快速向客户交付价值。#p#

 

7.谷歌、微软将以严肃态度对待云计算

 

从某种意义上讲,AWS已经搭上了这班顺风车。而他们所面临的大部分竞争仅仅源自托管领域,也就是指那些无法利用软件方法迁移到云领域的固有方案。由此衍生的必然结果就是:AWS不断改进、成长,其速度远远高于其它云服务供应商。

 

但这一切并不意味着2014年情况不会发生转变。当下谷歌与微软都已经用自己的准星死死瞄上了AWS,而且也相继推出一系列颇具竞争力的产品、希望能以严肃的态度让这场竞争变得更有悬念。最终,两家技术巨头都意识到自己当初设想的云方案还远远达不到标准。(在我的印象里,这二位似乎原本都以为自己的产品能够超越AWS并吸引到用户的支持,但事实上他们所谓的产品优势反而成了发展的阻碍、而且很明显没能像预期那样开拓出潜在用户。)在第二回合的较量中,两家企业开始推出与AWS存在直接竞争的云产品。

 

在云时代的竞争当中,微软拥有非常显著的竞争优势。他们不仅掌握着庞大的产品安装基数,庞大的开发者群体也是一笔不容忽视的财富。其产品直接集成了现有开发工具,这也使其能够更轻松地在Azure中托管应用程序。微软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可能并不在于技术层面,而是重新为现有业务及其合作伙伴的运作惯性指明新的发展方向。我曾听说一些敏锐的微软转售商们已经开始担忧,不知道在微软未来的路线图当中自己应当扮演怎样的角色。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微软必然会逐步利用Azure服务取代现有合作伙伴。这个过程将非常沉重,但我们能够理解微软作为一家企业的运营考量——毕竟现有关系可能会阻碍甚至破坏微软Azure的进步。尽管如此,微软已经清楚地意识到AWS代表着一种致命的威胁,而且开始着手组织一轮强有力的反击。

 

谷歌所处的地位则有所不同,其现有客户群体不会受到AWS的直接威胁。尽管如此,谷歌仍然决定紧跟Amazon的发展脚步,并将自身雄厚的财力以及卓越的技术资源作为竞争武器。在一篇有趣的博文中,作者以非常直白犀利的方式将谷歌计算引擎与AWS进行了对比,很明显谷歌将目标指向了AWS产品中的技术短板。但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相当于重演了当初其它竞争对手的对抗思路——尽管一再鼓吹超越AWS的“优势”,但客户们似乎根本就不在乎。

 

也许谷歌所提供的产品方案在这两位竞争者中更值得反复考量。在过去十年当中,谷歌在创新领域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微软;单凭这一点,我们也几乎能够断定他们将成为未来一年中AWS所面对的最具创新能量的敌手。

 

然而无论如何,对AWS来说云服务供应市场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唾手可得,而2014年的新一轮争斗将在这三家巨头之间展开。#p#

 

8.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将愈发明确

 

几乎每个人都听说过所谓“网络效应”,它指的是当一位用户加入一组现有用户时所带来的附加价值。有时候人们也会用这种方式来概括,“如果只有一台传真机,那它几乎没有任何实际性作用;”除非有足够多的用户开始使用传真机,否则我们根本没办法通过这种设备发送或者接收传真内容——这就意味着拥有单独一台传真机几乎没有提供任何价值。(这直接让我们回到想当初那个传真机普及度还不高的时代,首先拥有这类设备的用户很少,而少数拥有该设备的用户则觉得限制太多、不值得为它付那么多钱。)

 

相对于技术平台,用户数量与平台功能的丰富程度也与网络效应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这往往并不取决于——或者说不仅仅取决于平台本身的功能,同时也要考虑第三方服务或者产品的互补效果。选择某种平台的用户越多、该平台对于第三方产品的吸引力也就越大。而这种第三方辅助方案的丰富又反过来促使更多用户选择这套平台。

今天,云服务供应商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在丰富性上还并不完全平衡。AWS不仅能在自己的服务平台上提供远比其竞争对手更为丰富的功能选项,就目前来看它也是第三方配套服务数量最多的云服务方案。在2014年,随着越来越多的应用程序开始部署到公共云环境当中,生态系统的重要地位也将成为大家的关注焦点。

 

平台生态系统的丰富程度直接影响到其是否有能力快速实现应用程序的创建与交付。如果选择的云平台在生态系统方面过于孱弱,即使其基础服务——例如虚拟机以及网络功能——比Amazon更强大,用户也最好离它远一点。

 

很明显,微软应该有能力推出一整套丰富度极高的生态系统,毕竟有Windows的广泛成功作为核心、其命运应该不会太过多舛;而且根据推测,面向Azure的移植工作也不会太困难。我们在未来一年中还将看到谷歌在云计算领域的实际表现。到明年年末,争论的焦点将由谁拥有最强的虚拟机变成谁能够提供最出色的应用程序,而且在评定当中生态系统的丰富程度也将成为重要的考量依据。#p#

 

9. VMware将意识到vCHS对其未来的重要意义

 

VMware在云计算当中一直处于有趣的地位。虚拟巨头在企业数据中心领域不容置疑的平台优势并未帮助其取得与之相匹配的公共云成功。无论出于何种原因——或者,应该说是哪些原因——VMware的公共云服务供应商合作伙伴们并没能帮助其在云计算领域创出一片天地。

 

VMware现在已经开始想办法解决这一难题,并目的明确地希望将内部环境通过扩展与集成手段将其与VMware主导的混合云产品相融合。当然,这套方案当中也承载着许多承诺,例如将工作负载以无缝化方式由内部环境迁移至外部环境、从而解决最令IT部门头痛的平台转换难题。

 

这套被称为vCHS的方案不仅能够实现技术统一性,更能够帮助IT部门专注于同一类个人技能、从而降低团队运营的成本与复杂性。

 

明年对于VMware及其vCHS产品来说非常关键。正如前面所提到,企业目前正在作出将决定未来前景的重要决定。如果VMware希望能在公共云计算领域重现其在内部数据中心环境下的辉煌,则必须让自己成为企业用户决策中的选项之一。这份选项清单不会太长,留给虚拟巨头的时间也并不太多。不过我们能够肯定的是,VMware已经明确意识到了2014年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开始积极规划以保持其市场领先地位。#p#

 

10. 公共云市场即将“血流成河”——价格屠杀指日可待

 

Amazon在这一领域已经占据了明确的统治地位。事实上Amazon的大部分竞争对手都选择了错误的竞争方向,或者说至少是没能让自己的努力与差异化产品设定获得用户的认同。AWS与绝大部分竞争对手之间的本质区别之一在于成本。尽管Amazon的众多竞争对手已经开始调整现有托管方案的定价,但他们费了很大心思来证明自己拥有令用户放心的资源规模以及合同期限。相比之下,Amazon的方案简单粗暴但却相当有效——只需只块美刀就能开始使用,但不提供继续承诺。

 

实际上,这意味着Amazon的竞争对手正是它自己——既包括信誉、也包括不断下降的定价,这一切自AWS诞生之日起就已经注定。但这片战场已经伴随微软与谷歌的加入而变得更加“血腥”。这场凶狠的价格战将迫使三大技术巨头一再压低产品成本,从而维持(对于Amazon而言)或者夺取(对于微软及谷歌而言)市场份额。这不仅仅是一场关于市场统治地位的争夺,也同时反映了云计算的本质:在资本密集型产业当中,保持产品的高使用率才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其它云服务供应商,虽然不必直接加入到激烈的竞争当中、但也绝不可能安心以旁观者身份看热闹。每一家云服务供应商每天都需要不断接受由这三位财力雄厚的竞争者制定的价格标准,最要命的是这套价格标准仍在不断下调。不可避免地,其它云服务供应商必然受到这三家主要厂商所带来的直接威胁——低廉的价格让他们更容易赢得客户的心,即使要与之竞争、其它供应商也需要拿出与之类似的使用成本与功能匹配效果。对于那些资金匮乏、无法用财力征服市场的云服务供应商,2014年将成为一个长期而缓慢的业务下滑阶段;而解决财务困境的惟一途径就只有进行业务整合或者放弃自己的产品。

 

航空业在这方面为我们带来了颇具启发性的经验。与云计算一样,航空产业也是个典型的资本密集型行业;航空业务需要投入的资金规模极为庞大,但所制定的客票价格相对很低、为旅客提供的承诺也没有那么强的保障性。航空产业的关键在于收益管理,也就是运输领域的基础设施使用率。在过去几年当中,我们已经见证了一轮航空公司破产以及兼并的热潮。2014年,云计算也将踏上航空产业的发展道路——客户们感觉良好,但供应商们却如履薄冰。

 

好了,讲到现在大家应该已经对我眼中的2014年云计算发展趋势有所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此前整个云计算行业所经历的种种状况其实都是在为未来一年的高潮起伏作铺垫,真正的好戏现在才即将上演。在2014年中,我们将亲眼见证云计算一步步成为IT领域的支柱性平台。随着用户们对云计算所带来的新功能及新优势的深入理解,成功的案例相信也将层出不穷。当然,业界所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用户与供应商都需要在挣扎当中努力实现向这套未来平台的顺利过渡。

 

原文标题:10 Cloud Computing Predictions for 2014

 

责任编辑:鸢玮 来源: 51cto.com
相关推荐

2020-12-11 10:35:28

云计算云趋势技术趋势

2020-12-10 11:00:25

云计算公有云IT

2022-12-26 12:01:51

2023-07-05 14:48:32

2022-11-18 10:20:10

云计算Kubernetes

2019-12-17 14:30:36

云计算多云

2012-01-17 09:16:03

云计算数据云存储

2019-08-09 09:00:00

区块链加密货币比特币

2016-12-22 07:51:33

技术科技新闻早报

2023-09-25 14:11:13

AI

2020-12-21 10:50:27

云计算公共云

2020-12-08 15:48:50

云计算混合云IT

2017-12-28 09:09:07

云计算趋势预测

2010-12-31 10:29:46

服务器发展趋势

2022-04-06 18:58:03

云技术云计算云服务

2023-01-03 10:04:45

云计算边缘计算

2022-11-09 13:27:10

云计算边缘计算云安全

2023-10-27 11:48:16

云计算量子计算

2013-12-09 12:50:10

2016-12-21 09:53:17

IaaS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