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一篇文章“屈原·渔父的算法追求”中谈到,屈原追求的是高效的算法,而渔父追求的是高可靠性的算法。
对于屈原与渔父的思想,后人通常认为屈原反映了儒家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思想,而渔父则反映了道家无为、与世无争的思想。
既然渔父追求的是高可靠性的算法,那么道家的思想是不是也表现为这种稳定可靠性呢?下面从道家的核心思想来分析一下它与稳定可靠性的关系。
“无为”与稳定可靠性
先从道家的“无为”说起,道家中的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顺其自然,与世无争”。顺其自然可以说是构建稳定可靠性系统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当不顺其自然时,那么人必须战胜自然才能取得稳定可靠地运行,否则必然会出现异常崩溃掉。
人 能战胜自然吗?曾有人说过,“世界上最伟大的成就不是发明,而是发现”,牛顿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重要理论无不都是发现的,而爱迪生一生发明无数,但 是连诺贝尔奖都拿不到,因为发明都是在前人的发现基础上取得的。所以别看我们现在科技好像很发达,其实也只是发现了更多的自然界的规律,在更好的利用自然 界的规律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可以利用自然界的规律去改造世界,但人是无法战胜自然界的。
既然人无法战胜自然,那么顺其自然就成为取得稳定可靠性的一个必要条件。
“小国寡民”与稳定可靠性
老子的另一个重要思想,也就是“小国寡民”的思想,所谓“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说的就是这种小国寡民的思想。
在分析“小国寡民”与稳定可靠性之前,不妨看看航天飞行器等领域是如何来保证稳定可靠性的,众所周知,航天飞行器中都有多台独立的发动机,任何一台坏掉不会影响其他发动机的运行,这是保证稳定可靠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思想。
再 看老子的“小国寡民”的思想,一个大国内有许许多多的“小国”,每个小国间都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如果把每个小国都比作一台航天发动机的 话,由于各个小国间是老死不相往来,即它们之间是独立的没有如何联系,因此也就像航天发动机一样,任何一个小国出了问题,不会影响其他小国,这样充分保证 了整个大国的可靠性。
所以“小国寡民”本质上也是一种保证稳定可靠性的思想。当然这种保证可靠性会牺牲效率,但是道家追求的是稳定可靠性而不是效率。追求效率是儒家的思想,儒家中大量的思想都是追求情感计算方面的效率,使得整个社会的情感达到最优的状态。
道家追求长生与稳定可靠性
在各种教派中,只有道家炼丹,追求长生不老。其实追求长生不老只是道家的稳定可靠性思想的一个反映,所谓长生不老就是可以一直活下去,就像软件可以长时间一直运行下去一样,没有稳定可靠性作为前提,如何能长时间运行下去呢?
所以追求长生不老只是道家追求稳定可靠性的一个侧面反映而已。
从南怀瑾的结论看道家的稳定可靠性
记得好像是南怀瑾曾经总结过中国社会的一个基本规律,大意是说,每当遇到需要拨乱反正时,就需要用到道家的思想,而天下安定需要治世时,就需要用到儒家的思想。
一个社会出大乱子时,整个社会都处于一种极不稳定的状态,这时候需要做的自然是让其回归稳定的状态。道家的思想本来就是追求稳定可靠的,这种时候用道家的思想可谓是适得其时。
以 中国历史上最典型的三个朝代汉、唐、明为例,汉朝时张良等人都是好黄老之术(也就是道家思想),唐朝的宰相魏征也是道家人物,明朝的刘伯温也是属于道家人 物。这三个朝代在建朝之前和建朝之初,用的都是道家的思想来统治的,道家的稳定可靠性思想给建朝初期的拨乱反正工作提供了巨大帮助,使其很快恢复到稳定状 态,所以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呈现了汉唐盛世的局面。
汉 朝稳定后,后来就采用儒家的思想来进行统治,这也是符合算法规律的。已经稳定后,追求效率自然就成为首要任务了,儒家思想正好是追求效率,适应了这种需 求。但是由于儒家思想中没有考虑稳定可靠性,使用儒家思想到了一段时间后,社会又重新变得不稳定了,而后来的继任统治者往往又不懂得其中的奥妙,仍然一味 地使用儒家思想进行统治,最后导致系统崩溃,改朝换代。
原文链接:http://blog.csdn.net/drzhouweiming/article/details/2859438